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48篇 |
内科学 | 77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83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6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 例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RVS组行RVS起搏,RVA组行RVA起搏;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 (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度显著长于RVS组[(0.19±0.02)s:(0.12±0.02)s,P<0.01];术前2组LVEF、CI、SV和E/A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随访的LVEF、CI、SV和E/A均显著降低[(60.7±5.9)%:(54.8±6.4)%, (2.78±0.31):(2.49±0.26),(81.5±10.0):(68.6±12.5),(1.70±0.48):(1.20±0.39),均P<0.05], RVS组无明显变化[(62.7±6,4)%:(61.14±5.8)%,(2.74±0.33):(2.76±0.25),(82.2±9.2):(78.7±11. 5),(1.62±0.49):(1.61±0.40),均P>0.05]。6个月随访RVS组LVEF、CISV、SV、E/A均显著高于RVA 组(均P<0.05)。结论: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导致血流动力学恶化,RVS起搏则尽可能地保证了双心室正常电激动和机械收缩顺序,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2.
杨晓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120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输注,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双极食管心电图P波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对右侧隐匿性旁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证实的32例右侧隐匿性旁道患者。消融术前经食管心房调搏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以相同的走纸速度和振幅记录发作前后体表12导联、单极食管、双极食管心电图。分别观察P波形态、极性、P波与QRS波关系,测量P波振幅、时限,以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单极与双极心电图对右侧隐匿性旁道的诊断灵敏度。结果单极食管心电图P波无极性变化,双极食管心电图P波可根据需要调整极性。双极食管心电图和单极食管心电图的P波振幅分别为0.55±0.10mV和0.34±0.10mV(P<0.05),P波时限分别为98.4±11.2ms和101.2±12.5ms(P>0.05)。单极食管心电图和双极食管心电图对右侧隐匿性旁道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8.8%和93.8%(P<0.05)。结论双极食管心电图记录的P波振幅大于单极食管心电图,并能更清晰的显示P波以及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对右侧隐匿性旁道的诊断优于单极食管心电图。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降脂效应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低脂对照组(LC)、高脂对照组(HC)和辛伐他汀组(HC+S)。实验中动态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实验结束时,用电泳移动迁移技术(EMSA)检测三组兔主动脉组织中NF-κB-DNA结合活性;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血管组织中MCP-1的表达;显微镜下测定各组主动脉内膜厚度与粥样斑块面积。结果实验结束时,HC+S与LC组的TC、TG、LDL-C水平、NF-κB-DNA结合活性、MCP-1表达、主动脉内膜厚度和粥样斑块面积均明显小于HC组(P〈0.05);HC+S组的的TC、TG和LDL-C水平与LC组相比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NF-κB-DNA结合活性、MCP-1表达、内膜厚度和粥样斑块面积均小于LC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NF-κB-DNA结合活性、减弱MCP-1表达而减轻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通过比较冠心病(CAD)患C-反尖蛋白(CRP)、肌钙蛋白(TnI)、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阳性率,以了解它们与CAD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CAD患及20例健康(CP)的CRP、TnI、CK及CK-MB的阳性率。结果 发现CAD组患的CRP、TnI、CK-MB和CK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P组(P<0.05)。AMI组患的CRP、TnI、CK-MB和CK阳性率明显高于SAP组(P<0.01);而UAP的CRP和TnI阳性率明显高于SAP组(P<0.01),但两组间CK-MB和CK的阳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RP和TnI的增高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煤矿井下工人慢性胃炎的患病现状及患病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问卷方法进行慢性胃炎相关症状调查,根据症状决定进行胃镜检查。结果肥城矿区井下作业工人慢性胃炎患病率为30.8%,矿区附近一般人群患病率为16.4%。两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井下作业环境、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心理障碍、不良生活习惯是患病的危险性因素。结论井下作业煤矿工人慢性胃炎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井下作业环境、非甾体抗炎药、营养不良、心理障碍及不良生活习惯是患病的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省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在哈)会议于1990年4月18日在哈尔滨市召开。副会长刁文生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常务理事有:刁文生、门善棣、王志成、夏求明、冯克玉、李忠之、张介生、范毓生,黄永麟。副秘书长王瑶及学会办各部室主任列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一、王瑶副秘书长汇报省医学会第二次会员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