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22篇 |
免费 | 2010篇 |
国内免费 | 13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7篇 |
儿科学 | 391篇 |
妇产科学 | 85篇 |
基础医学 | 1237篇 |
口腔科学 | 359篇 |
临床医学 | 2453篇 |
内科学 | 1773篇 |
皮肤病学 | 226篇 |
神经病学 | 522篇 |
特种医学 | 911篇 |
外科学 | 1728篇 |
综合类 | 5991篇 |
现状与发展 | 9篇 |
预防医学 | 2404篇 |
眼科学 | 227篇 |
药学 | 2612篇 |
38篇 | |
中国医学 | 2075篇 |
肿瘤学 | 9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309篇 |
2022年 | 743篇 |
2021年 | 931篇 |
2020年 | 786篇 |
2019年 | 428篇 |
2018年 | 407篇 |
2017年 | 549篇 |
2016年 | 453篇 |
2015年 | 760篇 |
2014年 | 957篇 |
2013年 | 1300篇 |
2012年 | 1970篇 |
2011年 | 2016篇 |
2010年 | 1909篇 |
2009年 | 1609篇 |
2008年 | 1673篇 |
2007年 | 1594篇 |
2006年 | 1463篇 |
2005年 | 1100篇 |
2004年 | 773篇 |
2003年 | 662篇 |
2002年 | 456篇 |
2001年 | 494篇 |
2000年 | 392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穴位注射胸腺肽对训练大鼠心CAT GSH-Px SOD活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探讨胸腺肽和穴位注射对运动训练大鼠自由基防御体系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不同途径的给药方法,肌肉注射胸腺肽和选取大鼠"足三里"、"关元"及"内关"三个穴位注射胸腺肽,观察对心肌组织中CAT、GSH-Px、SOD的影响.结果:运动对照组心组织CAT、GSH-Px、SOD含量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肌肉注射组和穴位注射组心组织CAT、GSH-Px、SOD含量明显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穴位注射组心组织CAT、GSH-Px、SOD含量明显高于肌肉注射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和胸腺肽的双重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减轻大强度运动对心肌细胞的损害,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且穴位注射疗法疗效优于肌肉注射药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微侵袭灶的相关病理和临床因素及其应用于放疗靶区确定的潜在价值.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月期间149例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及其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最大径,包膜情况、边界情况、门脉癌栓、TNM临床分期、Edmondson-Steiner分级、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肝硬化程度.肿瘤切缘必须大于1cm,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原发肿瘤周边子灶.通过病理切片阅片及外科医生的手术记录了解肝癌微侵袭灶相关病理和临床因素并在显微镜下确定肝癌微侵袭灶的距离.结果 149例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79例(53.0%)有微侵袭灶.肿瘤微侵袭灶距原发灶的平均距离为(1.64±0.09)mm,范围是0.5mm~4mm.肿瘤最大径、包膜情况、边界情况、门脉癌栓、TNM临床分期、Edmondson-Steiner分级、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肝硬化程度与微侵袭灶有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肿瘤最大径、肿瘤包膜、门脉癌栓、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这五项简单的临床指标评分,评分介于0~2分者,自包膜外扩2mm即能达到96.6%的准确性,评分>2分者,准确性仅83.3%.在149例患者中,80例有CT的影像资料,并进行临床验证,即进一步将病理学指标与CT上的表现相验证,未行手术的肝癌患者放疗时亦可在五项指标的评分指导下确定GTV外扩到CTV的距离.对评分介于0~2分者,GTV可自包膜外扩2mm,评分大干2分者,我们建议GTV外扩4 mm比较合理.结论 肝细胞癌的微侵袭灶的外侵距离与肿瘤最大径、肿瘤包膜、门脉癌栓、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有关,通过这五项简单的临床指标评分,可以初步判断外侵的范围,并应用于放疗靶区外扩的范围. 相似文献
43.
突发性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96例突发性聋病例采用川芎嗪、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43例辅以高压氧治疗,分析患者年龄、初诊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治疗早晚、有无眩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痊愈25例,显效46例,痊愈率为26.04%,痊愈、显效率为73.96%;重度听力损失组,高压氧治疗组痊愈、显效率高于非高压氧治疗组(P<0.05);年龄18~40岁组,发病后10天内就诊组,轻、中度听力损失组,初诊听力曲线为平坦型和上升型组,无眩晕组疗效分别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18~40岁,发病后10天内就诊,轻、中度听力损失组,初诊听力曲线为平坦型和上升型,无眩晕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变化情况。方法:筛选糖尿病前期患者176例,随机分成二甲双胍治疗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组52例,在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片口服;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60例,根据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制定热能。给予低脂饮食,控制饮食,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对照组64例,仅给予一般生活方式干预。测定干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脂、hs-CRP、胰岛素敏感指数变化。结果:经干预治疗2年后,对照组糖耐量转为正常21例(32.81%),转为糖尿病12例(18.75%);二甲双胍组糖耐量转为正常41例(78.85%),转为糖尿病3例(5.77%),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转为正常32例(53.33%),转为糖尿病4例(6.67%)。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2年后,二甲双胍治疗组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且二甲双胍治疗组效果优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P<0.01)。结论:糖尿病前期时,血清hs-CRP水平已经开始升高,且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二甲双胍降糖治疗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均能明显减低血糖,并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以评价该手术的优越性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引用并修改SNOT-20量表,制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均让患者自行填写,随访3个月,随访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结果:术前术后整体生存质量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高,改善率为88.24%;术前患者感觉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维度中鼻塞52.94%,第二维度中记忆力减退18.82%,第三维度中经常担心自己病情8.24%;第四维度中影响社交活动14.12%。术后改善最明显的是:第一维度中鼻塞58.82%,第二维度中记忆力减退10.59%,第三维度中烦躁易怒9.41%,第四维度中影响社交活动的10.59%;术前相关的影响因素是年龄、性别、并发症,术后为年龄、性别、并发症、前期手术史及围术期的处理,分型与生存质量无相关性。结论: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作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最有效的临床方法之一,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性别、并发症、前期手术史和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对比分析小梁切除术分别联合Ologen植入与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CentralofControlledTrials、GoogleScholar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1月,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将获得的临床对照研究,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经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6篇临床对照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Ologen植入组114例,小梁切除术联合MMC组123例),质量评分均大于16分,为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Ologen植入组术后患者眼压减低,但眼压降低百分率与MMC治疗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在青光眼药物种数治疗减少、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Ologen植入治疗青光眼在长期眼压控制成功率方面与小梁切除术联合MMC治疗效果相当,在避免MMC治疗引发的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田病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原因.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0月所遇19例(19只眼)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为CSC15例,误诊时间2~40 d.原田病误诊CSC4例,患者均为女性,误诊时间分别为1~5 d.4例患者均为双眼视力突然下降,伴有头痛.结果 1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明确诊断后,均行视网膜复位术.现随访3个月~5年,视网膜在位 4例原田病患者,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视力提高,为0.3~0.8.结论 CSC、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田病临床上各有其特有的典型体征,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田病误诊的主要原因为眼底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忽略散瞳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