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41篇
  免费   7782篇
  国内免费   5327篇
耳鼻咽喉   711篇
儿科学   925篇
妇产科学   739篇
基础医学   7244篇
口腔科学   1490篇
临床医学   9448篇
内科学   9309篇
皮肤病学   841篇
神经病学   2912篇
特种医学   32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7490篇
综合类   15935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6546篇
眼科学   1632篇
药学   8223篇
  74篇
中国医学   6167篇
肿瘤学   5100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1063篇
  2022年   2904篇
  2021年   3575篇
  2020年   2886篇
  2019年   2121篇
  2018年   2212篇
  2017年   2355篇
  2016年   1990篇
  2015年   3228篇
  2014年   4069篇
  2013年   4133篇
  2012年   6121篇
  2011年   6437篇
  2010年   4809篇
  2009年   4147篇
  2008年   4697篇
  2007年   4529篇
  2006年   4256篇
  2005年   3673篇
  2004年   2727篇
  2003年   2718篇
  2002年   2250篇
  2001年   2001篇
  2000年   1684篇
  1999年   1440篇
  1998年   900篇
  1997年   829篇
  1996年   659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523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47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需依赖于体内实验,而体内实验的成功必须借助于准确、有效的实验方法.近年来,随着新理论的发现,不断有新的实验方法应用于体内实验.该文就近年常用的及新出现的应用于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机制的体内实验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饮食控制加诺和灵控制血糖基础上配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 0例 ,并设单纯西药治疗 4 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显效 17例 ,有效 19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90 .0 % ;对照组显效 7例 ,有效 18例 ,无效 15例 ,总有效率 6 2 .5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11.992 ,P<0 .0 0 5 )。肌电图结果提示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 ,优于对照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993.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过度非酶性糖基化的调节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神经蛋白的非酶性糖基化水平异常升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针刺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是否与改善坐骨神经蛋白非酶性糖基化水平有关。方法 将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血糖高于 16.7m m ol/ L 的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 ,另设正常组 ,每组 6-7只。造模四周末开始治疗 ,针刺组隔日治疗 1次 ;胰岛素组每天皮下注射胰岛素 ( 4U/ 10 0 g) ,共治疗 2个月。其间动态监测血糖 ,并采用竞争性 AGE EL ISA法测定坐骨神经中 AGEs含量。结果 在造模 6周末 ,针刺组和胰岛素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比模型组略有降低 ,没有统计学意义 ,而在 12星期末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 ( P<0 .0 5 ) ;模型组坐骨神经 A GEs水平为 0 .34 6± 0 .0 5 9U/ ml,比正常组( 0 .197± 0 .0 2 7U/ ml)明显升高 ,而针刺组 ( 0 .170± 0 .0 2 7U/ m l)和胰岛素组 ( 0 .194± 0 .0 34 U/ ml)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 ( P<0 .0 5 ) ,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 P>0 .0 5 )。结论 在糖尿病的早期给与针刺或胰岛素治疗可以防止坐骨神经 AGEs含量的异常增加和积聚 ,使之接近正常水平。说明电针可以通过遏制 AGEs的形成和积聚 ,达到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从辨证论治的 3点不足 ,前瞻现代数理思维的重要性 ,引进前沿生物科技的必要性 ;从虚寒证的研究基础和寒的本义论述了虚寒证现代研究的优势 ;对于虚寒证等中医复杂证候的研究 ,必须多学科的交叉 ,尤其是目前可利用的利器 :基因芯片、生物信息等 ,可望从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切入 ,突破“证”的瓶颈  相似文献   
995.
6种尼莫地平片剂的溶出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6种尼莫地平片剂的内在质量。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 ,分别测定6种样品在乙醇、人工胃液、人工肠液3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结果 :国产尼莫地平分散片的溶出度虽不及进口产品 ,但明显高于其它国产品牌。结论 :a片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固体分散技术 ,有效地提高了溶出速率 ,使之在质量上与国内其它受试品相比占优势 ;在价格上与进口产品相比占优势  相似文献   
996.
997.
PGE_1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PGE1对纯化培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 5组 :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 /复氧损伤 +PGE1(5、15、4 5 μg·L-1)组。分别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 ,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MTT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改变并测定LDH含量变化。结果 PGE1可明显提高SOD、LDH活性 ,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结论 PGE1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记忆和注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 (SC)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障碍病人在利培酮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记忆量表、数字划销测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程 8wk。结果 :利培酮治疗SC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1 % ,显效率 78%。治疗后记忆商、指向记忆、无意义图象再认及数字划销测验净分均高于治疗前 ,数字划销测验的失误率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PANSS的阳性症状量表分下降与记忆商呈负相关 ,与数字划销测验的失误率呈正相关 ;而阴性症状量表分的下降与记忆和数字划销测验各项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利培酮能有效地治疗SC病人的阳性和阴性症状 ,改善记忆及注意功能。  相似文献   
999.
咪喹莫特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咪喹莫特是一种局部应用的免疫调节剂 ,可刺激皮肤粘膜产生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 1,6,8,提高细胞免疫应答 ,产生抗病毒效果。5 %咪喹莫特霜治疗尖锐湿疣 ,疣体完全清除率为37%~ 5 0 % ,不良反应为局部轻、中度的瘙痒、红斑、烧灼感、触痛、溃疡、糜烂、疼痛等 ,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2 ,9(MMP 2 ,MMP 9)的mRNA表达及分泌影响 ,探讨氨氯地平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减少其破裂的功能。方法 :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进行培养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细胞MMP 2 ,MMP 9mRNA的表达 ;用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 2 ,MMP 9的活性 ,在蛋白分泌水平观察氨氯地平对MMP 2 ,MMP 9分泌影响。结果 :5 μg·L- 1浓度的氨氯地平对MMP 2 ,MMP 9的mRNA表达和分泌几乎没有影响 (P >0 .0 5 ) ;15 μg·L- 1浓度可以完全抑制MMP 2 ,MMP 9的mRNA表达 ,对MMP 9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对MMP 2的抑制作用较轻 (P >0 .0 5 ) ;浓度为 30 μg·L- 1时 ,完全抑制MMP 2 ,MMP 9的mRNA表达 ,对MMP 2 ,MMP 9分泌的影响由于细胞破裂的影响而不能定论。结论 :中等浓度的氨氯地平可能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减少其破裂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