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696篇 |
免费 | 10997篇 |
国内免费 | 47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29篇 |
儿科学 | 1585篇 |
妇产科学 | 768篇 |
基础医学 | 5269篇 |
口腔科学 | 2035篇 |
临床医学 | 11764篇 |
内科学 | 9110篇 |
皮肤病学 | 1185篇 |
神经病学 | 2519篇 |
特种医学 | 3704篇 |
外科学 | 7692篇 |
综合类 | 22164篇 |
现状与发展 | 13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12094篇 |
眼科学 | 1033篇 |
药学 | 9083篇 |
120篇 | |
中国医学 | 8933篇 |
肿瘤学 | 44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02篇 |
2023年 | 1777篇 |
2022年 | 3028篇 |
2021年 | 3748篇 |
2020年 | 3383篇 |
2019年 | 1825篇 |
2018年 | 2259篇 |
2017年 | 2821篇 |
2016年 | 2324篇 |
2015年 | 3870篇 |
2014年 | 4748篇 |
2013年 | 6162篇 |
2012年 | 7544篇 |
2011年 | 7877篇 |
2010年 | 7303篇 |
2009年 | 6674篇 |
2008年 | 6349篇 |
2007年 | 6088篇 |
2006年 | 5380篇 |
2005年 | 4234篇 |
2004年 | 2963篇 |
2003年 | 2419篇 |
2002年 | 1952篇 |
2001年 | 1859篇 |
2000年 | 1284篇 |
1999年 | 658篇 |
1998年 | 439篇 |
1997年 | 433篇 |
1996年 | 428篇 |
1995年 | 346篇 |
1994年 | 287篇 |
1993年 | 268篇 |
1992年 | 202篇 |
1991年 | 173篇 |
1990年 | 169篇 |
1989年 | 189篇 |
1988年 | 166篇 |
1987年 | 159篇 |
1986年 | 158篇 |
1985年 | 139篇 |
1984年 | 106篇 |
1983年 | 103篇 |
1982年 | 78篇 |
1981年 | 84篇 |
1980年 | 58篇 |
1979年 | 49篇 |
1978年 | 42篇 |
1977年 | 48篇 |
1976年 | 50篇 |
1971年 | 3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6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首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648例,其中多灶病例168例.比较单灶组与多灶组及多灶组间的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本组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为25.9%,其中双侧甲状腺多发病灶者117例(69.6%).多灶组在男性(P=0.004)、甲状腺癌家族史(P=0.031)、体检(P=0.000)及B超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P=0.001)、B超提示结节钙化灶(P=0.001)、颈淋巴结转移(P=0.008)及甲状腺外侵犯(P=0.001)发生率等方面叫显高于单灶患者.而单灶组在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多灶组(P=0.000).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男性、体检颈部淋巴结大、肿瘤位于双侧及病灶数目≥3个倾向于肿瘤较大、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甲状腺外侵犯的比例较高;而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多灶性癌恶性度相对较低.本组164例(97.6%)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6.1个月(2~127个月).随访中5例死亡,1例胸部X线片怀疑肺部转移,16个月健在;6例于术后3~41个月因颈淋巴结复发再次手术;2例于术后13个月、24个月残余腺体肿瘤复发手术切除.总的1、2、5、10年生存期分别为98.2%、97.4%、96.5%、96.5%.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与预后相关(X<'2=168.832,P=0.000).结论:多发病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之一,其生物学恶性度更高.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视为标准手术方式,在外侧区出现淋巴结肿大时需加行侧方清扫.AJCC分期仍是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92.
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再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4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男性350例,女性112例,年龄35~83岁.在初次经尿道电切术后根据肿瘤分期和分级,以及标本有无肌层组织进行评估,有125例患者在术后4~6周行Re-TUR,其中Ta期49例,T1期76例;低级别癌58例,高级别癌67例;T1期肿瘤标本内未见肌层组织30例.结果 12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Re-TUR,34.4%(43/125)发现有肿瘤残留,其中35例肿瘤未侵犯肌层,Ta期15例,T1期20例;8例肿瘤侵犯肌层.高级别癌的肿瘤残留率较低级别癌高(P<0.05);初次电切标本中无肌层的肿瘤残留率较有肌层的高(P<0.05).12例(9.6%)患者在初次电切术时肿瘤分期被低估.Re-TUR术中发生膀胱穿孔6例,膀胱出血7例.随访3~56个月;Re-TUR发现肿瘤残留的患者,37.2%(16/43)复发,高于Re-TUR未发现肿瘤残留的患者(12.2%,P<0.05).结论 T1期、高级别或初次电切标本无肌层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4~6周应行Re-TUR.Re-TUR能提高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共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患者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除2例为双足受累外,其余均为单足病变.根据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手术前10足为Ⅲ级,2足为Ⅱ级;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前为71.4分.术中患者取侧卧位,分别建立外侧、前外侧、后外侧3种入路,逐步松解前方关节囊、距下关节外侧间隙、跟腓韧带、后方及后内侧关节囊.最后进行手法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时, AOFAS后足活动度分级标准9足后足活动度提高到Ⅰ级,3足提高到Ⅱ级,未见Ⅲ级病例.AOFAS后足功能评分术后为9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平均1.8个月)恢复原工作. 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松解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僵硬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小脑扁桃体位置与异常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相关性,分析其在AIS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171例AIS患者行MRI扫描和胫后神经SEP检查;并以45名年龄匹配的健康青少年的胫后神经SEP作为正常值参考对照.在MRI图像上测量AIS患者的小脑扁桃体位置.小脑扁桃体位置低于枕骨大孔前后缘骨皮质的最低点之间的连线定义为小脑扁桃体异位.SEP波形消失、峰潜伏期延长及峰潜伏期不对称定义为SEP异常的标准.分别计算AIS患者小脑扁桃体异位发生率及SEP异常率,并分析小脑扁桃体异位与SEP异常的相关性.分析小脑扁桃体异位与SEP异常对侧凸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 171例AIS患者中小脑扁桃体异位者总共有63例(36.8%),SEP异常者共有62例(36.3%).根据不同侧凸严重程度分组分析,结果提示小脑扁桃体异位和SEP异常均与侧凸严重程度无关,小脑扁桃体异位与SEP异常无明显相关,P值均>0.05.结论 部分AIS患者存在小脑扁桃体异位或躯体感觉传导通路异常,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可能与AIS的不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价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固定治疗寰枢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3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7~67岁,平均43.5岁.寰枢椎不稳或脱位原因有:齿状突陈旧性骨折17例,游离齿状突8例,齿状突骨折4例,横韧带断裂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31例患者均有枕颈痛表现,28例有颈椎活动受限,19例有不同程度颈髓受压症状和体征.所有病例均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手术前后有关临床疗效指标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5 h,平均出血量300 ml.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3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通过调整抗菌素和切口换药2周后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肺动脉栓塞(经肺动脉造影证实),经抗凝等治疗2个月后康复.术中无椎动脉损伤,术后无C_2神经分布区疼痛或麻木病例.31例患者术前存在的枕颈部疼痛均减轻.19例颈脊髓损伤症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功能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31例末次随访动态X线片未见寰枢椎移位,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CT三维重建有2例患者寰枢椎后弓间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总融合率达93.6%.结论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侧块固定具有直视下置钉、术中复位、良好的三维短节段固定等优势,是良好的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996.
Survivin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Survivin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肝外胆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和相应的2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肝外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肝外胆管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8%(40/59),而癌旁组织为20.O%(4/20),二者有明显差别(P<0.0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与TNM分期、淋巴管浸润、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旱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血清CA19-9的水平为(290 300±55 500)U/L,阴性组为(113 300±31 400)U/L,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组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3.5个月和2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是肝外胆管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P<0.01,P<0.01).结论 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浸润和血清CA19-9浓度呈正相关.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为肝外胆管癌根治术后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总结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肾移植受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时机.方法 肾移植术前HBsAg阳性者21例,其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阴性,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阴性,HBV DNA定量<105拷贝/L,肝脏B型超声波检查无异常发现.供、受者HLA抗原错配数≤3,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0.10.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和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11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后立即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另10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肝功能异常、HBV DNA升高时,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同时减少CsA和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行护肝治疗.结果 10例经抗病毒和护肝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 DNA于术后1年左右恢复至正常水平.预防性口服拉米夫定者的HBV DNA均保持在106拷贝/L以下,ALT正常或稍高(未超出正常值的2倍).采用拉米夫定预防性治疗者术后2年内的肾功能优于未预防性治疗者(P<0.05).结论 HBsAg阳性并非肾移植的禁忌证,术后早期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避免肝功能异常,也有利于改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营养对烫伤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4只雄性BALB/c小鼠制作20%TBSAⅢ度烫伤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12只.普通营养组:于伤后2 h开始经口灌喂普通肠内营养剂;免疫营养组:方法同前,在普通营养剂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和精氨酸.2组营养剂糖、脂肪、蛋白质供热比均为82:3:15,热量与氮之比为150:1.每只小鼠营养摄入按732.2 kJ·kg-1·d-1计算,第1天摄入标准量的1/3,第2天摄入标准量的1/2,第3天起摄入全量,每天的计划量分4~6次喂完.2组营养摄入为等氮、等热量、等体积.小鼠连续灌喂7d后处死,取全段小肠.另取10只同品系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法取材.记录肠集合淋巴结细胞总数,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CD3+、CD4+、CD19+及凋亡细胞变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肠IgA变化.结果 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小鼠肠道淋巴结细胞总数分别为(4.5±0.6)×106、(2.3±0.4)×106、(3.8±0.5)×106个,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后2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但免疫营养组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3组小鼠肠道淋巴结CD3+、CD4+、CD19+细胞数比较情况类似于淋巴结细胞总数.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2.1)%、(12.7±2.4)%、(8.0±1.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后2组小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但免疫营养组低于普通营养组(P<0.05).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肠IgA水平分别为(42±7)、(35±6)、(38±6)μg/cm,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后2组水平明显减低(P<0.05),但免疫营养组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结论 用强化免疫营养剂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烫伤小鼠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50岁男性血清PSA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健康检查<50岁男性6808例.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血清PSA水平.将人群按年龄分为10岁~、20岁~、30岁~和40~49岁4组,按WHO亚太地区BMI水平分级标准分为消瘦(BMI<18.5 kg/m~2)、正常(BMI 18.5~22.9 kg/m~2)、超重(BMI 23.0~24.9kg/m~2)、肥胖(BMI 25.0~29.9 kg/m~2)、极度肥胖(BMI≥30.0 kg/m~2)5组.方差分析比较各年龄组和各BMI组人群PSA水平差异.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 6808例平均年龄(39.2±7.0)岁,平均BMI指数(25.6±4.7)kg/m~2,平均PSA(0.89±0.56)ng/ml.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10岁~年龄组PSA水平与其他3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个年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按照BMl分组比较,除10岁~组外,其余3组中随BMI增加,PS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与PSA呈显著正相关(P<0.0001),BMI与PSA呈显著负相关(P<0.0001). 结论 男性青春期PSA变化明显,20~50岁间PSA增长缓慢,PSA水平与BMI呈负相关关系,在青年人群中评价PSA结果 应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患者硬膜外注射左旋布比卡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下肢手术患者45例,年龄30~72岁,体重52~83 ks,ASA Ⅰ或Ⅱ级,按不同年龄分为3组:Ⅰ组(≤45岁)、Ⅱ组(46~64岁)和Ⅲ组(>64岁),每组15例,均采用腰段硬膜外麻醉,左旋布比卡因(7.5 mg/ml)用量1.8 mg/kg(含肾上腺素5 μg/ml).经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射试验量0.5%左旋布比卡因3 ml,3 min后注射剩余量0.75%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注药后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每组随机选择9例,于注药后即刻、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840、和1 440 min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绘制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时间曲线,计算3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Ⅰ组比较,Ⅲ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高,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P<0.05);各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达100%;各组左旋布比卡因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硬膜外注药后1 440 min时Ⅱ组和Ⅲ组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左旋布比卡因消除半衰期明显长于Ⅰ组,Ⅲ组明显长于Ⅱ组(P<0.05).结论 不同年龄患者硬膜外注射0.75%左旋布比卡因1.8 mg/kg安全有效;随年龄增加,感觉阻滞平面升高、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延长,药物代谢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