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1篇
  免费   1932篇
  国内免费   988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300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1268篇
口腔科学   312篇
临床医学   2477篇
内科学   1519篇
皮肤病学   300篇
神经病学   350篇
特种医学   546篇
外科学   1727篇
综合类   548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115篇
眼科学   193篇
药学   2385篇
  30篇
中国医学   1814篇
肿瘤学   725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673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541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965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756篇
  2011年   1763篇
  2010年   1663篇
  2009年   1572篇
  2008年   1587篇
  2007年   1465篇
  2006年   1343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人肠系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MASMCs)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扩张血管的机制。方法酶解法分离人肠系膜小动脉单个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以钡电流作为载流子,观察19.4nmol/L瑞芬太尼在不同钳制电压下以及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在最大激活电压下对MASMCs L-型钡电流(TBa-L)的影响。结果19.4 nmol/L瑞芬太尼可抑制TBa-L,使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上移,最大激活电压及翻转电压均向膜的负电位方向移动(P<0.01)。瑞芬太尼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Ba-L,其半数最大抑制效应的浓度为(39±4)nmol/L。结论瑞芬太尼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肠系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从而产生扩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比的变化、T2加权像(T2WI)以及波谱变化,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模型,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缺血1.5h再灌注24、48、96h的T2WI和局域质子谱显示的一些代谢分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的影响,取出脑组织进行红苯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比。结果模型组缺血侧再灌注24h显示出高信号强度区,与体外取出大脑进行的TTC染色相比,缺血位置大致相同。波谱检测显示在24hNAA/Cr减小,Cho/Cr增大,96h这种趋势继续增大。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NAA/Cr、Cho/Cr值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改善。TTC染色显示灯盏细辛治疗后减小了脑梗死面积比。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对脑物质代谢产生影响,减轻脑梗死,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及其受体Flt-1、Flk-1 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不同时点模型,采用RT-PCR方法观察VEGF及其受体Flt-1、Flk-1的表达。结果VEGFmRNA在3h开始表达增强,6h达到高峰,后很快降低至第7天恢复基线水平;Flt-1、Flk-1mRNA在3h表达增强,3d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至第7天仍有表达。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4周龄,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球蛋白(Ng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mRNA的表达.结果 与第1天比较,三组大鼠第2、3、4、5天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第4、5天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各组大鼠Ngb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bFGF和CaMKⅡ的表达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可使幼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bFGF和CaMK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总结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标本成功制备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为SCI的实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加强饲养组(A组)和常规饲养组(B组),两组均采用改良Allen法打击造成急性挫伤型SCI模型,分别实施预定饲养措施饲养1周,观察其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模型制备后第1天A组和B组大鼠的BBB评分、斜坡试验角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制备后第7天,A组和B组大鼠的BBB评分、斜坡试验角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死亡率为26.67%,B组死亡率为56.67%,B组大鼠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严格、恰当的制备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挫伤型SCI大鼠模型的死亡率,有效提高样本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科仪器管理方法.方法 将责任制护理理念应用到仪器管理工作中,对科室仪器进行分类,选好责任人,负责所管仪器的清洁、检修、外借,同时进行督导、监控,以最大化地合理使用、保养仪器,促进科室人人参与仪器管理.比较引入责任制护理理念管理前后仪器完好率和操作合格率.结果 实施责任制护理后,仪器的完好率由实施前的82.55%提高至9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47,P<0.05);操作合格率由53.13%提高至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1,P<0.05).结论 应用责任制护理理念管理新生儿科仪器设备,对仪器的合理使用及保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7.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防范针刺伤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有效防范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科室管理理念重新定位,流程改进后倡导“一次就将事情完全做好”的理念,实行“单项负责制”,针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流程管理.结果 护理人员时针刺伤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觉规范操作流程,针刺伤发生率由2010年16.0%下降到2011年的7.4%(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前瞻性地对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改进,有助于防范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通过分析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耐药情况,指导本地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139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 发病高峰期为每年5—10月份.139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中,2016年发病34例,2017年发病3...  相似文献   
79.
 目的化学合成胸腺体液因子(THF-γ2),并建立纯化、分析和活性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SPPS)合成了胸腺体液因子,用中压液相(MPLC)反相柱一步纯化,经HPLC分析纯度,通过质谱和氨基酸序列测定鉴定合成产物。根据THF-γ2促进T细胞产生IL-2的特性检测合成产物的体外活性。结果化学合成胸腺体液因子的产率为95.8%。纯化后其纯度达到95.92%。质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18,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相符。氨基酸序列测定为NH2/Leu-Glu-Asp-Gly-Pro-Lys-Phe-Leu,与设计序列一致。当THF-γ2浓度为300μg·L-1时,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的浓度最高,为空白对照的1.9倍。结论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胸腺体液因子(THF-γ2)从合成、纯化、分析到活性测定的方法,为胸腺体液因子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小时内削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后 2 4h内创面行削痂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12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 2 4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A组 ;14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 4~ 6d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尿量及愈合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 ,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与B组明显不同(P <0 .0 5~ 0 .0 1) ;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组短 (P <0 .0 1)。 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 4h内削痂是安全的 ,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