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12篇
  免费   18323篇
  国内免费   10766篇
耳鼻咽喉   1755篇
儿科学   3042篇
妇产科学   1078篇
基础医学   10586篇
口腔科学   3137篇
临床医学   21275篇
内科学   15190篇
皮肤病学   2199篇
神经病学   3597篇
特种医学   7112篇
外科学   15817篇
综合类   50976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预防医学   22080篇
眼科学   1802篇
药学   21730篇
  278篇
中国医学   21026篇
肿瘤学   7484篇
  2024年   1687篇
  2023年   2661篇
  2022年   6051篇
  2021年   7728篇
  2020年   6812篇
  2019年   3665篇
  2018年   3889篇
  2017年   5257篇
  2016年   3992篇
  2015年   7315篇
  2014年   9306篇
  2013年   11670篇
  2012年   16523篇
  2011年   17273篇
  2010年   15829篇
  2009年   14178篇
  2008年   15037篇
  2007年   14170篇
  2006年   12258篇
  2005年   9488篇
  2004年   6739篇
  2003年   5376篇
  2002年   4043篇
  2001年   3887篇
  2000年   2848篇
  1999年   1001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300例应用输尿管镜手术患者中5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对其临床资料、处理方法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输尿管穿孔2例(0.7%),2例均改行开放手术,术后留置双J管3~4周;术中输尿管撕脱1例(0.3%),因患肾严重积水行患肾切除术;术中导丝断裂1例(0.3%),中转开放手术取出残留导丝,留置双J管3~4周;术后感染性休克1例(0.3%),予抗感染和肾周切开引流治疗。5例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留置双J管者术后一月顺利拔出输尿管导管,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无输尿管狭窄、梗阻等并发症发生;1例因肾周积液行肾周切开引流者术后一月复查B超肾周未见明显积液,术后3月随访,再次复查B超示双肾正常;1例行患肾切除术者术后3月随访肾功能正常。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较少见,及时处理问题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输尿管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鉴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蛋白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取肝癌肝移植术后3年患者原发瘤标本,根据肿瘤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0例)和未复发组(10例).用双向电泳对两组总蛋白进行分离,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用Gene Ontology和MetaCore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蛋白印迹法测定核纤层蛋白A/C(lamin A/C)的表达.结果 共鉴定出37个差异蛋白,相对于未复发组,复发组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16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21个.按Gene Ontology进行分类发现它们主要分布于细胞浆(27%)和细胞器(24%);主要参与体内催化反应(38%)和结合反应(24%)等生物学功能.MetaCore数据库分析,发现多种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细胞死亡、细胞发育过程的信号调控网络.我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对lamin A/C在两组间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了再验证,验证结果与质谱结果吻合.结论 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与多种蛋白表达改变相关,lamin A/C可能为移植后肿瘤转移复发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对478例在脊椎麻醉或者局部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局部麻醉186例(38.9%),脊椎麻醉292例(61.1%).局部麻醉患者用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局部及关节腔内注射,脊椎麻醉患者用0.75%布比卡因.对比以下指标:术中疼痛、患者及术者的满意度、术后疼痛、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组中,分别有94.1%(175/186)和98.3%(287/292)的患者术中未感觉到疼痛;两组中分别有93.0%(173/186例)和96.2%(281/292例)的患者表示对麻醉效果满意或者很满意;术后6 h内患者疼痛比较,局部麻醉组与脊椎麻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局部麻醉组与脊椎麻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两组间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局部麻醉组明显低于脊椎麻醉组(P〈0.05).结论 局部麻醉对于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麻醉方法,相比脊椎麻醉更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那些膝关节镜检查或者清理冲洗、游离体取出术甚至普通的半月板成形术均可采用局部麻醉下进行.  相似文献   
994.
王博  杨群  张德强  王宏  吴春明  马凯  唐开  刘阳 《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0):1110-1115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 3月至 2010年 5月, 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 87例, 男 49例, 女 38例;年龄 37~65岁, 平均 47援6岁。均为单节段病变, L3, 43例、L4, 543例、L5S1 41例。采用单枚 B-Twin椎间融合 51例(单枚组), 双枚融合 36例(双枚组)。采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 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时间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均获得 12~46个月的随访, 平均 35.8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 ODI术前平均为 78%±3%, 末次随访平均为 18%±3%;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70±1.3)分, 末次随访平均为(0.65±0.48)分;椎间隙高度术前平均为(8.76±1.3) mm, 术后 1个月平均为(12.8±1.5)mm, 术后 12个月平均为(11.8±0.6) mm。单枚组与双枚组 ODI、VAS和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单枚组少于双枚组。均获融合或可能融合, 融合时间 3.9~8援6个月, 平均为 5援6个月。结论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满意, 单枚与双枚融合疗效相近, 单枚融合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医疗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对双侧输尿管梗阻(BUO)大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肾脏上皮钠通路γ(γ-ENaC)、Na+-K+-ATP酶及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UO组和西罗莫司组,每组16只.BUO组和西罗莫司组大鼠结扎双侧输尿管制作BUO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输尿管后缝合.BUO组及西罗莫司组双侧输尿管梗阻24 h后解除梗阻.西罗莫司组每天西罗莫司口服液(2.5 ml/次)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用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4、7d测量3组大鼠尿量并留取尿液进行生化分析;术后4、7d抽取动脉血化验,同时取出双侧肾脏,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γ-ENaC、Na+-K+-ATP酶及AQP2蛋白的表达.结果 BUO组大鼠输尿管梗阻解除后4、7d尿量分别为(85.31±13.15)、( 66.39±10.56)ml,显著多于假手术组( 35.36±7.74)、(33.90±8.03)ml及西罗莫司组(69.81±10.70)、(48.57±9.01)ml;尿钠浓度(42.17±7.35)、(43.63±18.39) mmol/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70.56±18.39)、(172.52±7.35) mmol/L及西罗莫司组(76.18±13.20)、(134.28±13.20) mmol/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罗莫司组4、7d肾脏γ-ENaC表达量分别为2.09±0.32、2.27±0.35,Na+ -K+ -ATP酶分别为2.41±0.48、2.67±0.43,AQP2分别为2.17±0.45、2.63±0.28,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BUO组(1.28±0.21、1.45±0.17,1.99±0.28、2.18±0.24,0.93±0.22、1.31±0.16),低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2.58±0.51、2.60±0.56,2.89±0.53、2.97±0.66,3.05±0.63、3.10±0.67),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γ-ENaC、Na+-K+-ATP酶及AQP2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泌尿系梗阻后肾小管性钠回吸收障碍、低渗性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西罗莫司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γ-ENaC、Na+-K+-ATP酶及AQP2蛋白丢失,减轻术后肾脏钠回吸收障碍及低渗性尿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去黏膜带蒂回肠膀胱扩大术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去黏膜带蒂回肠膀胱扩大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 ~ 27岁,平均2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病程6 ~ 64个月,平均23个月.应用超声、膀胱造影、尿动力学等检查前瞻性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的尿动力学参数,上尿路形态和肾功能情况.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例,肠梗阻1例,膀胱腹壁尿瘘1例,未出现黏液尿.术后1年1例因发热性泌尿系感染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11例为腹压排尿.术前膀胱输尿管反流8例,术后反流消失5例,反流程度改善3例.术前肾功能不全5例,术后血肌酐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3例.术前和术后1年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 247±27)和(412±32) ml]、膀胱顺应性[(4.4±1.2)和(26.2±4.0)ml/cm H2O,1 cm H2O =0.098 kPa]、相对安全容量[(206±24)和(368±26) ml]、最大尿流率[(11±2)和(20±3)ml/s]、残余尿量[(136±25)和(26±8)ml]、逼尿肌漏点压[(63.1±4.9)和(17.8±3.6)cm H2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黏膜带蒂同肠浆肌层膀胱扩大联合髂腰肌盆底肌加强术可有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肪乳组(L组)和依托咪酯后处理组(Ep组).采用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2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Ep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依托咪酯乳剂20 mg/kg(1 ml/100 g),I/R组和L组分别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和脂肪乳.于再灌注24h时处死大鼠,取缺血侧脑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Bcl-2和Bax的表达,计算Bcl-2与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L组和Ep组细胞凋亡指数升高,Bcl-2和Bax表达上调,Bcl-2/Bax升高(P<0.05);与I/R组和L组比较,Ep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 0.05);I/R组和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依托咪酯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调节Bcl-2和Bax的平衡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在相同麻醉深度下不同全麻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病人90例,年龄40~64岁,体重50~85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吸入全麻组(Ⅱ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Ⅲ组).Ⅰ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Ⅱ组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吸人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Ⅲ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采用Narcotrend指数监测麻醉深度,维持Narcotrend指数37 ~ 64.于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2 h(T1)、术毕(T2)和术后24 h(T3)时采外周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水平,计算CD4+/CD8+.结果 与T0时比较,Ⅱ组T2时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降低,Ⅲ组T2时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2时Ⅱ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降低,Ⅲ组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Ⅲ组比较,T2时Ⅱ组CD3+和CD4+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与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初步探讨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1和COX-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其中前列腺癌局限组11例,非局限组19例)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对前列腺癌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另对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TGF-β1及COX-2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上述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局限组和非局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8.32±7.49)%,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7.77±1.86)%(P<0.05).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其比值为(17.34±5.87)%,较治疗前稍减低,但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显示,前列腺癌组分别为(215.97±55.16) ng/ml和(6.88±5.14) ng/ml,对照组分别为(149.75±:47.11) ng/ml和(5.65±2.69) ng/ml;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P<0.05),COX-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1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前列腺癌局限组和非局限组外周血中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其增殖机制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关,可能与肿瘤本身及肿瘤局部微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在活体肝移植中小肝综合征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复习国内、外近几年活体肝移植术后有关小肝综合征的相关报道.结果 供体年龄、脂肪肝程度、受体术前疾病状态(MELD评分)、术后高门静脉灌注、流出道不畅及移植物大小和质量对活体肝移植术后小肝综合征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术前选择最佳的供体,术中的脾脏切除或脾动脉结扎或对门静脉限流,保证流出道的绝对通畅,术后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能显著减少小肝综合征的发生.结论 小肝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预测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以用于小肝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