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移植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的获取以及应用于临床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共7例心脏死亡供者捐献了供肾,进行了14例肾移植.7例供者年龄30~53岁,原发病为脑出血3例,颅脑外伤2例,脑基底动脉闭塞1例,颅脑肿瘤卒中1例;威斯康辛大学评分为19~23分,均为高危组.7例供者的所有近亲家属签署器官捐献知情同意的相关文件.临床评估供肾良好,供者心脏停跳2~5min后确定为心脏死亡,并采用腹腔多器官联合快速切取技术获取双侧肾脏.14例受者与供者HLA抗原错配数为2~4个,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0.05,群体反应性抗体<10%.7例供者中有6例的热缺血时间为5~10 min,1例为45 min;冷缺血时间为4.5~12.5 h.结果 利用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的14例肾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14例受者中,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1例,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3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其中1例因PNF在术后第1天切除了移植肾,并恢复规律血液透析,1例因DGF仍在恢复中(尚处于术后3个月),血清肌酐149μmol/L,该2例受者均接受了热缺血时间为45 min的供肾;其余12例受者痊愈出院,移植肾功能均良好.结论 遵照《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维护好潜在供者的各项重要生命指标,可以保证供肾质量;心脏死亡供者供肾可作为肾移植的重要器官来源,并且移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利用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建立大鼠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 PDSC)系.方法 以大鼠胰腺组织为材料,采用V型胶原酶原位消化分离大鼠胰腺组织,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使胰腺导管细胞与胰岛细胞初步分离,采用动力性三维培养技术进行培养,获得原代PDSC,并进行扩增培养、连续传代和纯化,建立PDSC系.对原代分离的PDSC进行鉴定,包括形态学的鉴定及表达特性的鉴定.结果 通过胶原酶消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可分离培养出大鼠PDSC,并经过动力性三维培养,可以建立大鼠PDSC系.形态学方面,PDSC呈单个核;生长行为方面,PDSC在三维载体上沿纤维贴壁生长;表达特性方面,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结果显示,PDSC高表达CD29、CD73,CD90、CD105,不表达CD14、CD19、CD34、CD45,证实P DSC为间充质干细胞.结论 通过采用原位胶原酶消化法、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系统,可分离培养出大鼠PDSC,成功建立PDSC细胞系.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教学方式在任职教育心血管介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介入培训基地的各武警总队进修医生3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19名),即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培训和PBL组(20名),采用PBL7步法,即 “弄清不熟悉的术语—界定问题—‘头脑风暴’—重新结构化问题—界定学习目标—收集信息,个人学习—共享信息,小组讨论学习” 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采用统一试题进行理论与技能考试以及对教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PBL组心血管介入操作(30.07±1.67vs28.54±1.98,P=0.036)、临床病例综合分析(34.47±1.77vs32.08±1.80,P=0.002)及总成绩(86.47±2.75vs82.23±3.63,P=0.002)均有显著性差异。PBL组对于激发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改善语言表达及临床思维分析等方面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在任职教育心血管介入培训中较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可以更好的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的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人羊膜移植重建角结膜表面,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法切除翼状胬肉,采用人羊膜在原创面进行羊膜移植。随访15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形成稳定的眼表,手术成功率92.8%,复发率7.14%。结论羊膜移植能有效恢复眼表,预防翼状胬肉的复发,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计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初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恢复速度及其线性拟合度的分界值,用于预测首次诱导化疗缓解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下一步化疗方案。方法:纳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初诊AML患者117例,诊断采用MICM分型,结合患者入院时血象、年龄及合并症等综合评估危险分层。检测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外周血小板计数并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院前连续5次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计数的恢复速度。根据ROC曲线计算恢复速度与线性拟合度的分界值,并以其分界值为界将入组的AML患者分组,利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判断首次诱导化疗缓解效果。结果:使用ROC曲线分析得到预测首次诱导化疗达到缓解状态的血小板恢复速度的分界值为4.059 5×109/(L·d),灵敏度为77%,特异度为62.5%,约登指数为0.395;预测首次诱导化疗达到缓解的线性拟合度的分界值为72.7%,灵敏度为63.9%,特异度为67.9%,约登指数为0.318。根据上述分界值将患者分组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组间患者缓解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应用外周血小板计数和ROC曲线...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MDT)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DT诊疗模式,对照组行常规诊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观察术后3年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CR率为15%,对照组pCR率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辅助治疗后两组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年失访1例,肿瘤进展10例,其中死亡9例;对照组术后失访2例,肿瘤进展16例,其中死亡11例,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和肿瘤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383、1.880,P=0.536、0.170)。结论 MDT用于指导进展期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肿瘤控制率,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但尚未观察到对患者预后改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感染因子γ干扰素(IFN-γ)对胎鼠神经干细胞表面MHC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IFN-γ对大鼠体外培养的胚胎16 d的神经干细胞进行刺激,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状态、MHC表达的变化.结果 高浓度的IFN-γ(2000 U/mL)时神经干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中等浓度的IFN-γ(200 U/mL)能够显著上调神经干细胞MHC I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结论 严重的炎症反应会通过释放大量IFN-γ改变神经干细胞的生长状态,重症感染释放的IFN-γ除了对胎儿神经系统具有直接毒性外,还可能通过影响MHC的表达引起母体对胎儿的排斥.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复合离子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8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8%食盐摄入组(HS group);1%复合离子盐摄入组(CIS group);1%复合离子盐 2.25% L-Arg摄入组(CIS L-Arg group);1%食盐摄入组(NS group),持续干预12周.干预期间定期观察大鼠体重、血压、尿量、尿钠及尿蛋白的变化.12周末进行有创血压测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肾皮质中Ang Ⅱ、NO含量.进行肾脏组织HE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12周干预结束后,CIS组与CIS L-Arg组血压升高趋势明显低于NS组.CIS组与CIS L-Arg组尿蛋白在干预期间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且较NS组低.与NS组相比,CIS组与CIS L-Arg组SHR肾小球及肾小管周胶原沉积量少,肾脏损害较轻,肾皮质Ang Ⅱ含量较低,NO含量较高;HS组SHR肾小球及肾小管周则胶原沉积明显增多,肾脏损害较重,肾皮质Ang Ⅱ含量较高,而NO含量较低(all P<0.01).结论复合离子盐与普通食盐比较,长期同等量摄入时可改变肾皮质中Ang Ⅱ、NO含量,改善肾功能,延缓SHR血压的升高,减轻肾脏功能结构损害,L-Arg的加入可能有协同复合离子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国人进入中年的高度近视眼的自然演变病程,即41~60岁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压、眼球形态下的眼底改变演化趋势。方法入选包括:41~60岁、屈光度≥-6D、眼轴≥25mm。并将年龄分为4组:~45岁组,~50岁组,~55岁组,~6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154例(154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检眼镜、KOWA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con 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1)154例(154只眼)中,非病理性改变占45.5%,其中豹纹状改变者33.8%,无眼底变化者11.7%(前期报告中,~20岁以下组的占36.8%,~40岁以下组占25%);病理性改变明显升高达46.8%(前期研究中,~20岁以下组15.8%,~40岁以下组28.5%)。黄斑局限病灶占7.8%。(2)~45岁组平均近视度-10D,平均眼轴27mm。~50岁组、~55岁组、~60岁组平均近视度-11.5D,平均眼轴28mm。(3)1)与前期~20岁组、~40岁组相同,41~60年龄段稳定在-7D、眼轴27mm以内眼底可以无改变;2)眼底变化呈多样性,即-14D、28mm的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但眼轴28mm可呈病理性改变,这与前期的~40岁组的变化相同;3)病理性眼底改变基本分布在11D左右,但眼轴多在27~29mm。(4)平均眼压17mmHg,与前期~20岁组、~40岁组阶段相比,并综合考虑眼轴和球壁变化,呈相对的较高状态。结论 41~60年龄段的高度近视眼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是发生病理性近视改变的关键年龄段;(2)41~60岁的中年人高度近视眼眼底形态变化呈持续进展趋势,可能与机体衰老过程叠加,或受其他参数或中老年高发病的影响,提示临床对此组人群将高度近视眼的自然衰老与机体的自然衰老综合认识的必要性。(3)非病理性眼底改变(豹纹状眼底)可以耐受较高的近视屈光度数和较长的眼轴变化,故豹纹状改变应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控制豹纹状改变的不同阶段,可能阻止进入中老年龄段后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4)应采用校正眼压以排除球壁的影响,各个阶段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以下1至2个标准差可能是安全控制眼底豹纹状改变向病理性改变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