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80篇
  免费   13153篇
  国内免费   8636篇
耳鼻咽喉   1183篇
儿科学   1804篇
妇产科学   1118篇
基础医学   11413篇
口腔科学   2302篇
临床医学   15429篇
内科学   15459篇
皮肤病学   1240篇
神经病学   5820篇
特种医学   51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13297篇
综合类   27625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10894篇
眼科学   3112篇
药学   13849篇
  110篇
中国医学   9121篇
肿瘤学   8928篇
  2024年   502篇
  2023年   1915篇
  2022年   5029篇
  2021年   6230篇
  2020年   4931篇
  2019年   3742篇
  2018年   4056篇
  2017年   4246篇
  2016年   3830篇
  2015年   5830篇
  2014年   7371篇
  2013年   7738篇
  2012年   10970篇
  2011年   11601篇
  2010年   8856篇
  2009年   7486篇
  2008年   8295篇
  2007年   8033篇
  2006年   7409篇
  2005年   6321篇
  2004年   4671篇
  2003年   4102篇
  2002年   3232篇
  2001年   2559篇
  2000年   2021篇
  1999年   1547篇
  1998年   876篇
  1997年   911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580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1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6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血管移植搭桥治疗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高流量血管搭桥方法对颅内巨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8例巨大和颅底复杂动脉瘤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发病者5例,视力减退者2例,面部麻木者1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2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分别为Ⅰ级和Ⅱ级。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体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4例、床突上段(C1段)2例、大脑中动脉M2~M1段者2例动脉瘤大小为2.5~6.0cm,平均直径3.7cm。其中6例动脉瘤为梭形,2例为宽颈动脉瘤。8例患者均采用额颞开颅,骨瓣要尽可能低到颅底,以缩短搭桥移植血管在颅外走行长度。通常用7-0显微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颈外动脉,用8-0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颅内段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4例患者利用大隐静脉移植搭桥,4例患者利用桡动脉移植搭桥。颅内、外搭桥完毕后将动脉瘤近心端和远端的供血动脉结扎和夹闭,阻断动脉瘤的全部血供。对3例有压迫脑神经或颅内占位引起颅压高的患者,将动脉瘤切除。结果5例术后头痛消失,1例视力减退者明显改善,1例动眼神经麻痹恢复。5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3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7例搭桥吻合血管全部畅通,动脉瘤消失。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肢体力弱,肌力在Ⅱ~Ⅲ级之间,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结论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可作为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立体着床模型--小鼠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共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冬梅  谭毅  赵劼  艾玲  王智彪 《医学争鸣》2005,26(15):1359-1362
目的:建立小鼠囊胚体外着床的三维模型,为着床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将小鼠囊胚与其自身子宫内膜分别共培养在空气、含500,750和950 mL/L O2的混合气体与组织培养液的气液界面上,比较不同O2浓度下小鼠囊胚的贴附率,确定体外共培养的最佳O2浓度;同时将确认有囊胚贴附的子宫内膜取出作HE染色.结果:不同O2浓度下,囊胚的贴附率分别为64.75%,47.86%,42.37%和30.97%,x2检验提示其差异有显著性(x2=28.145,P=0.000);且随着混合气体中O2浓度的逐渐升高,囊胚贴附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因此50 mL/L CO2 950 mL/L空气对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共培养是最有利的;同时,囊胚贴附子宫内膜后并无扩展行为而是直接侵入子宫内膜.结论:50 mL/L CO2 950 mL/L空气最有利于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共培养;且囊胚贴附子宫内膜后不发生外延生长,而是直接侵入子宫内膜.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小鼠囊胚体外着床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03.
C端序列的删除对非出血重组蛇毒纤溶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端序列对非出血重组纤溶酶(rFⅡ)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SOEing PCR方法构建删除C端序列的突变体,突变体和rFⅡ分别在P.pastoris中诱导表达.表达和纯化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en blot进行鉴定.之后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rFⅡ及突变体通过SDS-PAGE和Westeren blot得到证实.生化分析揭示:①突变体对显色底物N-(p-Tosyl)-Gly-Pro-Lys-pNA的催化效率(Kcat/Km)是rFⅡ的1.9倍;②突变体和rFⅡ对氧化的胰岛素B链拥有共同的优先裂解位点,可是在随后的裂解中开始展现差异;③突变体显示了更高的纤(原)活性;④热处理表明突变体相较r FⅡ对温度的增加更敏感;⑤通过圆二色谱测量,突变体的螺旋比例有所增加.[结论]删除的序列参与rFⅡ的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该序列可作为下一步优化的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比较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和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DCM患儿20例分为治疗Ⅰ和Ⅱ组,分别在传统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和大剂量IVIG,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心功能,检测治疗前后左房横径(LA)、左室舒张期内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并计算其治疗前后变化。所有病例随访1年,计算1年存活率。结果治疗Ⅱ组心功能明显优于治疗Ⅰ组(P均<0.05);两组LA、LV、LVEF和CI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Ⅰ组各参数变化明显低于治疗Ⅱ组(P均<0.05),其1年存活率明显低于治疗组Ⅱ(P<0.05)。结论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和大剂量IVIG均能改善DCM患儿心功能,但IVIG疗效优于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  相似文献   
105.
用~3H-亮氨酸参入法与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大鼠心肌蛋白质合成速度与心脏组织中神经肽Y(NPY)含量。结果显示NPY能显著促进心肌蛋白质合成,其最大效应较去甲肾上腺素(NE)大35%,所需浓度是NE的1/100。心肌梗塞后非梗塞区组织内NPY的含量在2天时无显著改变,15天时则降低71%,提示2~15天期间该区域NPY释放增加,此为非梗塞区心肌肥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碘油栓塞化疗(TACE)、热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综合治疗价值。方法: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综合治疗组64例,行TACE并3DCRT,结合热疗治疗。对照组58例3DCRT治疗,联合TACE。结果:1、2、3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5%、65%、39%,对照组分别为59%、30%、18%(P<0.05)两组毒副作用相似。结论:对于非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结合3DCRT并热疗,能明显提高疗效,而毒副作用不增加。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对1984年1~3月和1985年3~8月共107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急性期血清抗RSV特异性IgM抗体,并与病毒分离和/或中和试验比较,敏感性为82.1%,特异性为71.8%。RSV感染患儿发病后3天内大多数病例即可从血清中检测出RSV-IgM,因此该法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参照Ham等的二步冷冻法,在含有5%DMSO和20%小牛血清的台氏液中,马来微丝蚴冷冻保存(-196℃)964天,复苏后仍具有活力,其平均存活率达94.2%,平均正常外貌达71.4%,平均活动等级达2.45。对中华按蚊的感染率为18.4%,感染度为2.36条/只。  相似文献   
109.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壮哉斯言;“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诚哉斯言。尽管发生在苏北宿迁的这场席卷城乡的改革,绝不可能只由少数精英分子独立完成,但最初的推动力,是全民意志的厚积薄发?是少数精英的灵光一闪?抑或是一场上级授权、政府定规、全民参与的社会实验?  相似文献   
110.
马维亚  何祥 《武警医学》1993,4(3):138-141
用放射免疫法对144例脑梗塞患者及24例对照者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亮脑啡肽(LEK)、强啡肽A_(1-13)(D_(yn)A_(1-13))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急性期3天内β—EP、LEK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D_(yn)A_(1-1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一周后逐渐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同时也发现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β-EP、LEK较其它部位梗塞为高,D_(yn)A_(1-13)较其它部位梗塞为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脑脊液中二种阿片肽含量变化与脑梗塞时缺血性应激反应有关。三者不平衡变化,参与了急性脑梗塞时缺血性脑水肿等病理生理过程。也提示脑梗塞急性期(尤其3天内)适量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有利于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缓解神经受损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