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4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405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220篇
外科学   321篇
综合类   931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344篇
  4篇
中国医学   256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家兔肾脏IMCD细胞H+/K+交换的影响,以及经洗涤处理是否解除这种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家兔肾脏IMCD细胞单层,在100 μmol/L奥美拉唑缓冲液中孵育25 min, 洗涤组则在奥美拉唑缓冲液孵育后,用不含奥美拉唑的缓冲液洗涤IMCD细胞;对照组在不含奥美拉唑的缓冲液孵育25 min;CECF/AM荧光探针法测定各组IMCD细胞H+/K+交换.结果奥美拉唑组的H+/K+交换为(0.016±0.006) dpHi/min(n=8);与对照组的(0.053±0.008) dpHi/min(n=8)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洗涤组的H+/K+交换为(0.016±0.006) dpHi/min(n=6),与对照组(n=6)的(0.052±0.009)dpHi/min相比,相差非常显著(P<0.001).结论 100 mol/L的奥美拉唑对家兔IMCD细胞的H+/K+交换有显著影响,而且洗涤处理不能解除这种抑制.因而,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时,应综合考虑其利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骶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骨折的机理。方法:采集人体新鲜骨盆标本10具,分别行动态冲击试验和静态破坏试验,测量动态骨折时的一系列动力学参数,确定骨折的动力学特性。结果:⑴骶骨受垂直冲击时按应力波的传递方向发生骨折,其动力学性质呈粘弹性,应力波呈周期性衰减,得到了骶骨的载荷响应曲线与应变响应曲线;骶骨骨折的平均冲击载荷为(9366±514) N,冲击时间为(2.78±1.02) s,动荷系数为1.21。⑵骶骨的动态破坏机制与静态破坏机制有很大的不同,不但极限载荷不同,而且前者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快速增加,冲击能量在25 J以上时呈脆性劈裂状通过骶孔或骶髂关节骨折,并累及神经根损伤,而静态大多为骶髂关节骨折。结论:骶骨骨折大都在高速冲击下发生,与其动力学特性、力的传导以及动载荷响应等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追踪观察HIV-1新发感染者体内CRF07_BC重组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从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V-1 gp120全长及C2-C5区段基因.纯化后装入T载体,转化至Top10大肠埃希菌内增殖,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PCR方法进行鉴定,最后对所获得的目的克隆测序.结果从两个感染者血浆样品中获得感染后半年到2年半间多个时间点的gp120基因克隆共135个及gp120基因C2-C5区段克隆15个,分析显示这些克隆均为HIV-1 CRF07_BC亚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HIV-1 env基因的离散率与多样性均有增加的趋势.env基因同义突变与非同义突变比较结果显示,C1、C3与V4区段非同义突变比率比gp120基因的其他区域都高.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内不同毒株基因在不同区段的变异是不同的,基因多样性介于0与0.066±0.028之间.结论 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推移,HIV-1膜蛋白基因的变异逐渐增大.C1、C3和V4区的高突变率提示,该基因区可能是HIV-1病毒生存与宿主免疫压力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系数倍率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了复方阿司匹林中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和咖啡因的含量。其方法简单、快速,组分可不经分离同时测定。3组分中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和咖啡因的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0~40mg/L、0~20mg/L、0~6mg/L。相对标准差是:3.8%、3.8%、7.5%。  相似文献   
15.
渤海鱼类和头足类异尖科线虫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渤海鱼类和头足类异尖科线虫幼虫感染情况 .[方法 ]对渤海 2 5种鱼 2 90尾和 3种头足类 10 8尾进行剖检 .[结果 ]发现 19种鱼 15 6尾和 1种头足类 8尾感染异尖科线虫幼虫 6种 ,计73 2 7条 .从 15种鱼 (N =191)中的 12 1尾 ( 63 4 % )和一种头足类 (N =5 4 )中的 8尾 ( 14 8% )体内检出简单异尖线虫幼虫 5 992条 ,占总数的 81 8% ,4种鱼是本幼虫的新发现宿主 .其余 13 3 5条幼虫中 ,15 4( 2 1% )条为鲔蛔线虫B型幼虫 ,采自 4种鱼 2 3尾 ;10 13 ( 13 8% )条为鲔蛔线虫C型幼虫 ,采自 13种鱼79尾 ;164( 2 2 % )条为宫脂线虫中国V型幼虫 ,采自 4种 2 0尾鱼 ;2种鱼感染针蛔虫幼虫 3条 ;仅发现 1条伪新地蛔虫幼虫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豆胚轴甲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过氧化脂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 ]甲醇提取大豆胚轴中的异黄酮类和皂甙 ,以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组成 .给GK/Jcl糖尿病大鼠长期食用添加 10 0 g/kg大豆胚轴甲醇提取物的饲料 ,观察和测定相应生物化学指标 .[结果 ]长期食用大豆胚轴甲醇提取物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下降 ,血清过氧化脂质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却无明显变化 .[结论 ]大豆胚轴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降低脂质过氧化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胃癌中MTS1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gene 1,MTS1)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与原发性胃癌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PCR 甲基化检测法研究 31例胃癌标本和 19例正常胃组织中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情况。【结果】有 35 5 % (11/ 31)的胃癌标本和 5 3 % (1/ 19)正常胃组织出现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MTS1基因 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是其在原发性胃癌中的主要灭活机制 ,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喉癌微血管生成中P53 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5 3、nm2 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or,VEGF)在喉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 42例喉癌标本中P5 3、nm2 3蛋白、VEGF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进行了检测。结果 喉癌中P5 3、nm2 3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占 47 6 %、5 7 1%和 71 4%。P5 3基因和VEGF呈正相关 (P <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标本中P5 3、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5 )。而nm2 3基因和VEGF在喉癌标本中无直接相关性 ,在nm2 3蛋白表达阴性和VEGF阳性标本中MVD较高 ,这种现象多见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结论 突变型P5 3基因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影响肿瘤内MVD ,促使喉癌发生转移 ;而nm2 3基因可能不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 ,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影响喉癌转移。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诫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术治疗,术后部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17分法评定标准,随访3-23月。结果:该方法减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出血少。同时该 广,技术简捷,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结论: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术是一种治疗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法。文章结果还显示了脊髓损害的性质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在缺血预处理大鼠肾脏因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要分组,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没灌注时间蛋白激酶C水平。结果 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均低于缺血再灌注,而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性差异;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蛋白激酶C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并且在再灌注2小时和6小时时,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