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732篇 |
免费 | 7490篇 |
国内免费 | 445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8篇 |
儿科学 | 1202篇 |
妇产科学 | 409篇 |
基础医学 | 4447篇 |
口腔科学 | 1588篇 |
临床医学 | 9354篇 |
内科学 | 6366篇 |
皮肤病学 | 679篇 |
神经病学 | 1427篇 |
特种医学 | 2854篇 |
外科学 | 6908篇 |
综合类 | 20942篇 |
现状与发展 | 22篇 |
预防医学 | 9867篇 |
眼科学 | 910篇 |
药学 | 9591篇 |
89篇 | |
中国医学 | 7201篇 |
肿瘤学 | 32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0篇 |
2023年 | 1025篇 |
2022年 | 2390篇 |
2021年 | 3049篇 |
2020年 | 2661篇 |
2019年 | 1459篇 |
2018年 | 1523篇 |
2017年 | 2063篇 |
2016年 | 1569篇 |
2015年 | 2963篇 |
2014年 | 3877篇 |
2013年 | 4917篇 |
2012年 | 6793篇 |
2011年 | 7242篇 |
2010年 | 6885篇 |
2009年 | 6151篇 |
2008年 | 6286篇 |
2007年 | 6031篇 |
2006年 | 5199篇 |
2005年 | 4117篇 |
2004年 | 2899篇 |
2003年 | 2378篇 |
2002年 | 1820篇 |
2001年 | 1580篇 |
2000年 | 1242篇 |
1999年 | 440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63年 | 7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12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检出3株携带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整合子介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多重耐药的机制。方法 整合子PCR法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可变区的耐药基因。结果 98株南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有35株(35.7%)整合子可变区扩增阳性,扩增片段大小1.0-4.0kb。共检出6种不同的可变区,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抗菌药耐药的基因,其中有3例为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包括aadA6-orfD、aadB-blaP1和aadB-aac(6′)-Ⅱa-blaCARB-8,Genbank基因号分别为DQ 091179、DQ 141316和DQ 288251。结论 整合子参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主要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首次报道了3种携带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的Ⅰ类整合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的发生率,探讨TTV感染与HCV感染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HCV、庚型肝炎病毒(HGV)及TTV标志物,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检测血清TTV DNA,用速率法或终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肝胆脾形态及动态指标;应用SPSS 11.0软件分析比较肝功能检测结果、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及肝脾形态和动态指标改变的差异。结果TTV/HCV重叠感染占TTV感染的69.6%(39/56),占HCV感染的61.9%(39/63)。TTV、HCV感染与TTV/HCV重叠感染肝功能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V/HCV重叠感染存在很高的发生率,感染者肝损程度较重,临床进程加快,有肝纤维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肝前体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cells,HPCs)、小管样反应、中间型肝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变化,以及与肝细胞再生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织行常规病理HE染色,按炎症活动度(G)分为轻、中、重三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胆细胞标记(AFP、GST-π、CK7、CK19)和造血干细胞标记(c-kit、CD34)的表达,并以Ki-67标记增殖的肝细胞,用CK7/CK19作为标记物对符合定义的HPCs、中间型肝细胞进行计数,小管样反应程度的判定利用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阶段即存在HPCs的活化和小管样反应,其数量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增加而增加,均表达CK7、CK19、GST-π和AFP,肝细胞增殖指数在轻、中度肝炎中逐渐增加,重度肝炎、肝硬化患者增殖的肝细胞数下降,而中间型肝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小管样反应面积百分比与HPCs数目正相关(r=0.739,P〈0.05),中间型肝细胞数目与HPCs数目正相关(r=0.61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不仅有成熟肝细胞增殖,也存在肝前体细胞活化和分化,可能参与肝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睾丸内胚窦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睾丸内胚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前均行AFP、阴囊彩超、全胸片及盆腔CT检查,并行患侧睾丸肿瘤根治术,术后辅以化疗,随诊1~5年,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AFP结合阴囊彩超检查能提高睾丸内胚窦瘤的诊断率;早期诊断和睾丸肿瘤根治术辅以术后化疗能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阳离子聚合物Sofast基因转染试剂(Sofast)和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Lipo)经不同途径向大鼠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N2),观察其在颌下淋巴结(SMLN)的表达。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9组:Lipo/DNA前房注射组(A)、结膜下注射组(B)、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C)和下睑皮下注射组(D);Sofast/DNA前房注射组(E)、结膜下注射组(F)、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G)、下睑皮下注射组(H)和阴性对照组(I)。分别于注射后48小时取同侧SMLN,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查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的SMLN中PEG-FP-N2的表达。结果A-D、E-H各实验组的SMLN中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相同载体不同部位注射DNA后颞下方穹隆部注射组和下睑皮下注射组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转染效率。相同部位不同载体注射DNA后Sofast/DNA注射组的转染效率高于Lipo/DNA注射组。结论Sofast在SMLN的基因转染中优于Lipo。DNA/Sofast可以通过颞下方穹隆部注射和下睑皮下注射在SMLN获得相对较高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动脉疾病中的应用及与手术联合使用的意义。方法对32例不同的动脉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或介入联合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及介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治疗成功,1例失败。平均随访9个月,1例降主动脉瘤破裂形成食道瘘患者,出院后1个月因支架感染而死亡。其余症状均消失或改善。结论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手术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与手术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或扩大介入技术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及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45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Ki-67和F8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为77.78%,Ki-67标记指数(Ki-67LI)和MVD分别为12.7±4.1和37±10,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Ki-67 LI和MVD计数呈正相关。结论VEGF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作用,联合检测VEGF、Ki-67和F8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对患者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109.
患者,女,68岁。左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5年,左膝胫骨结节手术疤痕表皮破溃3天。伤口拭子细菌培养示偶发分枝杆菌。从发病时间、影像提示假体周围软组织感染性病变、多次手术探查均考虑筋膜层完整,我们认为本患者属于术后外界环境种植。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植皮手术,患者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10.
患者,女,75岁。周身红斑、丘疹6个月伴糜烂、渗出4天,曾于当地诊所予以“西替利嗪片、糠酸模米松乳膏”治疗,症状无好转,皮疹逐渐泛发,我院门诊以“红皮病并皮肤感染”收入院。入院后第二天追问病史,既往曾有周身剧烈瘙痒,以腹部、指缝等部位为著,夜间加重,其家人有典型疥疮样皮损,为患者完善直接镜检见多个疥虫及虫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