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肠道益生菌重构肠道生态平衡,治疗各种代谢相关慢性疾病,是当前保健和医疗行业的热门研究领域。由于人群个体差异,益生菌的治疗效果并不稳定。采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将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功能片段导入益生菌中,创造具有靶向治疗效果的细菌活体药物,对医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以各种细菌为治疗载体的活体药物研究进展,包括用于疾病治疗的细菌种类优势、封存技术以及所携带效应物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国内外纳米氧化锌安全性评价及化妆品法规管理现状,为我国对纳米原料与纳米化妆品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目前国内外纳米氧化锌的毒理学研究进展及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对纳米氧化锌的化妆品法规管理现状。结果:透皮吸收试验发现防晒霜中的纳米氧化锌主要聚集在人体皮肤角质层和毛囊皮脂腺开口处,微量锌可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但不能确定是以氧化锌还是锌离子的形式吸收。体外彗星试验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锌引起人表皮细胞、人鼻粘膜细胞DNA损伤。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发现纳米氧化锌通过氧化应激介导小鼠肝脏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纳米氧化锌对小鼠具有生殖发育毒性。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显示纳米氧化锌导致大鼠肺脏、肝脏组织损伤。亚慢性毒性试验显示纳米氧化锌高剂量组(536.8 mg·kg-1)SD大鼠出现贫血及轻度到中度胰腺炎,纳米氧化锌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为268.4 mg·kg-1。欧盟、美国、中国台湾已出台了一系列化妆品纳米材料的法规或文件,指导化妆品行业开展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结论: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锌对人体具有潜在安全风险,我国应尽快制定化妆品中纳米原料的相关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并发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NIDDM)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例组CHD并发NIDDM患者24例,CHD患者32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D-D im er)、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同时分析Fbg与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CHD并发NIDDM患者血浆D-D im er、Fbg水平显著高于CH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0.05或P<0.01),并且CHD患者也显著高于对照者(P<0.05);冠脉病变严重者血浆Fbg含量显著高于冠脉病变较轻患者(P<0.01)。结论CHD并发NIDDM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降香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然目前市场上降香来源品种复杂,质量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快速分析降香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UPLC RRHD SB-C18色谱柱(3.0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结果:通过一级精确荷质比和二级碎片信息数据,结合文献资料,质谱裂解规律,Mass bank质谱数据库及对照品的保留时间等,从降香的甲醇提取物中初步鉴定83个化学成分,包括18个黄酮类,31个异黄酮类,10个新黄酮类,9个异黄烷类,7个其他类型黄酮和8个其他类成分。结论:UPLCQ-TOF-MS/MS技术方法可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降香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降香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异黄酮、黄酮、新黄酮、异黄烷等黄酮类,为降香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也为降香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存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auto-HSCT治疗的39例初治合并HBV感染的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移植前后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41%和71.79%,移植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8.46%和58.97%,3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auto-HSCT用于治疗合并HBV感染的DLBCL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6.
目的: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纳米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安全性和监管问题也备受关注,急需研究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方法:在系统研究国际化妆品监管合作组织(ICCR)对化妆品纳米原料技术性文件工作基础之上,进一步跟踪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法规动态,对...  相似文献   
37.
我院观察1例高颈位神经纤维瘤致呼吸停止,经紧急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赵××男,34岁。15个月来,感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麻木无力,阵发性电击样痛,大小便障碍。近3个月四肢瘫痪及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于1978年2月16日急诊入院。检查:体温38℃,脉搏102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20/80。神志清楚,面色发绀,呼吸减弱,呈张口呼吸,双肺布满罗音。强迫头位,双侧视乳头水肿,咽反射消  相似文献   
38.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是一种合成药物,动物试验初步证明滴注5~20μg/kg/分时,具有选择性心肌收缩能作用。本文评价此药对重症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 17例全心衰竭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21~68岁,其中7例用狄戈辛和大剂量利尿磺胺治疗无效。本组不包括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肺心病、频发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例。滴注多巴酚丁胺前12小时,停用原来一切药物,连续滴注3小时后再用。滴注时间3~172小时,滴注头2.5小时所获得的血液动力学、收缩间隔时间、超声心动图等结果如下: 连续滴注多巴酚丁胺5~15μg/kg/分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史平  张思坦  孙燕鸿 《新医学》1998,29(8):426-426
病例报告女,18岁,学生。因反复鼻衄6年伴发热2周,于1995年10月27日入院。6年来,患者常无诱因鼻衄,量约5~10mL,可自止,未进行系统诊治。入院2周前无诱因再次鼻衄约200mL,填塞止血后出现发冷、发热,体温最高达41℃,当地旗医院考虑“再...  相似文献   
40.
苏哲坦 《日本医学介绍》1991,12(12):562-563
一、生物的时间框架已知,生化反应是极短期间内的反应,且酶的反应分解是以初期反应为标准进行的,而个体的发生、分化、成长等现象是以月乃至年为时程的。推测人的寿命最大是115岁,在经老至死约100年的时程中。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是以10年为单位的。若从较长的时间框架看,生物种是在以千年为单位的框架内,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性,是遗传法则保证了生物种类的保存;然而,在数十万年、数亿年的更长时间过程中,可发生以物种变异、进化为主要作用的物种交替,这是从遗传基因变异而来的现象。人的衰老问题离开100年的框架是无法讨论的。因此,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研究衰老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时间框架,生物的特性和时间框架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