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品管圈作为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TQM)的一环,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对我院68例~15岁的SVT患儿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测,确定SVT心内电生理机制类型,进行RFCA.结果 68例SVT中,房室结双径路30例(44.1%),房室旁路38例(55.9%).采用左侧旁路21例,右侧旁路15例,左、右双侧旁路2例.全部进行RFCA,即时手术成功率达100%,全部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内有4例患儿SVT复发,总复发率为5.9%,第2次消融均获得成功,随访1年无再发.1例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患儿,RFCA后心脏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RFCA对小儿SVT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对<10岁的患儿,在RFCA中行全身麻醉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增加安全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经早期RFCA治疗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43.
几种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和苯那普利及其联合用药对各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方法 :监测对比 3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偶测血压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血压的变化。结果 :各药均可降低偶测血压至正常范围。对运动血压的影响为 :①对 1级高血压患者 ,硝苯地平不能降低运动中最高舒张压 ,其余 3药均可降低运动中和恢复期血压。②对 2级高血压患者 ,硝苯地平不能降低运动中最高舒张压和恢复期血压 ,其他 3药及联合用药均能降低运动中和恢复期血压。③ 5 4 .5 %的 3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仍为运动高血压。结论 :偶测血压的降低不能代表运动血压正常 ,应选择长效降压制剂治疗运动中和恢复期过高的血压反应 ,对 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增加药物剂量并避免激烈运动。  相似文献   
44.
邓洁  丘禹洪 《山东医药》2003,43(8):23-23
198 8~ 2 0 0 1年 ,我院对 745例 °烫伤患儿采用 2 %硝酸银溶液外用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745例中 ,年龄 6个月至 5岁 ,平均 1岁 4个月。烫伤部位 ,下肢 3 8% ,上肢 2 7% ,臀部 13 % ,前胸 2 2 % ;烫伤面积 0 .5 %~ 13 %。浅 °62 5例 ,深 °12 0例。治疗方法 :615例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体液丢失较少 ,无严重循环紊乱 ,不需静脉输液。 13 0例患儿给予静脉补液。躁动患儿用镇静剂 ,创面污染重者予破伤风抗毒素 15 0 0 U预防注射。创面处理 :用双氧水棉球清洗分泌物、异物 ,75 %酒精消毒 ,干棉球吸…  相似文献   
45.
117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测定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儿童免疫功能与临床特点。方法用免疫学方法对117例发热、咳嗽、肺炎支原体IgM或IgG阳性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D3、CD4(51.63±5.74、33.05±4.28)较正常对照组(66.32±5.17、40.95±4.82)明显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则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1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中,间断性咳嗽咳痰98例,低热盗汗54例,腹泻39例,肾脏损害7例,肝脏损害16例,皮肤粘膜损害8例,关节疼痛5例,心电图异常改变11例,误诊为其它疾病91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体液免疫无明显改变。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临床表现复复杂多样,应及时查血MP-IgM作出早期诊断,抗感染药物单用疗效差,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合用头孢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新近报道的人Boca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主要结构蛋白编码区基因的特征。方法选择已经过初步研究证明为HBoV NP1基因检测为阳性的2份临床标本BJ3064、BJ3722。应用针对HBoV VP1蛋白编码区基因的PCR引物进行扩增,对所获得的PCR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所测到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和种系进化分析。结果从标本BJ3064及BJ3722中扩增得到HBoV VP1蛋白编码区全基因的PCR扩增产物为2016bp,编码671个氨基酸。VP2蛋白是在不改变开放性读码框架(ORF)的情况下,由VP1蛋白编码区内起始合成,并与VP1终止于同一终止密码子,长度为1629bp,编码542个氨基酸。与HBoV原型株ST1、ST2株相比较,BJ3064、BJ3722的VP1及VP2蛋白无论是核苷酸水平还是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均超过98%,但与同属细小病毒的BPV及MVC相应位置的序列相比较,同源性较低,其中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低于60%,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于50%。VP1及VP2蛋白的编码区基因进化分析显示。BJ3064、BJ3722与ST2之间进化关系较ST1更密切。在BJ3064、BJ3722的VP1蛋白中,也存在类似于MVC的保守性磷酸酯酶A2特异性位点的活性基序(HDXXY)及Ca^2+结合位点。结论已得到HBoV的结构蛋白VP1和VP2的全基因,将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该病毒的病原作用、地位及其在各年龄组人群中的血清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Plug封堵器新方法在细小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细小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38例,全部常规采取经肺动脉侧释放法,可以建立轨道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如果经肺动脉侧不能建立轨道,则采用冠脉技术,经主动脉侧释放法的患者18例为试验组,于术后造影以及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研究两组封堵成功率、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技术成功率100%,试验组的X线辐射剂量为(140.0±5.4)mGy,手术总时间为(20.0±2.6)min,对照组的X线辐射剂量为(200.0±6.2)mGy,手术总时间为(30.0±3.1)min,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超声心动图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好,肺动脉压力正常。结论 Plug封堵器新方法介入治疗细小动脉导管未闭安全可行,试验组的X线辐射剂量及手术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少,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并发三度房室阻滞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后的相关问题及心功能状况。方法对12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持续性三度房室阻滞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并进行术后随访,随访0.5~7.8年,复查心电图,并对起搏参数、起搏阈值进行检测;必要时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植入术后与心动过缓有关的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较术前改善,患儿发育良好,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术后3个月内起搏阈值有明显增高,3个月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1例术后1.5年恢复窦性心律。无1例因起搏电极导线预留不够发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1例患儿术后3个月发生起搏器囊袋磨破、起搏器外露,继发感染。1例患儿术后1年因青霉素过敏致死。结论儿童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残余分流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残余分流患者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7.6±10.8)岁,平均体重(59.2±7.6)kg.其中,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2例,VSD修补术后残余分流7例,ASD修补术后残余分流1例.术后2 d、1月、3个月、6个月、1 a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结果 10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残留病变患者均成功介入治疗.所有患者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残余分流介入治疗,使手术简便、安全,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