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57篇 |
免费 | 494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篇 |
儿科学 | 77篇 |
妇产科学 | 23篇 |
基础医学 | 282篇 |
口腔科学 | 52篇 |
临床医学 | 705篇 |
内科学 | 434篇 |
皮肤病学 | 60篇 |
神经病学 | 119篇 |
特种医学 | 190篇 |
外科学 | 434篇 |
综合类 | 1522篇 |
预防医学 | 680篇 |
眼科学 | 47篇 |
药学 | 688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494篇 |
肿瘤学 | 1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184篇 |
2021年 | 246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226篇 |
2014年 | 310篇 |
2013年 | 347篇 |
2012年 | 490篇 |
2011年 | 511篇 |
2010年 | 473篇 |
2009年 | 410篇 |
2008年 | 416篇 |
2007年 | 388篇 |
2006年 | 330篇 |
2005年 | 234篇 |
2004年 | 183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Punch碎石钳碎石和U100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进一步比较两种碎石方法的有效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膀胱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unch碎石钳碎石43例,U100激光碎石39例。结果:碎石成功率U100激光组(97.2%)较碎石钳组(62.8%)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径在2.5cm以上结石,U100激光组较碎石钳组碎石效率及成功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径1.5cm以下结石,Punch碎石钳与U-100激光在碎石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直径2.5cm以上结石,推荐首选U-100激光。U100激光碎石联合TURP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I临床及时、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标本培养出的1681株病原菌进行菌种分类及耐药性分析,并与既往文献报道的泌尿系感染菌群及耐药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9.08%)、肺炎克雷伯菌(8.98%)、粪肠球菌(6.6%)、白色假丝酵母菌(5.5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59.1%、59.6%;粪肠球菌对四环素、链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耐药性较高;真菌的总体耐药率不高。辟论大肠埃希菌仍然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ESBLs的细菌率上升;泌尿系真菌感染率增高;临床应及早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早期可使用含有p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不推荐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EUS)检查在肾肿瘤射频消融(RFA)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47例肾肿瘤患者(肾癌4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49个病灶行RFA治疗,其中经腹腔镜下RFA 30例,开放手术RFA 17例.术后1周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造影剂在动脉相与实质相的灌注情况,评价病灶消融范围,并与增强CT结果比较.影像学上病灶无增强被认为是消融完全. 结果 49个病灶完全消融47个(95.9%).CEUS显示肾消融灶最大径为2.4~10.0 cm,平均(4.6±1.5)cm,其中消融灶大于原病灶者45个、与原病灶相同者3个、小于原病灶者1个.CEUS提示RFA术后原病灶有局部强化6例,其中2例经增强CT证实.以增强CT结果作为诊断标准,CEUS对RFA术后残留灶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1.8%.术后平均随访11(4~21)个月,患者均存活. 结论 CEUS检查与CT结合对评价肾肿瘤RFA术后疗效具有实用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utilit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 in the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efficac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in patients with renal tumors.Methods Forty-seven patients (40 renal cell carcinomas and 7 angiomyolipomas of kidney) with 49 renal tumors were treated with RFA. Tumors were ablated by laparoscopy-assisted (n= 30) and open surgical (n= 17) RFA. The CEUS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were performed 1 week after treatment to assess the necrotic area. Technical success was defined as elimination of areas that enhanced at imaging within the entire tumor. Results Forty-seven (95. 9%) of 49 tumors were successfully ablated. The mean length of the major axis at the maximal necrotic area was 4. 6 cm. Compared with the lesions before RFA, the necrotic areas were bigger in 45 patients, identical in 3 patients, and smaller in 1 patient. Six lesions showed a residual enhancement at th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normal renal parenchyma on follow-up CEUS, while 2 were confirmed by CT scan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EUS for detection of residual tumors were 100. 0% and 91.8%,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survived in the follow-up period ranging from 4 to 21 months. Conclusion CEUS combined with CT could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efficacy of RFA for renal tumors.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3例(14足)。术中侧位透视观察Bhler和Gissane角,Broden位观察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结果1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5.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3.2(2.8±0.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9足,良4足,中1足。未发生皮缘坏死、伤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技术,适用于骨折粉碎程度较轻,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Ⅱ型。具有术后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6.
47.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床旁持续血液净化抗凝方法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最佳抗凝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将30例并存高危出血倾向需行CBP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例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中洗法抗凝;B组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法;C组13例在B组的基础上.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结果3组均未诱发或加重出血,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外循环凝血情况、24h更换滤器、治疗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除B、C组血滤器凝血程度及A、B组更换滤器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25,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每6~8小时以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抗凝是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CBP最佳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48.
49.
肾包膜下积液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包膜下积液的成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肾包膜下积液,其中12例因尿路梗阻,4例因肾实质感染而形成;3例原因不明。均经CT明确诊断。结果19例肾包膜下积液中,15例针对病因治疗,即解除梗阻,控制肾实质感染后,积液均有吸收减少;原因不明予以对症治疗。积液亦被吸收。结论尿路梗阻是肾包膜下积液的常见原因,增高的肾盂压力使得尿液经静脉、淋巴管或直接返流到肾周;急性肾绞痛因肾盂压力的急剧升高,更易形成包膜下积液。肾实质的感染也是形成积液的重要原因。在对因治疗,解除梗阻,控制感染后,肾包膜下积液均可逐渐被吸收。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弹性蛋白肽(E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感染性休克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集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样,同时采集同期住院的36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和18名正常人的血样,采用ELISA技术测量血浆弹性蛋白肽的浓度。结果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相比,感染性休克患者休克期间血浆EP水平明显增高,而非感染性休克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性休克患者在休克好转后血浆EP水平较休克期间明显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在休克期间血浆EP水平明显增高,增高的EP可能参与了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