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00篇
  免费   7679篇
  国内免费   4662篇
耳鼻咽喉   590篇
儿科学   1244篇
妇产科学   407篇
基础医学   4624篇
口腔科学   1621篇
临床医学   9740篇
内科学   6580篇
皮肤病学   689篇
神经病学   1502篇
特种医学   2978篇
外科学   7212篇
综合类   21682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10156篇
眼科学   927篇
药学   9815篇
  89篇
中国医学   7525篇
肿瘤学   3338篇
  2024年   402篇
  2023年   1036篇
  2022年   2431篇
  2021年   3106篇
  2020年   2724篇
  2019年   1495篇
  2018年   1558篇
  2017年   2132篇
  2016年   1622篇
  2015年   3056篇
  2014年   3996篇
  2013年   5093篇
  2012年   7123篇
  2011年   7597篇
  2010年   7198篇
  2009年   6383篇
  2008年   6555篇
  2007年   6249篇
  2006年   5384篇
  2005年   4284篇
  2004年   3009篇
  2003年   2445篇
  2002年   1849篇
  2001年   1603篇
  2000年   1265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随着修复重建技术的提高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完善,给保肢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对32例下肢严重损伤患者行保肢治疗,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保肢的指征、肢体重建的方法与时机及保肢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腔镜筋膜外下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epifascial lapar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EL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采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2例共1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剖面流速图、空气体积描记仪、临床分级和静脉功能评分等方法在手术前后对患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情况、静脉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等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手术的长期效果。结果:本组共离断小腿交通静脉42支,平均3支/肢体,功能不全的交通支67.4%(29/43)距内踝20cm以内;手术前后静脉功能综合评分均值、手术前后彩超剖面流速图静脉返流量均值和空气体积描记仪3项指标术前、后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3~15个月,随访率100%。全组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6条溃疡肢体中有5条肢体溃疡全部愈合(83.3%)。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CEAP临床评分,除色素沉着无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腔镜筋膜外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在临床上的结果令人满意,在目前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方面缺乏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时,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微创技术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窦癌根治手术的方法. 方法对10例胃窦癌病人进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D2). 结果本组10例胃窦癌病人均成功地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80&#177;50 min;平均出血量:180ml&#177;40 ml;平均清扫淋巴结:20个&#177;5个.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是安全的,有丰富开腹手术经验和熟练腹腔镜技术结合,能在创伤小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994.
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技巧与短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操作技巧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6年7月上海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28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资料,并探讨其手术操作技巧、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性效果。结果Ⅰ期病例1例,Ⅱ期17例,Ⅲ期10例。所有病例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3例(10.7%)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0ml,排气时间、进食流质、半流质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3、4、5.5、12d。清扫淋巴结数为11枚,其中结肠上、旁淋巴结4枚,系膜间淋巴结4枚,血管根部淋巴结2枚,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14cm。术后吻合口漏2例,肠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5个月。2例发生肝转移,短期累计生存率为92.4%。结论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血小板的数量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其在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第4~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介入治疗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44例良、恶性肿瘤和出血病变进行造影和治疗,43例常规进行双侧颈外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颈内动脉或椎动脉造影。41例进行了治疗,1例因主动脉纡曲而在弓下灌药,2例因其他原因未予栓塞。结果治疗后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彻底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栓塞后手术的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介入治疗对颌面部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在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DO)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s)对成骨的影响,探讨下颌骨较大速率DO的可行性。方法12只山羊双侧下颌骨行DO,山羊及左右下颌骨随机化分为实验侧、对照侧,一只山羊作为正常标本。术中预置牵开间隙3.5mm,实验侧应用rhBMPs,延迟期为3d,牵引速率为1.5mm/d,分3次牵引,延长幅度为20mm。3、5、7、12周行大体、X线、骨密度、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延长幅度达到20mm,自固定期3周开始观察,牵引间隙新骨的再生形成及成熟改建仍是连续的骨愈合过程。固定期5周时,大体及X线观察表明实验侧已形成良好的骨皮质连续性,密度近于正常骨,而对照侧牵引间隙中间区却存在骨不连或间隙存在。组织学显示DO过程仍然是膜内成骨,对照侧牵引间隙中央可见中央区纤维连接、软骨改变,周边区可见新骨组织形成。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显示实验侧在5周时接近正常骨,与对照侧有显著差异。骨密度随时间递增,实验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侧。本实验条件下在5周后拆除牵引器较为可靠。结论较大速率DO的骨再生形成也是一个连续的膜内成骨过程。rhBMPs在较大速率和较大幅度DO中的应用能够加速骨的再生和愈合速...  相似文献   
998.
2261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临床结果与随访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目的 总结 2 2 6 1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结果与随访。方法  1977年至 2 0 0 0年间 ,2 2 6 1例病人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手术。男 12 0 6例 ,女 10 5 5例。年龄14~ 6 9岁 ,平均 (43 73± 9 2 9)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2 0 6 2例 ;术前心功能 (NYHA)III~IV级者 136 4例。4 6例为二次瓣膜置换 ,39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部正中纵劈胸骨 2 173例 ,胸部正中部分纵劈胸骨或右侧腋下小切口 88例。全部切除二尖瓣者 1978例 ,保留后瓣者 16 4例 ,保留前瓣者 6例 ,保留全瓣者 91例。 4 99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 ,5例同期行三尖瓣置换。共置换人工心脏瓣膜 4 5 2 7枚。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 2 6 5 % ,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10 30 %。术后总随访率为 88 80 % ,实际生存率在术后第 5、10、15年时分别为 (95 .76± 0 .70 ) %、(92 .90± 1.6 4 ) %、(74 .32± 16 .6 7) %。结论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联合瓣膜疾病的可靠、有效手段 ,尤其近年手术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999.
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 4月至2 0 0 0年 10月 ,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MR病人 34例 ,其中二尖瓣轻度反流 1例 ,中度反流 2 5例 ,重度反流 8例。二尖瓣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纯瓣环扩大、瓣叶脱垂或二尖瓣腱索断裂。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成形 (MVP) 2 7例 ;单纯二尖瓣前交界或双交界折叠环缩 15例 ;脱垂瓣叶切除后再缝合 9例 ;二尖瓣前叶脱垂部分直接缝合到相应的后叶形成双孔二尖瓣 3例 ;应用二尖瓣瓣环 2 0例 ;二尖瓣置换 (MVR) 7例 ,均选择机械瓣。结果 无手术或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平均左室舒张末径为 (5 3 0± 6 3)mm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1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人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心功能I~II级 2 8例 ,III级 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微量二尖瓣反流 6例 ,少至中度反流 3例。机械瓣功能正常。结论 冠心病合并中度以上MR应积极处理 ,二尖瓣成形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00.
病理性瘢痕中c-myc、c-fos和ras原癌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图像定量分析,检测c-myc、c-fos和ras p21蛋白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中c-myc和c-fos呈强阳性表达,而ras p21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缺乏表达。结论 ①病理性瘢痕中c-myc和c-fos癌基因受激活,可能参与了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胶原合成与降解以及对细胞因子的调控,并导致瘢痕增生。②ras癌基因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可能不突变或不起主要作用。③病理性瘢痕只是部分原癌基因的有限制性表达,不存在多基因无限制性的共同表达可能是其较少癌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