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例1,患儿女,10岁,出生后发现颈前正中有一长条瘢痕,瘢痕的上端有小肿块,下部有一小漏口,反复漏液.于2008年1月2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2.
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新生儿整形外科中的应用: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新生儿整形外科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8例先天性头皮缺损、血管瘤、黑毛痣等1个月龄内的新生儿,在躯干、头皮、四肢埋入扩张器,扩张皮肤.Ⅱ期切除原发病灶,用扩张皮肤修复躯干、头皮、四肢部的皮肤缺损.结果 本组8例患儿,术后瘢痕小,皮肤回缩少.平均随访8个月以上,效果满意.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以在适当条件下应用于新生儿整形外科,且术后瘢痕挛缩小、皮肤回缩少,临床效果良好,是解决新生儿皮肤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1 一般资料 患儿男,出生后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于2010年5月4日急转入南京儿童医院.体检:张口呼吸,哭闹时口唇发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血氧饱和度为40%~70%.下颌小而后缩,张口后发现舌如蚕豆大小,悬雍垂粗大而阻塞呼吸(图1a~d),四肢未见异常表现,双眼上下左右活动正常,能闭合,无上睑下垂,患儿哭闹时面部活动正常,咬肌有力,舌活动正常,哭闹时声音无沙哑,吞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烧伤少见,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烧伤28例,其中8例使用银离子敷料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头皮全层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1996至2008年,对6例先天性头皮伞层缺损的患儿采用换药、皮瓣转移、扩张器扩张二期颅骨修补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6例头顶创面全部愈合.5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2例有部分斑秃,2例瘢痕不明显.1例失访.结论 对缺损较小的头顶创面可换药愈合;对中等创面可用皮瓣修复;对巨大全层缺损创面先行换药,同时埋置扩张器扩张,二期行颅骨修补加扩张皮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7.
1 一般资料 患儿男,出生后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于2010年5月4日急转入南京儿童医院.体检:张口呼吸,哭闹时口唇发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血氧饱和度为40%~70%.下颌小而后缩,张口后发现舌如蚕豆大小,悬雍垂粗大而阻塞呼吸(图1a~d),四肢未见异常表现,双眼上下左右活动正常,能闭合,无上睑下垂,患儿哭闹时面部活动正常,咬肌有力,舌活动正常,哭闹时声音无沙哑,吞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联体畸形是一类复杂而少见的畸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002至2012年收治2例,我们结合文献并对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介绍 1.例1,一对患儿均为男性,剖腹产娩出,出生时体重5 900 g,出生后6h入院,面对面侧卧位,胸骨下部至脐部相连接,连接部约11.5 cm长. 2.例2,一对患儿均为女性,剖腹产娩出,出生时共重5 300 kg,出生后4h入院,为臀骶会阴部相连,两侧大阴唇后端相联,可见处女膜痕.两阴道中有一隔.无肛门,只有一漏口,开口异位于侧后方之两婴交界皮肤皱折处,距正中线8 cm,用力分开肛门可见中间有一中隔,距肛门口0.3 cm,联体部的直径9 cm,小体重儿有轻度脊柱侧弯.余器官完好(图1~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在儿童指(趾)末端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足的血运特点,结合伤口形状,使用指(趾)动脉的穿支皮瓣,修复儿童手指、足趾缺损7例,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7例患儿皮瓣均完全存活,术后手指、足趾外形良好,触觉正常。结论合理使用穿支皮瓣,可以较好修复儿童指(趾)末端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0年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48例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患儿,男26例,女22例,年龄2个月~6岁.所有病变均位于下肢,均为单侧下肢,左侧19例,右侧29例.其中12例患儿进行了手术切除部分畸形静脉和增大的软组织;16例患儿进行了静脉血管内射频消融加注射聚桂醇治疗(每个月治疗1次,重复治疗3~6次);20例患儿选择综合序贯治疗,早期穿着弹力裤,随诊6个月后,予以静脉血管内注射聚桂醇加射频消融,每个月1次,重复治疗3~6次,随诊6个月,如疾病仍有发展,就采用手术切除部分畸形静脉和增大的软组织1次或血管栓塞1次,在整个治疗周期内,持续穿着弹力裤.结果 48例患儿术后随访6年,12例选择手术治疗的患儿,对整个下肢的改善不明显.16例只选择单纯的静脉血管内注射聚桂醇治疗的患儿,患肢周径未及明显变化,无继续增大者.20例患儿选择序贯治疗.20例患儿患肢周径较治疗前缩小平均3.8cm,无继续增大,肌力正常,活动较正常肢体未及明显异常.结论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治疗不能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早期保守的物理治疗是防止疾病发展的关键,控制好了以后的治疗效果会加倍.而综合序贯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效果较为理想,对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治疗急需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