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3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对17例小儿原发性恶性肝细胞肿瘤(12例肝母细胞瘤,5例小儿肝细胞癌)检测了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5例小儿肝细胞癌中有3例癌旁肝细胞内HBsAg呈阳性反应,提示肝炎病毒(HBV)感染不仅对成人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而且对小儿肝细胞癌亦有密切关系。本组12例肝母细胞瘤全部为HBsAg阴性,提示该瘤与HBV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斑块状肝细胞坏死在亚急性重症肝炎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57例临床诊断为亚急性重症肝炎肝穿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22例有斑块状肝细胞坏死,20例有明显的肝细胞气球样变,17例有桥形坏死,13例有碎片状坏死.临床表现15例出现腹水(可能是斑块状肝细胞坏死所特有的临床表现).结论斑块状肝细胞坏死应做为亚急性重症肝炎病理形态学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3.
内科保守治疗肝硬化腹水伴脐疝嵌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以"反复乏力、腹胀5年,加重20 d",于2009年10月5日入院。2005年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现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54.
55.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以乏力、纳差15天加重伴皮肤黄染5天于2004年6月1日入院。2004年2月开始服用抗风湿中药活络清痹丸(成份为制附子、清风藤、威灵仙、川山甲等)至2004年5月1日出现周身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自行停服中药,症状无缓解。入院前5天,症状加重,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而就诊。既往无肝炎病史及饮酒史,有青霉素过敏(过敏皮疹)。入院体检:体温、血压正常,神志清,皮肤粘膜、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腹壁无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肝浊音界无缩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ALT 629U/L、AST 5… 相似文献
56.
57.
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王兆荃慢性丙型肝炎常有进行性肝病的发生,应用α干扰素治疗本病已广泛开展,有人认为,其疗效常是短期的,容易复发。最近研究表明,口服病毒唑(Ribavirin)治疗慢性丙肝,可使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降低。也有报告部分病人血... 相似文献
58.
59.
60.
药物引起肝脏损伤而致黄疸的病例,临床并非少见,极易误诊肝炎,还有人认为中药比西药安全,更不注意其副作用。今报告一例因用偏方中药引起中毒性肝炎,以期引起大家注意。病历摘要:患者男,21岁。半年来患坐骨神经痛,一周前用偏方:雄黄7.5g、大白蛇25g、全虫、蜈蚣、土虫、汉三七各15g,磨粉,每包50g,晨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