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407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436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52篇
  3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肝硬化患者血浆VIP、CCK水平与胆囊排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肝硬化时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对胆囊运动的影响。用放免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对照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IP)和胆囊收缩素 (CCK)含量 ;用B超测定餐前、餐后胆囊容积及排空率。结果 :肝硬化时血浆VIP、CCK均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 ;胆囊空腹容积、剩余容积均明显增大 (P <0 0 1,P <0 0 0 1) ,最大排空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Child -PughC级降低 (P <0 0 5 )。肝硬化组胆囊最大排空率与VIP呈负相关 ,胆囊空腹容积及剩余容积与VIP均呈正相关 ,胆囊空腹容积、剩余容积及最大排空率与CCK均无相关。提示肝硬化时VIP增高既抑制胆囊运动 ,又明显降低胆囊张力 ,肝硬化时可能存在对CCK的抵抗。  相似文献   
42.
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阳性率过高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探讨,如:丁惠芬将皮试液浓度减半,未发现漏诊。可以进行肌肉简化注射,在野战条件下,可采用简化脱敏法如下,先在皮下注射吗啡10mg,然后在同一部位注射抗毒素0.5ml如无反应,4h后将余量注入。有研究表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浓度与局部反应成正比,浓度高,局部反应增强,与此同理,病人的局部反应亦可作为机体敏感性的良好指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破伤风抗毒素进行了简化脱敏注射的探讨。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照射对下颌髁突软骨的生物学效应及软骨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在其中的作用,为今后电磁辐射的应用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辐照组(EMP1组和EMP2组),于辐照后3、12、24 h处死取材.苏木精-伊红(HE)、番红O-固绿、Ⅱ型胶原染色评价软骨退变程度;免疫及Western blot检测髁突软骨中Necroptosis关键分子RIPK3、p-MLKL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EMP1组3 h时髁突肥大层大量软骨细胞出现胞核异常深染、增大,12 h、24 h时胞核异常深染现象基本消失;EMP2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与Sham组相比,EMP1组髁突软骨中的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但EMP2组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EMP1组和EMP2组软骨厚度、蛋白多糖阳性面积百分比与Sham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Sham相比,EMP1组髁突软骨中的RIPK3、p-MLKL阳性细胞率及蛋白表达在3 h和24 h显著升高(P<0.01),在12 h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EMP2组中RIPK3阳性细胞率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MLKL阳性细胞率及蛋白表达在辐照后3 h显著升高(P<0.05)、12 h无明显差异、24 h显著降低(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EMP照射可引起髁突软骨的一过性损伤,Necroptosis参与了EMP照射对髁突软骨的瞬时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45.
刘倩  贾锰  田永杰 《全科护理》2021,19(36):5127-5129
目的:探讨咬合诱导联合舌肌功能训练对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9例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联合舌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咬合诱导.观察两组的矫正时间、咬合功能、牙周健康程度.结果:观察组的转位牙矫正、倾斜牙矫正和治疗完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颞肌、二腹肌及咬肌募集电位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咬合诱导联合舌肌功能训练可改善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咬合功能,缩短矫正时间,改善牙周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46.
关节软骨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所承受的功能负荷与咬合密切相关,因而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可以随咬合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建。我们利用大鼠、小鼠进行的实验研究显示,用佩戴金属冠的方法加高小鼠双侧前牙咬合(bilateral anterior elevation,BAE),可导致小鼠髁突软骨明显增厚;而用金属冠制作单侧前牙反[牙合](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不良修复体,则可导致髁突软骨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直至髁突变形。我们利用这些可导致髁突软骨出现增殖性或退行性改建的动物模型进行在体基因修饰实验,探索髁突软骨改建过程中与细胞自噬、凋亡、终末分化等活动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例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mycin,mTOR)信号,印第安刺猬信号(India hedgehog,Ihh),以及甲状旁腺素及其相关蛋白受体信号等,其结论有望指导临床工作中在纠正异常咬合基础上,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干预软骨细胞功能,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47.
侵袭性牙周炎由于发病年龄早、进展速度快,经常在早期就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早诊断、早治疗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很多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一些牙位会形成骨下缺损,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是治疗骨下缺损最常用的方法。因重度牙周炎而缺失的患牙在种植治疗设计时有其特殊的考量。文章展示了1例年轻侵袭性牙周炎病例,经过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通过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获得骨充填,因重度牙周炎缺失的下颌中切牙通过种植修复重建了功能和美观。  相似文献   
48.
段莎  刘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9):2834-2837,2840
目的 探讨微小RNA-181b(miR-181b)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取28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癌前病变组,另选取同期3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81 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胃癌组、癌前病变组和健康组血清miR-181 b、CEA水平;分析血清miR-181b、CEA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81 b、CEA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血清miR-181 b、CEA水平高于健康组和癌前病变组(P<0.05);癌前病变组血清miR-181b、CE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miR-181b、CEA水平与胃癌患者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病理分型、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miR-181b水平与CEA水平呈正相关(r=0.554,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81b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79.1%,均高于CEA.结论 miR-181 b在胃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还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艾滋病免费二线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中心2013-2017年间使用免费二线药物抗HIV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该类患者的比例,分析选择二线药物的原因。结果:筛选出使用二线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262例,占同期HIV感染治疗者7.0%,至2018年12月病毒抑制率96.9%,CD4+T细胞均值(334.5±225.6)个/μL。按初始抗病毒治疗即选用二线药物和由一线药物转换为二线药物分两类,分别有63例(24.0%)、199例(76.0%)。初始选择二线药物因素有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0.8%)、生育需求(20.6%)、肝功能异常(12.7%)、过敏体质(9.5%)、药物间相互作用(DDI)(6.3%);一线药物转换的因素有药物毒副反应(47.8%)、耐药(28.1%)、免疫重建不良(13.6%)、生育需求(8.0%),DDI(2.5%)。因耐药导致转换二线药物者病毒学抑制率达100%;因免疫重建不良更换二线药物者CD4+T细胞值(209.1±167.5)个/μL较更换方案前[(123.2±62.7)个/μL]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庆地区艾滋病二线药物使用合理,但总体使用者偏少,需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对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及存在DDI的患者应及时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