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目的: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3—01/2006—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肾移植并在术后行超声检查的患者176例,均知情同意。①实验分组:根据术后移植肾功能分为2组,移植肾功能不良组78例,其中30例次行病理活检;移植肾功能正常组98例。②实验方法及评估:对患者移植肾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参数选择峰收缩期流速、平均舒张期流速、阻力指数及血管显示率。血管显示率的评估标准(0~5级):0级为肾动脉及其远侧血管未显示;5级为肾各级血管均显示良好。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别选取阻力指数=0.7,0.75,0.8,0.85为诊断界值进行诊断试验。结果:169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脱落7例。①峰收缩期流速、平均舒张期流速不呈正态分布,无法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30例次病理活检中共有28例次被确诊为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15例次,慢性排斥反应13例次。②肾功能正常组患者中血管显示率5级者占63.30%,4级者占36.73%。肾功能不良组患者中血管显示率4级者占41.03%,3级者占46.15%,2级者占10.30%,1级者占2.60%。③移植肾功能不良组患者阻力指数显著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移植肾功能不良组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后阻力指数显著低于移植肾尚未恢复时(P〈0.01),其中99%以上的患者△(阻力指数)≥0.20。④界值阻力指数=0.75的诊断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均达到100%。结论:当移植肾血管阻力指数升高至0.75以上,特别是同一患者自身对照升高超过0.2以上和或血管显示率低于4级,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结果,提示可能出现移植肾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Survivin-shRNA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构建Survivin-shRNA载体。按照处理不同分为Survivin-shRNA组、GFP组和CON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urvivin-shRNA对HXO-RB44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Survivin-shRNA对HXO-RB44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shRNA对HXO-RB44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p62 与mTOR 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和GFP组相比,Survivin-shRNA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S期出现阻滞,48 h阻滞最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TT结果发现Survivin-shRNA可抑制HXO-RB44细胞增殖活性,与Control组和GF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C3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而mTOR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Survivin-shRNA可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水平,进而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 PDT)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 CCH)的临床疗效。 方法:临床确诊为CCH患者6例6眼纳入研究。治疗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显示均有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和黄斑水肿。所有患者行PDT 48h后再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分别在治疗后1、3、6mo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视网膜血管造影(FFA)、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眼部B超、OCT检查。 结果:治疗后随访4~10mo, 治疗眼视力均提高,平均视力提高7行,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5~1.0, ICGA检查:轻微点状弱荧光或荧光消失。超声波检查:瘤体面积明显缩小或消失。OCT检查显示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平复,黄斑水肿消失,视网膜结构清晰。平均随访6mo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PDT治疗使脉络膜血管瘤明显萎缩,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促进网膜下积液的吸收,可短期内提高患眼视力。二者联合治疗,各发挥其优点,缩短病程,降低了多次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兔角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小干扰RNA(siRNA)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兔双眼行碱烧伤法建立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造模后每日裂隙灯检查角膜形态学改变并计算新生血管面积,同时自造模当日起右眼每日结膜下注射siRNA 1U组成siRNA治疗组,左眼以control siRNA为实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14、21d取角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PO的表达情况。 结果:实验组最早于碱烧伤后3d可见CNV长入,7~14d生长最为旺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随碱烧伤时间延长,角膜EPO的表达逐渐增加; siRNA治疗后CNV延迟长入,面积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小,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且角膜中EPO的表达较前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PO可能在CNV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碱烧伤后siRNA的早期干预可能通过影响EPO的表达而抑制CNV的生长。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方法:采用SpherisorbC18柱,以0.025mol,L^-1磷酸(用三乙胺调节PH至3.0)-乙腈(86:14)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73nm。结果:氨基比林和咖啡因分别在90-210μg.ml^-1和18-42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0.8%)和99.8%(RSD=0.9%)。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6.
背景与目的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研究证明它是多种致瘤相关因素的上游交叉点,与肿瘤的形成、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ILK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类型、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表皮钙粘素(E—cadherin)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孓P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SCLC组织及相应癌旁肺组织中ILK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K在69.7%(53/76)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其中鳞癌阳性率75.0%(33/44),腺癌阳性率62.5%(20/32),其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P=0.247),与肺癌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06)显著正相关,与肺癌分化程度(P=0.009)、患者生存时间(P=0.006)显著负相关。ILK与E—cadherin间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01)。Western Blm结果显示ILK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02),其表达与肺癌的分化(P=0.0001)和E—cadherin的表达(P=0.006)显著负相关。结论在NSCLC中,ILK是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交叉位点,可与许多致瘤因子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ILK与Ecadherin间显著负相关,其对Ecadherin的影响可能是ILK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ILK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ILK和E—cadherin的联合检测将有助于更好地判断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群体在临床病程的持续发展演化过程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临床中引致病理性致盲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切实做好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管理干预工作,对于控制和降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为了做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结合糖尿病分级诊疗要求,研究制定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通过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给予早期干预,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负担。但是在该服务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实施措施仍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该文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的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体外沉默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基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靶向TRAF6基因的小干扰RNA(TRAF6 siRNA)转染Y79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果,MTT比色法及细胞克隆实验测定沉默TRAF6对Y7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Y79细胞经TRAF6沉默后,TRAF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细胞周期发生明显变化,G0/G1期细胞数目增多,S和G2/M期细胞数目减少,且侵袭细胞数目、迁移细胞数目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结论:沉默TRAF6后能显著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抑制其侵袭和迁移能力,TRAF6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了缺氧/复氧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并简述了几种常用建模细胞的缺氧特性。参阅国内外学者建模的研究,分析了缺氧复氧模型优劣与适用选择原则。据此为实验室选择建模方法提出更多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军校新生急性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构建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急性应激反应之间的路径模型.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应对方式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SRS),对584名军校新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急性应激反应量表各因子得分较低,其中认知改变较重[(0.21±0.21)分],病理改变较轻[(0.053±0.114)分].②急性应激反应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显著相关(P<0.01).③消极应对(路径系数=0.130)、状态焦虑(路径系数=0.002)和特质焦虑(路径系数=0.005)直接影响新牛的急性应激反应,同时,自我效能感(路径系数=- 1.292)通过状态焦虑间接影响急性应激反应,自我效能感(路径系数=-7.465)以及社会支持(路径系数=-0.294)都通过特质焦虑间接影响急性应激反应.结论 军校新生急性应激反应受消极应对、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直接影响,其中消极应对方式是导致急性应激反应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