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拟择期行前臂或者手部手术的病人1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分为四组:A组给予0.25%的罗哌卡因,B组给予0.33%的罗哌卡因,C组给予0.4%的罗哌卡因,D组给予0.5%的罗哌卡因,每组30例,均给予罗哌卡因32 ml。记录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评估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增高,起效时间逐渐缩短,镇痛维持时间逐渐延长,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秀率83.3%,优良率93.3%;B组优秀率90.0%,优良率96.7%;C组优秀率96.7%,优良率100%;D组优秀率100%。四组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0.25%~0.50%罗哌卡因都是可行的,从"较低的浓度达到100%阻滞成功率"的角度评价,0.4%罗哌卡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比较麻醉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结果,说明麻醉临床病例解析评估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麻醉住院医师培训质量提供思路和手段。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3年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轮转培训25人,以临床病例解析分析要点为考核点,对其专业临床技能进行考核评分,对比不同培训时段的考核结果。结果第一年住院医师的得分比第二年第三年住院医师均低,不合格率也高于第二年第三年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参加的临床病例解析培训次数越多,成绩优良率也越高。结论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麻醉病例解析培训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技能,使学科培训更加高效化、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3.
剖宫产术后镇痛有别于一般手术的术后镇痛,除充分有效的镇痛外,还应考虑药物对子宫收缩的影响、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本研究拟对比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药物用量和产妇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直接喉镜(Macintosh)在使用Ambu颈托固定模拟颈椎活动受限病人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拟行择期手术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Glidescope(G组,n=40)和Macintosh组(M组,n=40)。麻醉诱导后,使用Ambu颈托固定颈椎,由熟练掌握该两种工具的同一麻醉医师完成气管插管,记录各组成功插管所需要的时间、声门暴露时间、声门暴露分级(Cormack-Lehane分级)、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辅助措施次数等。同时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30 s(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2 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完成插管所需时间:G组为53.78±7.84 s,M组为42.48±8.32 s,G组明显长于M组(P0.05);一次插管成功率:G组和M组分别为77.5%和97.5%,G组明显低于M组(P0.05);但两组间的总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0%vs.97.5%,P0.05);C-L分级:G组的C-L分级优于M组(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于Ambu颈托固定模拟颈椎活动受限病人气管插管,Glidescope视频喉镜可改善该类病人的C-L分级,但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完成插管时间与Macintosh喉镜比较无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腰丛神经阻滞镇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寻求合适的镇痛方法。方法选择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腰丛神经阻滞病人自控镇痛组(PCNA组,n=30)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组(PCIA组,n=30)。PCNA组在术前实施腰大肌肌间沟穿刺并留置导管,PCIA组在术后连接静脉镇痛泵。PCNA组应用单纯PCA模式,0.15%的罗哌卡因10 ml/PCA,设定间隔时间30 min,每小时限量20 ml。PCIA组应用单纯自控镇痛(PCA)模式,(吗啡1 mg+氯胺酮1 mg)/(ml.PCA),设定间隔时间5 min,每小时限量12 ml。观察康复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副作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康复治疗质量评分。结果 PCNA组在镇痛效果上强于PCIA组(P<0.05),镇静效果恰当。同时,避免了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康复质量评分PCNA组优于PCIA组(P<0.05)。结论应用腰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保证康复训练质量,是一种理想的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康复训练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操作方法在鼾症患者行腭咽成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 50例拟行全麻气管插管的鼾症患者,分为视可尼插管组(A组)、直接喉镜插管组(B组),每组25例,面罩吸氧,先用含1.5%丁卡因的喷壶2~3喷进行舌部和咽部表面麻醉,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0~2.5 mg,芬太尼2μg/kg,2 min后使用1.5%丁卡因3 ml进行环甲膜穿刺给药,表面麻醉充分后,Ramsay评分3分时,行气管插管。插管后用2 mg/kg异丙酚加深麻醉,肌松剂使肌肉松弛。观察记录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插管时间明显较短,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总插管成功率明显较高,插管次数明显较少,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A组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作为鼾症患者行腭咽成型术麻醉气管插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始于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的临床效果、对母婴应激反应的影响和脐带血中的罗哌卡因浓度. 方法 将80例于2009年1月至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分娩且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各40例),分别于潜伏期(宫口扩张0.5~2.5 cm)和活跃期(宫口扩张≥3.0 cm)于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2 mg+芬太尼10 μg,随后采用0.1 % 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ml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模式开始分娩镇痛,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镇痛评分、下肢肌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药物用量及产妇满意度,检测镇痛前、娩出胎儿即刻产妇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后脐带血皮质醇浓度(放射免疫法)及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同期相同条件不接受分娩镇痛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x2或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镇痛后5 min始至宫口开全过程中,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VAS评分仅在宫口7.0~8.0cm及宫口开全时低于对照组[宫口7.0~8.0 cm:(2.9±1.4)分、(2.6±1.5)分与(9.2±0.7)分,F=201.50,P<0.01;宫口开全:(4.7±2.2)分、(3.6±2.0)分与(9.1±0.7)分,F=62.07,P<0.01].(2)胎儿娩出即刻母体血皮质醇浓度较镇痛前增高,但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均比对照组增高幅度小[(761±125)μg/L、(731±184) μg/L与(902±172) μg/L,t=-3.491和-3.483,P均<0.01],而潜伏期与活跃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脐带血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8±46) μg/L、(159±49) μg/L与(170±86) μg/L,F=0.23.P>0.05].(3)胎儿娩出即刻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21±0.10) mg/L和(0.20±0.03) mg/L(t=0.557,P>0.05).(4)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自然分娩率较高(75.0%、85.0%与52.5%,P<0.05)、剖宫产率较低(20.0%、15.0%与45.0%,P<0.05),潜伏期组镇痛时间长于活跃期组[(215±143) min与(118±50) min,t=3.722,P<0.01],芬太尼用量大[(28±11) μg与(17±6)μg,t=5.084,P<0.01]. 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和母体应激反应,且不延长产程,不降低胎儿的应激水平;始于潜伏期并不明显增加脐带血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蛇毒巴曲酶对肝素抗凝者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的全髋关节置换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蛇毒巴曲酶2U;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92.0±51.8)ml、术后24h引流量(106.8±15.3)ml,对照组分别为(826.9±44.8)ml和(141.4±15.2)ml,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素抗凝者术前使用蛇毒巴曲酶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引流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异氟醚诱导caspase-3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通过培养人神经胶质瘤细胞(H4 naïve cell)和稳定转染APP基因的细胞(H4-APP cell),给予25μmol/L人参皂苷Rg1预处理12h或者24h后接受异氟醚麻醉。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活化程度,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5'-triphosphate,ATP)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开放程度。 结果 给予25μmol/L人参皂苷Rg1预处理12h,H4 naïve细胞及H4-APP细胞的caspase-3活化程度,ATP水平及mPTP开放程度均与异氟醚处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人参皂苷Rg1预处理时间至24h,H4 naïve细胞及H4-APP细胞的caspase-3活化程度,ATP水平及mPTP开放程度均与异氟醚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降低异氟醚诱导caspase-3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3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TLR4 expression during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R) and the effects of propofol on the expression of TLR4 induced by I/R injury in rats.Methods Fifty six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in before isehemia in P groups,and the same volume of sodium lactate Ringer's solution was infused in sham group and I/R groups.Plasma ALT,AST,TNF-α levels were measured,and the expression of Tlr4 was detected 2,6,24 h after reperfusion.Results The levels of plasma ALT,AST and TNF-α were lower,and Tlr4 expression was weaker in P groups than those in I/R groups (P<0.05).Conclusion Propofol decreases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R)-induced Tlr4 expression and exerts property of liver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