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10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84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256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133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男、女用避孕套临床可接受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男、女用避孕套的临床可接受性。方法:以40名健康育龄期妇女自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叉设计,每人使用男女用避孕套各5个,每使用完一种后填写评价性调查表;使用完两种后,填写总结性调查表,对两种避孕套进行比较。结果:在避孕套的取出/取下、性生活中阴茎的插入、以及性生活中是否感觉不舒服(疼痛、烧灼感)等方面,对两种避孕套的评价基本相同。男用避孕套的主要优点是易学、易用,而女用避孕套可使性生活更有兴趣和感到更安全。总的说来,女性对使用两种避孕套的态度没有明显差异,而男性则比较喜欢使用男用避孕套。结论:通过适当的推广和改进,在我国会有一定比例的育龄妇女接受并使用女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52.
山东省恙螨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调查山东省恙螨的种类分布。方法 现场捕获鼠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采集体外恙螨 ,结合历次山东省恙螨调查研究文献收集种类资料。结果 已知山东省恙螨 3亚科 9属 2 4种 ,占中国已知恙螨 (4 5 3种 )的 5 .3 0 %。结论 基本摸清了山东省主要地区恙螨的种类区系分布 ,为深入开展恙虫病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 PA)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临床确诊的M PA病人的临床、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 PA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病理活检等方面各有特点。病理活检有诊断价值,P-ANCA/抗M PO抗体阳性对诊断M PA有特异性。结论:M PA是一种可累及多个器官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对可疑病人及时行病理活检和(或)ANCA测定可帮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腋淋巴结阴性(ph node negative,LN N)乳腺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与微血管密度lym(VD)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1例LN N乳腺癌及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PTEN和MCD34蛋白的表达,分析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2.6%的患者PTEN蛋白表达减低或完全阴性表达,PTEN与乳腺癌病理分级,ER状态和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TEN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83.7%)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66.7%)(P<0.05);PTEN的表达与M VD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P<0.01)。结论:PTEN缺失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多发事件,并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PTEN缺失和高M V D的LNN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两者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评估LN N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5.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is a systemic dis-ease marked by chronicinflammation of the sacro-iliacjoint and the spinal column.Its pathologic changesare inflammation of the attachment point of the mus-cle tendons and ligaments,rigidity,deformity andeven severe dysfunction of the spineinthelate stage.This disease is mostly seenin young and middle-agedpeople,possesses an obviousfamilial disposition andis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27.But its pathogenic causes remain unknown …  相似文献   
56.
比较性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性.用骨密度仪对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及20例无腰椎管狭窄症者进行检测,并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表明骨质疏松与腰椎管狭窄症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58.
59.
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90) has been an attractive target of potential drug design for antitumor treatment. The current work integrates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s, calculations of binding free energ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PC) analysis with scanning of inhibitor–residue interaction to probe the binding modes of inhibitors YK9, YKJ and YKI to Hsp90 and identify the hot spot of the inhibitor–Hsp90 bind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troductions of two groups G1 and G2 into YKJ and YKI strengthen the binding ability of YKJ and YKI to Hsp90 compared to YK9. PC analysis based MD trajectories prove that inhibitor bindings exer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ternal dynamics and motion modes of Hsp90, especially for the helix α2 and the loops L1 and L2. The calculations of residue-based free energy decomposition and scanning of the inhibitor–Hsp90 interaction suggest that six residues L107, G108, F138, Y139, W162 and F170 construct the common hot spot of the inhibitor–residue interactions. Moreover the substitutions of the groups G1 and G2 in YKJ and YKI lead to two additional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and multipl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for bindings of YKJ and YKI to Hsp90. This work is also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heoretical hints for the design of potent inhibitors toward Hsp90.

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90) has been an attractive target of potential drug design for antitumo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60.
氟对小鼠胸腺及上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氟化物对胸腺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胸腺细胞发育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原代体外培养及与胸腺细胞混合培养技术,观察不同剂量氟化钠(NaF)对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损伤情况及胸腺细胞在NaF处理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环境中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染氟组可见小鼠胸腺上皮细胞胞体变圆,折光性增强,胞浆内有空泡形成,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强,胸腺上皮细胞合成DNA和蛋白质的能力降低,白细胞介素1(IL-1)分泌量减少,并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同剂量NaF处理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与新鲜的胸腺细胞混合培养,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胸腺细胞摄取3H-Tdr和3H-Leu的能力降低,活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结论高氟能够直接损伤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破坏胸腺微环境,进而导致胸腺细胞发育障碍,影响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