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97篇
  免费   3111篇
  国内免费   1910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410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1668篇
口腔科学   532篇
临床医学   3152篇
内科学   2426篇
皮肤病学   242篇
神经病学   764篇
特种医学   1125篇
外科学   2241篇
综合类   765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443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3209篇
  36篇
中国医学   3637篇
肿瘤学   106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1005篇
  2021年   1209篇
  2020年   1128篇
  2019年   618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773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1038篇
  2014年   1349篇
  2013年   1783篇
  2012年   2690篇
  2011年   2874篇
  2010年   2560篇
  2009年   2118篇
  2008年   2117篇
  2007年   2014篇
  2006年   1742篇
  2005年   1465篇
  2004年   886篇
  2003年   765篇
  2002年   667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脊柱截骨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USS)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31例脊柱后凸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休门氏病 2例 ,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 2 9例 ;病程 6~ 2 8年。X线片示脊柱后凸角 (Cobb角 )平均 89°,其中小于 4 0°3例 ,4 0~ 80°17例 ,80~ 110° 9例 ,大于110°2例 ,平均 89°。将术后平均矫正度数与术前平均后凸角度进行对比求出平均矫正率 ,并对截骨融合率、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 结果 术后 31例均获 6~ 31个月随访 ,平均 12个月。术后 Cobb小于 4 0° 3例 ,平均矫正 32°;4 0~ 80°17例 ,平均矫正 5 8°;80~ 110°9例 ,平均矫正 86°;大于 110°2例 ,平均矫正 12 0°。术后全组平均矫正 74°,平均矫正率为 83.15 % ;除 1例截骨平面近椎间盘未愈合 ,余 30例术后 3~ 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连接结构松脱。 结论 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 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可达到稳定的三维固定 ,增加了脊椎融合率 ,提高了后凸角度矫正率 ,并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门诊痤疮患者严重程度和出现疤痕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 204例门诊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AS 6.12软件包分析。结果与痤疮发生相关的单因素是性别、年龄、皮肤类型、每天睡眠不足8 h,饮食、吸烟、使用粉质或油性护肤品和家族史,多因素是睡眠不足。男性、有瘢痕家族史的患者出现疤痕的机率增加。结论睡眠不足、不良生活习惯和油性皮肤等可增加痤疮患者严重程度,应加强医学教育降低患者痤疮严重程度和减少痤疮瘢痕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93.
贾政  古莉华  魏玲 《医学综述》2015,(2):219-221
心肌缺血是引起一组连续进展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现有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如心肌酶谱等)只能在不可逆性心肌细胞损害时被检测出,而心肌缺血短期发作或可逆性发作时,此类标志物并不会明显升高。缺血修饰白蛋白是近年来被予以高度关注的反映早期心肌缺血的生物标志物,反应性灵敏,可辅助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以便早期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迁西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甘露醇与甘油果糖交互脱水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甘露醇脱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CT情况,以及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水肿范围和血肿范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与甘油果糖交替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阿拉伯国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阿拉伯国家慢性肾脏病患者3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与辨证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对症与辨证口服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脉康合剂与双肾区外敷、熏蒸、药浴、灸疗等一系列中医外治方法,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生存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倦怠乏力、腰酸腿软、食少纳呆、畏寒肢冷、水肿[(1.56±0.32)分、(1.87±0.83)分、(1.72±0.74)分、(1.21±0.73)分、(1.34±0.93)分]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0.72)分、(2.52±0.81)分、(2.37±0.69)分、(1.89±0.78)分、(3.05±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0.81±0.62) g/mL]、尿素氮[(8.16±1.87) mmol/L]和尿酸[(403.29±81.2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0.72) g/mL、(9.57±2.14) mmol/L、(452.19±83.74)μmol/L,肾小球滤过率[(56.71±13.65) mL/(min·1.73 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7±10.21) 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69.37±11.04)分、(70.83±12.27)分、(74.11±11.83)分、(75.21±11.33)分、(78.77±12.29)分]高于对照组的(63.26±11.23)分、(65.63±12.17)分、(67.56±11.57)分、(68.69±11.56)分、(72.17±13.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阿拉伯国家慢性肾脏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大麻素2型受体(CB2R)激动剂JWH-015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下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转化密切相关.方法 2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JWH-015对照组、AD模型组和JWH-015治疗组.侧脑室注射4μg寡聚态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等体积生理盐水构建AD模型和模型对照组后,分别接受连续3周腹腔注射JWH-0150.5 mg/kg或等量溶剂处理.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皮质、海马脑区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Ym1/2)mRNA表达水平.同时,取15只CB2R基因敲除C57BL/6J小鼠(CB2RKO)和5只同窝野生型(CB2RWT)小鼠按基因型和处理随机分为CB2RKO溶剂对照组、CB2RKO AD模型组、JWH-015处理组和CB2RWT小鼠溶剂对照组,用来研究CB2R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和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转化作用的特异性.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57BL/6J AD模型组小鼠新奇物体识别指数显著降低(P<0.01),同时伴随皮质和海马脑区i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和Ym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为P<0.01);而JWH-015处理可显著提高C57BL/6J AD模型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P<0.05),下调皮质和海马区iNOS mRNA表达水平(均为P<0.05),上调Ym1/2 mRNA表达水平(均为P<0.05);与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的CB2RKO溶剂对照组小鼠相比,CB2RKO AD模型组小鼠识别指数显著降低(P<0.05),皮质和海马脑区i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皮质脑区Ym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CB2RKO AD模型组小鼠相比,JWH-015处理组长时程给药对新奇物体识别指数无显著影响,并对皮质、海马脑区内iNOS及Ym1/2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JWH-015通过特异性激动CB2R改善Aβ诱导的AD模型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作用于相关脑区小胶质细胞CB2受体,引起小胶质细胞M1/M2表型转化,减轻脑内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参芍口服液在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大鼠结构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血浆心肌酶(CK、LDH)、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变化,左心室插管测定大鼠心功能,苏木素-伊红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My D88)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DCM大鼠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心肌纤维及线粒体肿胀、断裂、坏死减少,结构紧密,排列整齐;CK、LDH、hs CRP含量降低(P0.05),且hs CPR与CK、LDH呈正相关(r=0.753,r=0.819,P0.05);TLR4、My D88、NF-κB P65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参芍口服液干预的正常大鼠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参芍口服液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改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 D88信号通路诱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同源盒蛋白1(Six1)和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Six1、E-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Six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E-cad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肠癌组织Six1、E-cad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80,P<0.01).结论:Six1、E-cad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二者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重建技术在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63例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在手术前均先进行64排螺旋CT VR重建技术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的不同部位瘤颈宽度、不同部位脑血管瘤检出情况以及检查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符合率、特异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不同部位瘤颈宽度显著小于病理检查结果(P0.05),而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拍螺旋CT动脉瘤检出率为98.5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的检出率为94.03%(P0.05);64排螺旋CT检查动脉瘤的特异度为93.65%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0.95%(P0.05)。结论64排螺旋CTVR重建技术能准确清晰的显示出动脉瘤瘤体的大小、位置、瘤颈宽度等指标,对动脉瘤的检出准确性高,对动脉瘤夹闭术的方案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摘要:目的  研究再生基因Ⅳ(Reg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Survivin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组织芯片法检测结直肠正常黏膜(150例)、腺瘤(77例)、结直肠癌(150例)RegⅣ、EGFR及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egⅣ、EGFR、Survivin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及癌组织中,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gⅣ、Survivin与结直肠腺瘤大小及分级相关,EGFR仅与腺瘤的分级相关;RegⅣ、EGFR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5),而3者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无关(P >0.05)。结直肠腺瘤组织内RegⅣ、EGFR、Survivin 3者无相关性(P >0.05);结直肠癌组织内RegⅣ与EGFR、RegⅣ与Survivin、EGFR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RegⅣ、EGFR及Survivin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逐渐升高,提示3者共同参与结直肠腺瘤癌变的发生,且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结直肠癌的预后进行评估,并为研发靶向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