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科治疗效果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5月外科治疗的97例GIST。患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对患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7.3个月。完全切除术组患生存率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术组(P=0.00),后无1例生存期超过2年。完全切除术组中.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患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P=0.2795);但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两组分别与扩大切除术组比较。差异却有显性意义(P=0.00)。完全切除术患的生存率与其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及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其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结论 GIST以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上施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94例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Dixon)术患者的胃管引流量的统计与分析,探讨大肠癌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统计我院行经腹前切除术的患者的胃管引流液量,对可能影响引流量的因素:性别、年龄和用药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患者的胃管引流量与是否使用制酸药密切相关,用药组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而用药组之间引流量多少无显著差异,患者年龄、性别等则对胃管引流量亦无显著影响。 结论 直肠癌患者行经腹前切除术后常规使用制酸药物可以明显减少胃管引流液量,而较少的胃管引流量可不需留置胃管,减轻患者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33.
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远期效果和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和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689例根治性切除直肠癌患者的资料。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0.7%,随访率96.7%,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9%、77.3%、69.6%和63.3%.中位生存期为67.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术后生存率与首发症状、肿瘤位置、肿瘤侵犯肠管周径比例、大体类型、组织类型、侵犯肠壁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范围、Dukes分期和术式等因素相关。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肿瘤位置、组织类型、侵犯肠壁深度及Dukes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与肿瘤位置、组织类型、侵犯肠壁深度及Dukes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AJCC-TRG分级联合ypTN分期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的预后,并筛查预后最差的亚组人群。方法 2004—2012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LARC 263例,男176例,女87例,中位年龄55岁。所有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并于放疗结束后6~8周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第7版AJCC-TRG分级标准及ypTNM分期标准对术后组织标本重新评价。生存分析评价不同肿瘤退缩分级(TRG)联合ypTN对各项生存指标的预测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LRFS及DMFS,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0.1个月,全组5年OS、DFS、LRFS和DMFS分别为80.0%、75.0%、97.0%和81.0%。不同ypT/TRG、ypN/TRG组合间的OS、DFS及DM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ypT3—T4/TRG 2—3、ypN1—N2/TRG 2—3亚组预后最差,5年OS,DFS和DMFS分别为66.9%、56.0%,52.2%、41.4%和60.9%、46.0%。结论 AJCC-TRG联合ypTN分期能更准确评估LARC预后,筛查出高危远处转移预后最差亚组人群,对指导LARC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7例大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的相关。结果:中位生存时间为66.7个月,术后2年生存率为83.3%,5年生存率为 44.1%。原发灶肿瘤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肿瘤大小、肿瘤性质(恶性程度)、手术方式、术后(格列卫)辅助治疗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间质瘤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原发灶肿瘤大小及肿瘤性质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6.
胃肠间质瘤大小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1990年1月至2006年3月132例能完全切除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分析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6.0个月,术后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 %和70.9 %。原发灶肿瘤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及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以2 cm为界比较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 cm为界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GIST原发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直径≥2 cm的患者应加强随诊。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位于十二指肠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9例十二指肠GIST临床资料复核并加以随访回顾分析.所有参数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完全切除14例和不完全切除5例的生存率和有关影响因素.【结果】 十二指肠GIST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最常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全组1 , 2 和5 年生存率分别为94.4%?77.3%和61.8%,完全切除术后1, 2 和5 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0%和80.0%,不全切除术后为80%,0%和0%,完全切除术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术组(P < 0.05)?完全切除组中局部切除和扩大切除之间无显著差异(P > 0.05). 【结论】 十二指肠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多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大小,伊马替尼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8.
背景与目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能够显著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56例行根治性TME术的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0—2003年接受根治性TME术的1056例直肠癌的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20项临床病理指标对接受根治性TME术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总体的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9%(95%CI,83.8%~86.0%)、73.8%(95%CI,72.4%~75.2%)及65.1%(95%CI,63.4%~66.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和CA19.9水平、术前合并肠梗阻或穿孔、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初治时间是直肠癌患者TME术后预后的影响因子。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类型、手术方式以及浸润深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类型、手术方式以及肠壁浸润深度可作为判断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行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386例年龄70岁以上的Ⅱ~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26例接受术后化疗,160例(41.4%)拒绝化疗。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客观因素。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拒绝或未能完成术后化疗患者的主观原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年龄及并发症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电话随访结果显示,80例未行术后化疗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有51例(63.8%)是因为医生的建议程度不够。Ⅲ期患者中,对化疗的恐惧(31.2%,15/48)、自我感觉体质差(18.8%,9/48)及经济困难(18.8%,9/48)是阻碍化疗的主要因素;Ⅳ期患者对不良预后的绝望是放弃化疗的主要原因(56.2%,18/32)。结论患者的性别、体表面积、年龄及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客观指标。对于Ⅱ期患者.医生对化疗的建议程度应该加强:对于Ⅲ期患者,仍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40.
胃肠道间质瘤原发灶大小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92例能完全切除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 (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 ,分析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为 5 9 1个月 ,术后 2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9 38%和 6 7 4 5 %。原发灶肿瘤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及复发转移有关 ;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 ,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 (P <0 0 5 )。以 2cm为界比较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5cm为界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 ,胃肠道间质瘤原发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 ,肿瘤直径≥ 2cm的患者应加强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