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325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309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07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5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8篇
  1959年   41篇
  1958年   66篇
  1957年   75篇
  1956年   73篇
  1955年   83篇
  1954年   51篇
  194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5''-磷酸胞苷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5'-核苷酸具有提高免疫力、促生长、抗氧化、促进机体损伤修复、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等功能[1-4].但关于5'-核苷酸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分析体外条件下5'-磷酸胞苷(5'-CMP)的清除活性氧能力及其对氧化损伤小鼠脾细胞的修复作用,旨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2.
表里经穴电针时脑葡萄糖代谢PET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针刺表里特定经穴(解剖位置相对)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及其效应差异.方法 表里经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和支沟(10例),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和间使(12例),随机选单侧取穴.空白对照(5例)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电针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 针刺表经穴位后,可见两侧中额叶和颞叶、丘脑、对侧小脑、海马等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以对侧为主).针刺里经穴位后,可见两侧巾额叶,对侧颞叶、丘脑、小脑葡萄糖代谢减低变化和同侧海马、尾状核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对照组没有变化.结论 在生理状态下,针刺表里经穴对大脑起不同的调节作用.说明了穴位电针与脑功能区活动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索SYBR GreenI联合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意义。方法选择浓度为108.48、105.70和103.70copies/ml的3种HBV-DNA阳性血清和<1×103.0copies/ml的阴性血清各1份,在TaqMan-PCR混合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组成双荧光PCR(TaqMan SYBR Green I组),同时进行TaqMan和SYBR Green I的单荧光PCR(分别为TaqMan组和SYBR Green I组),设置同一PCR和熔解曲线的循环参数,检测HBV-DNA含量及其Tm,每种方法一次检测每份血清5次。结果TaqMan SYBR Green I组检测的HBV-DNA阳性血清均为阳性,其平均含量为108.55±、105.79±、103.81±,与TaqMan组的108.49±、105.69±、103.72±copies/ml0.320.290.300.310.300.25对应浓度值取10对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1、0.54和0.27,P>0.05);与SYBR Green I组的108.41±、0.35105.21±和103.26±copies/ml(不含未检出的两次血清)比较,除高浓度外,中低浓度有统计学意义(t=2.90和0.340.262.62,P<0.05)。TaqMan SYBR Green I组和SYBR Green I组阳性血清均出现明显熔解曲线,熔解温度(Tm)分别为71.8℃、72℃和79.8℃,阴性血清未出现扩增曲线和Tm值。结论SYBR Green I联合TaqMan-PCR检测HBV-DNA时,具有能维持TaqMan-PCR的高灵敏度、特异性更强,并能同时检测HBV-DNATm的特点,为HBV的DNA多态性分析,尤其是在HBV基因分型方面提供了新的检测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7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结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实验组)39例,服用维生素(安慰剂)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39例,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4.6%,对照组有效率5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率明显优于安慰剂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  相似文献   
105.
毫针浅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毫针浅刺法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毫针浅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刺法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VBI)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6.
复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观察自拟复肝解毒汤(主药;虎杖、白花蛇舌草、田基黄、广郁金、川楝子、白芍药、柴胡、生麦芽、五味子、砂仁)的疗效,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肝炎灵加服复肝解毒汤,对照组(36例)用肝炎灵加服乙肝清热解毒冲剂。观察治疗中(4周)、后(12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相似;治疗组ALT、AST、TBiL在第4周已有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12周明显降低;肝功能的复常率和HBV-DNA、HbeAg的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复肝解毒汤能缩短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构建HIV-1 CN54株gagprotease基因嵌合脊髓灰质炎病毒cDNA的表达质粒,并鉴定、检测基因及其表达。方法 用PCR技术获得人免疫缺陷病毒CN54株的gagprotease基因,并使其两端带上合适的酶切住点,将其定向插入到包含脊髓灰质炎病毒cDNA的表达质粒pSVA14中,替代其部分结构基因,构建HIV基因嵌合缺陷性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组的表达质粒。经筛选、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新构建的质粒转入Hela细胞内,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PCR技术扩增所得的人免疫缺陷病毒CN54株gagprotease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测序证实成功获得,未引入突变碱基,筛选、鉴定证明gagprotease基因被正确定向插入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cDNA序列之中,Western Blot检测到gagpro-tcase基因正确表达了相关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CN54株gagprotease基因的缺陷性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组嵌合质粒,为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作人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的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此研究对开发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艾滋病的疫苗载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自我效能感与晕船症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与晕船症状的相关,以期寻找影响晕船的心理因素。方法 对某院校参加海上实习的123名医疗本科学员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晕船自我效能感量表于出海作业前进行施测,用晕船症状评分量表于出海作业返回后进行评估。结果 晕船自我效能感与晕船症状显著负相关(r=-0.470,P〈0.01),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晕船症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102,P〉0.05)。结论 晕船自我效能感可能为个体发生晕船的心理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作氨氯地平异构体分离分析研究。方法:毛细管电泳采用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68cm(有效长度50cm);优化选择浓度为100mmol/L的Tris缓冲液,含有1.0%羟丙基-β-CD(用磷酸调节pH至3.0);分离电压18kV;温度15℃。高效液相色谱柱为ULTRON ES-OVM手性柱,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 7.0)(20∶80);流速1.0ml/min。结果:氨氯地平对映异构体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10.
该文对羟基磷灰石与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的医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以及医用非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应用与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