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16篇 |
免费 | 557篇 |
国内免费 | 40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1篇 |
儿科学 | 108篇 |
妇产科学 | 43篇 |
基础医学 | 446篇 |
口腔科学 | 97篇 |
临床医学 | 849篇 |
内科学 | 558篇 |
皮肤病学 | 91篇 |
神经病学 | 131篇 |
特种医学 | 302篇 |
外科学 | 441篇 |
综合类 | 1776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875篇 |
眼科学 | 62篇 |
药学 | 853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568篇 |
肿瘤学 | 2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68篇 |
2021年 | 242篇 |
2020年 | 212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166篇 |
2016年 | 146篇 |
2015年 | 245篇 |
2014年 | 305篇 |
2013年 | 424篇 |
2012年 | 567篇 |
2011年 | 713篇 |
2010年 | 649篇 |
2009年 | 534篇 |
2008年 | 579篇 |
2007年 | 542篇 |
2006年 | 498篇 |
2005年 | 323篇 |
2004年 | 232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55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报告1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随访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肿瘤分期为I期,行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造口+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并结合免疫治疗,于术后18个月出现远处转移,术后30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其确诊依靠病理,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Ⅰ期、Ⅱ期的患者,阴茎全切术式较之部分切除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对于Ⅲ期患者手术范围则对于术后生存期并无明显影响。术后结合化疗以及免疫治疗可提高生存期,但总体预后差。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MR弹性成像(MRE)在脑肿瘤手术前评价其硬度的价值.方法 14例常规影像检查确定为实性脑肿瘤患者(男5例、女9例,年龄16~63岁),术前接受脑MRE检查,以脑白质为参照对肿瘤硬度进行评价.采用自行研制的用于脑MRE成像的激发装置,固定于头线圈上,并与患者头部固定,产生低频率振荡经颅骨传至颅内,引起剪切波在脑组织内传播;脉冲序列采用相位对比梯度回波序列,获得相位图像,从而显示脑组织内剪切波的传播.相位图像经局部频率估算法(LFE)处理后获得弹性图像;肿瘤的硬度在术中与正常脑白质对比,由术者判断分为偏软、中等和偏硬.将MRE的评价结果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 MRE检查结果显示,1例肿瘤的弹性模量低于正常脑白质、11例高于正常脑白质、2例与正常脑白质相似;术中检查1例肿瘤硬度偏软、11例偏硬,2例中等.14例由MRE评估的肿瘤弹性均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MRE可以无创地显示脑肿瘤的弹性,在术前对脑肿瘤的硬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4.
常规MRI、定量MRI和MRS对海马硬化定侧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MRI、定量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 30例HS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定量MRI和MRS检查,并进行定侧诊断,其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0例中常规MRI显示海马形态和/或信号异常23例,其中能定侧诊断18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定侧正确17例;定量MRI诊断海马单侧或双侧萎缩25例,能定侧诊断23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定侧正确21例;MRS显示单侧或双侧NAA/(Cho Cr)值减低28例,能定侧诊断27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定侧正确26例.常规MRI、定量MRI和MRS对HS的定侧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67%(17/30)及94.44%(17/18),70.00%(21/30)及91.30%(21/23),86.67%(26/30)及96.30%(26/27).结论 常规MRI、定量MRI和MRS对HS定侧诊断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即MRS>定量MRI>常规MRI扫描(P<0.05);3种方法对HS定侧诊断特异性均很高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5.
局部肾素与血管紧张素原mRNA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对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LRA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脾脏动、静脉组织局部肾素与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内局部肾素mRNA在肝脏中最低(0 19± 0 12 ) ,显著低于脾脏动、静脉组织 [(0 4 5± 0 12 )及 (0 39± 0 12 ) ],P <0 0 5 ;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以肝脏最高 (0 6 4± 0 2 1) ,显著高于脾脏动、静脉组织 [(0 32± 0 15 )及 (0 4 1± 0 18) ],P <0 0 5。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组肝脏、脾动脉、脾静脉局部肾素mRNA分别为 (0 78± 0 2 8)、(0 86± 0 35 )、(0 81± 0 2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组肝脏、脾动脉、脾静脉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量分别为 (0 96± 0 2 5 )、(0 83± 0 18)、(0 79± 0 2 3) ,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局部肾素与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增强 ,并可能促进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内脏血管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寻找前列腺癌相关基因以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应用含有4366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一组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找出研究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前列腺癌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有差异表达基因287条,其中未知基因165条,已知基因122条,从已知基因中筛选出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56条,其中上调基因20条,下调基因36条。结论 运用cDNA微矩阵基因芯片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能有效筛查出新的前列腺癌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28例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28.6岁(18~47岁)。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8.2个月。围术期未出现医源性骨折及切口感染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未出现踝关节不稳或踝关节活动受限,未出现膝部肌腱供区肌肉功能障碍。AOFAS评分由术前的53.1±6.8提高至术后的90.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6.3±1.7提高至术后的0.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手术方式简便,术后恢复好,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8.
后腹腔镜肾切除中肾门部操作技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门部操作的要点和方法。方法对78例后腹腔镜肾切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肾癌(T1N0M0)61例,良性病变致肾功能丧失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3例,肾结核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对术中解剖和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肾切除,1例肾肿瘤和1例结石患者因出血和肾门部广泛粘连中途改为开放手术。术中5例左肾有2个动脉,其中3例一次性阻断两个动脉,1例阻断静脉后渗血再次阻断另一动脉,1例阻断静脉后明显出血改为开放手术;右肾静脉入腔静脉处撕裂1例,缝合处理;右肾静脉两个者3例,均在入腔静脉处融合,分别处理。1例出现术后淋巴漏。76例成功完成后腹腔镜肾切除者随访1-6个月,平均4个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肾门游离和肾蒂处理是后腹腔镜肾切除成功的关键步骤。左肾动脉及右肾静脉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难点。术前认真阅读影像学资料,术中仔细操作、掌握要点和方法以及正确处理肾蒂血管是腹腔镜肾切除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评价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固定治疗寰枢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3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7~67岁,平均43.5岁.寰枢椎不稳或脱位原因有:齿状突陈旧性骨折17例,游离齿状突8例,齿状突骨折4例,横韧带断裂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31例患者均有枕颈痛表现,28例有颈椎活动受限,19例有不同程度颈髓受压症状和体征.所有病例均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手术前后有关临床疗效指标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5 h,平均出血量300 ml.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3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通过调整抗菌素和切口换药2周后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肺动脉栓塞(经肺动脉造影证实),经抗凝等治疗2个月后康复.术中无椎动脉损伤,术后无C_2神经分布区疼痛或麻木病例.31例患者术前存在的枕颈部疼痛均减轻.19例颈脊髓损伤症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功能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31例末次随访动态X线片未见寰枢椎移位,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CT三维重建有2例患者寰枢椎后弓间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总融合率达93.6%.结论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固定具有直视下置钉、术中复位、良好的三维短节段固定等优势,是良好的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00-2007年收治的1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4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其中2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1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术,2例放弃手术.术后均行肝素等抗凝治疗.4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7%.结论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