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381篇 |
免费 | 7492篇 |
国内免费 | 38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7篇 |
儿科学 | 1375篇 |
妇产科学 | 378篇 |
基础医学 | 4281篇 |
口腔科学 | 1328篇 |
临床医学 | 9301篇 |
内科学 | 5962篇 |
皮肤病学 | 804篇 |
神经病学 | 1204篇 |
特种医学 | 2826篇 |
外科学 | 6384篇 |
综合类 | 21157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预防医学 | 9582篇 |
眼科学 | 618篇 |
药学 | 9217篇 |
85篇 | |
中国医学 | 7571篇 |
肿瘤学 | 31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2篇 |
2023年 | 957篇 |
2022年 | 2480篇 |
2021年 | 3131篇 |
2020年 | 2581篇 |
2019年 | 1443篇 |
2018年 | 1565篇 |
2017年 | 2065篇 |
2016年 | 1562篇 |
2015年 | 3037篇 |
2014年 | 3880篇 |
2013年 | 4766篇 |
2012年 | 6910篇 |
2011年 | 7143篇 |
2010年 | 6750篇 |
2009年 | 5930篇 |
2008年 | 6091篇 |
2007年 | 5633篇 |
2006年 | 4983篇 |
2005年 | 4018篇 |
2004年 | 2796篇 |
2003年 | 2179篇 |
2002年 | 1663篇 |
2001年 | 1559篇 |
2000年 | 1137篇 |
1999年 | 388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通过动态力学参数温度谱,研究了尼龙1010/6、尼龙1010/66两个共聚物系列的动态力学参数与组成的关系。研究表明尼龙1010/6、尼龙1010/66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出现三个明显的松驰转变:α、β、γ,其中各共聚物的β、γ松驰温度相差不大,而α松驰温度随组成改变有明显改变。一般均聚物的α松驰温度较高,共聚物的α松驰温度均低于均聚物,二个系列以尼龙1010/6(29.8/70.2)、尼龙1010/ 相似文献
62.
目标 探讨环孢霉素A(CsA)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滴眼预防高危穿透角膜移植(PKP)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77眼高危PKP分为CsA组(37眼);2%CsA蓖麻油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滴眼;对照组(40眼)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滴眼。采用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年,两组植片存活率分别为89%和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CsA蓖麻油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溶液局部滴眼是预防高危PKP免疫排 相似文献
63.
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 (LEEP)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71例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 ,在炎症和赘生物病变外缘 3mm进出电极 ,对于CINI与HPV感染患者 ,电极在病变边缘外 5mm进出。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2 71例患者术后随访 2 4 3例 ,术后复查宫颈细胞学 ,仅 9 0 5 %出现细胞核肥大和核异质。结论 LEEP对包括炎症、损伤、癌前病变、HPV感染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模式。LEEP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治疗CIN各级病变 (原位癌除外 ) ,LEEP也适用于CINI的治疗 ,LEEP治疗的范围可以在病变边缘外 5mm处进出电极 相似文献
64.
HBV-YMDD变异患者与中医虚实辨证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初步探讨服用拉米夫定后HBV -YMDD变异患者中医辨证虚证、实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服用拉米夫定半年以上的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联合基因集团上海博华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迈科锐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检测基因芯片 ,进行HBV -YMDD变异检测。出现HBV -YMDD者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 ,将其分为实证、虚证 ,来探讨HBV -YMDD变异患者中医虚、实辨证的关系。结果 :HBV -YMDD变异患者中实证变异率(38/ 4 8)明显高于虚证 (10 / 4 8)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 -YMDD变异与虚、实辨证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5.
pH-敏感甲硝唑壳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水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pH-敏感的壳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凝胶,作为甲硝唑治疗胃溃疡控释给药系统的载体。方法 用戊二醛交联适宜比例混合的壳聚糖、PVP混合物,负载甲硝唑或不负载甲硝唑,制备载药水凝胶及空白水凝胶,再冷冻干燥形成半渗透聚合网状物Semi-IPN。用扫描电镜观察性状结构,用测角仪测定其辛烷接触角,用电子天平测其在不同pH介质中的膨胀率,用红外测定了其特征峰,同时考察了载药水凝胶体外释药特性,初步药理实验判断其对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结果 水凝胶具多孔性,且可很好地负载甲硝唑。辛烷接触角为(143.8±1.02)°,显示本品有较大的亲水性。膨胀率随pH的降低而增大,红外图谱说明水凝胶在酸性介质中膨胀时有-NH2质子化。甲硝唑在酸性介质中的释放也随pH降低而增大,在pH 1.0介质中,3 h达最大释放量87%。初步药理实验表明,与对照组及甲硝唑片治疗组相比,该甲硝唑水凝胶对胃溃疡具有较优的治疗作用(P分别<0.01及P<0.05)。结论 甲硝唑水凝胶具有pH-敏感膨胀性,可改善甲硝唑对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胃溃疡的新型胃部控释系统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β(tu mornecrosisfactor β ,TNF β)对 3种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多种体外及体内实验方法 ,从多侧面证实TNF β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测定、12 5I cAMP放免检测法检测cAMP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TNF β对肿瘤细胞系均有增殖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当TNF β与顺铂和多柔比星合用 ,JF3 0 5细胞死亡百分比分别达到 ( 68 6±9 0 ) %和 ( 76 5± 7 9) %。TNF β实验组细胞内cAMP浓度明显增加 ,JF3 0 5细胞由( 0 0 5 72± 0 0 176)上升到 ( 0 2 896±0 0 784) pmol/10 6个细胞。此外细胞内钙浓度上升并且凋亡。结论 :TNF β具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增加cAMP含量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胃肠造瘘术在全梗阻型食管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例全梗阻食管癌放疗病人 ,5 3例于疗前及疗中行胃肠造瘘术 ,其中照射剂量DT>5 0Gy为 2 7例 ,余 2 6例放疗剂量DT<5 0Gy ;45例于疗中仅予输液支持以维持放疗。结果 行胃肠造瘘术组kanofsky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体重亦维持或增加明显 ,两者比较P <0 0 0 5 ;胃肠造瘘术组与对照组其 1年及 3年生存率分别为 :33 9%、2 8 8%和 15 0 %、4 4% ,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7 2 5 ,P =0 0 0 71) ;胃肠造瘘术组中放疗DT>5 0Gy与DT<5 0Gy病人其 1年及 3年生存率分别为 :48 1%、19 2 %及 2 2 2 %、7 7% ,两组间生存率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 χ2 =4 2 0 ,P =0 0 40 4)。结论 全梗阻型食管癌疗前或疗中行胃肠造瘘术 ,可在改善病人体质状况、维持或增加体重基础上 ,明显提高患者 1年及3年的生存率 ,且放疗剂量DT 应 >5 0Gy。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高温外理前、后的人舌癌细胞(Tca鄄8113)对层粘连蛋白(Ln)和纤维粘连蛋白(Fn)的粘附能力的影响,探寻高温治癌的机理。[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分别测定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和在43℃条件下加热40分钟后继续培养24小时的Tca鄄8113细胞对Ln和Fn的粘附能力。[结果]加温后的人舌癌细胞粘附在包被了Fn和Ln孔板上的数量、密度明显减小;通过酶标仪测定光密度OD值,发现加温组的OD值均低于未加温组的OD值,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温能够降低人舌癌细胞对Fn、Ln的粘附能力,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对基底膜的浸润、转移力,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药物NIF、NHH、TNHH对大鼠动脉阻塞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将24只大鼠制成动脉阻塞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后分为治疗组 (3组 )和模型对照组 ,每组6只。治疗组静脉给予NIF、NHH、TNHH ,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4、8、24、48、72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 ;术后72h取血测定血清APTT ,判断凝血功能 ;取脑组织行TTC染色 ,计算梗塞灶体积 ;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组各时间点行为学评分均优于模型组 (P<0 05) ,血清APTT比模型组均有明显延长 (P<0 05) ,脑组织梗塞灶体积比模型组小 (P<0 05) ,HE染色脑组织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轻。结论 :NIF、NHH、TNHH对大鼠动脉阻塞性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中以TNHH最优。 相似文献
70.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脑膜核因子-κB表达增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 iv 后0.5,1.0, 1.5, 2.0, 4.0 h组脑膜NF-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相应时间点脑膜核NF-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GTN iv后0.5 h即出现大鼠脑膜NF-κB核阳性反应和核NF-κB蛋白表达量增高,1.5 h核NF-κB蛋白表达量达高峰,然后逐渐回落,至4 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TN iv后早期脑膜呈时限性核NF-κB蛋白表达增强,提示NF-κB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