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3篇
  免费   1455篇
  国内免费   954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34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346篇
口腔科学   227篇
临床医学   1871篇
内科学   1727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572篇
特种医学   5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133篇
综合类   266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65篇
眼科学   220篇
药学   1488篇
  26篇
中国医学   1137篇
肿瘤学   1082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898篇
  2020年   730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864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91.
覆盆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谢一辉  苗菊茹  刘文琴 《中药材》2005,28(2):99-100
从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是:对羟基间甲氧基苯甲酸(Ⅰ)、对羟基苯甲酸(Ⅱ)、没食子酸(Ⅲ)、椴树苷(Ⅳ)、鞣花酸(Ⅴ).其中Ⅰ、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2.
逆转录PCR方法检测HoxA族基因在胶质瘤细胞C6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同源盒基因是生物发育调节的主控基因,具体作用体现在调控DNA的转录过程。近年来已发现多种恶性肿瘤中有不同种类的同源盒基因异常表达。胶质瘤中同源盒基因的表达尚未全部确定。本研究旨在观察胶质瘤细胞C6中异常表达的同源盒基因中HoxA族基因的种类。方法:应用HoxA族基因特异引物,对原代培养大鼠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瘤C6细胞进行逆转录PCR。结合图像分析法分组检测HoxA族11种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比较两种细胞中HoxA族基因表达水平。Hox基因表达水平用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灰度比值表示。结果:HoxA3、A5、A6、A7、A9、A11、A13基因在正常脑组织和C6细胞中表达没有显著差异;HoxA1基因在正常大鼠和胶质瘤细胞C6中表达虽有显著差异,但均为弱表达;HoxA4基因在正常脑组织中弱表达,在C6细胞中有明显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HoxA2、HoxA10基因在正常大鼠脑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胶质瘤细胞c6中有明显表达。结论:HoxA2、A4、A10基因mRNA表达增高,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改进喜树碱关键中间体5′-RS-,5-二氧代-(5′-乙基-5′-羟基-2′H,5′H,6′H-6-氧代吡喃)-[3′,4′,f]-△^6(8)-四氢中氮茚(1)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6-氰基-1,1-亚乙二氧基-7-(1′-乙氧羰基)丙基-5-氧代-△^6(8)-四氢中氮茚(2)为原料,经氢化和亚硝化、脱氮、混合金属催化氧化、环合及三氟乙酸脱保护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 新工艺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总产率达到了72.4%。  相似文献   
94.
《伤寒论》是一部中医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其组方之法度严明,结构规范,用药简括,疗效可靠。既体现了传统的经典配伍理论,又展示出个体化诊疗的药物组合法则;不仅为医方学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为个体化诊疗医方组合的不断发展提示了思路和方法。其以整体观为指导的辨证施治的用方用药特点,体现了《内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诊疗特点;其经方组方的个体化诊疗特点是以个体为核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且历经千余年而不衰。因此,探讨《伤寒论》方的个体化诊疗特点与思维方法,对指导现今中医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we found that 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PC-PLC) was implicated in apoptosis induced by rattlesnake venom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7b) 223, 182]. In order to find out other signal elements in this pathway and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C-PLC mediates apoptosis induced by rattlesnake venom in VEC, the expression of integrin beta4 and P53 was evaluated when the activity of PC-PLC was suppressed by D609 (tricyclodecan-9-yl-xanthogenate),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this enzyme. The increase of integrin beta4 and P53 expression induced by the venom was markedly suppressed when apoptosis of VEC was inhibited by D609.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integrin beta4 and P53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ignal transduction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rattlesnake venom, and that PC-PLC might regulate apoptosis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integrin beta4 and P53 in VEC.  相似文献   
96.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在甘草指纹图谱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光纤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级别、不同部位的甘草进行考察,通过非侵入方式获得植物内在成分信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获得分类结果,探索了NIRS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法具有快捷、无损和重现性高地表达植物化学信息的特点,可作为中药分类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比较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

方法:纳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小梁切除术组32例32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组(青白联合手术组)30例30眼。运用Keratograph 5M评估术前,术后3d,1、 3mo的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泪河高度(TMH)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表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青白联合手术组的NiaBUT、NifBUT、CFS、TMH最差,分别为10.13±1.48、12.59±1.96s、0.80±0.22分与0.31±0.02mm,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小梁切除组(均 P<0.05),术后1mo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直到术后3mo仍未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

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客观、精确地用于评估抗青光眼手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在术后3mo短期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比单纯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更为严重,提示在此期间应加强对眼表的护理。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描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症状群的构成,并运用网络分析探索群内症状之间的关系,为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原则选取2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清单对患者进行调查。症状群的提取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以JASP软件绘制网络分析图及各症状中心指标图,分析群内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疲劳的发生率最高(64.7%),共提取5个症状群:疲劳相关症状群、体质量增加相关症状群、瘙痒-疼痛相关症状群、皮肤改变症状群、身体形象症状群。经过网络分析,对太阳光过敏在所有集群中的强度和紧密度最高,情绪改变的中介度最高。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症状群,各症状的影响强度不同。临床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症状,通过改善核心症状来改变群内与之相关的其他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Stroke is a common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Allisartan isoproxil (ALL) is a new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 and a new antihypertensive drug discovered and developed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LL in 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 (RHR-SP)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e model rats were generated via two-kidney two-clip (2K2C) surgery, which led to 100% of hypertension, 100% of cerebrovascular damage as well as 100% of mortality 1 year after the surgery. Administration of ALL (30 mg · kg−1 · d−1 in diet, for 55 week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troke-related death and prolonged lifespan in RHR-SP, but the survival ALL-treated RHR-SP remained of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hypertrophy compared with sham-operated normal controls. In addition to cardiac, and aortic protection, ALL treatment for 10 or 12 week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erebrovascular damage incidence and scoring, along with a steady reduction of blood pressure (BP) in RHR-SP. Meanwhile,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erum aldosterone and malondialdehyde levels and cerebral NAD(P)H oxidase expressions in RHR-SP. We conducted 24 h continuous BP recording in conscious freely moving RHR-SP, and found that a single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ALL produced a long hypotensive effect lasting for at least 12 h on systolic BP.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 RHR-SP demonstrate that ALL can be used for stroke prevention via BP reduction and organ protection, with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lated to inhibition of 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and oxidative stres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valuable scoring for evalu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amage and drug efficacy.  相似文献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全部甲状腺癌类型中最为常见,占94%以上。目前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选择性放射(131I)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综合治疗,总体预后较好。TSH能够与DTC细胞表达的TSH受体结合,刺激DTC细胞生长,因此TSH抑制治疗是减少DT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风险的重要环节,已得到国内外多项指南的明确推荐。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部分患者难以实现TSH抑制治疗目标,需要反复调整治疗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乏力、嗜睡或心悸等不适。本文主要总结DTC术后TSH抑制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期帮助临床医生为DTC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TSH抑制治疗和随访管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远期生存时间,降低DTC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