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6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241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429篇
内科学   340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科学   317篇
综合类   102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1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25篇
  2篇
中国医学   336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双瓣法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SDC-1)、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双瓣法病灶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子宫动脉阻断术。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变化值、住院时间和术后10个月总妊娠率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月经经期、子宫体积、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及SDC-1、HPA和VEGF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手术前后Hb变化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P<0.01),而术后10个月累积妊娠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月经经期、子宫体积和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减小或降低(P<0.05);观察组月经经期、子宫体积和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减小或降低(P<0.01)。治疗后,2组SDC-1、HPA和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SDC-1、HPA和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腹腔镜下双瓣法病灶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痛经,缩小子宫体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SDC-1,HPA和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调查20株耐药粪肠球菌株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20株耐药粪肠球菌株,用PCR法检测1种青霉素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6种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1种链阳菌素耐药基因、2种四环素耐药基因、3种万古霉素耐药基因、2种季胺类消毒剂耐药基因、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志基因,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20株耐药粪肠球菌分别检出1~7种耐药元件基因,包括1种青霉素耐药基因、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2种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1种四环素耐药基因、2种万古霉素耐药基因、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志基因。菌株亲缘关系分析可见20株耐药粪肠球菌可分为A、B 2群。B群又可分为B?1、B?2亚群。B?1亚群有2个克隆播散(4号株?14号株?17号株、8号株与11号株),B?2亚群有1个克隆播散(9号株与12号株)。结论:青霉素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四环素耐药基因、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是导致本组粪肠球菌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Introduction and hypothesis

Since the first reported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 in 1991, a limited number of single-center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assess the procedure’s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Therefore, we analyzed a national Medicare database to compare real-world short-term outcomes of open and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including robotic) sacrocolpopexy in a United States sample of patients.

Methods

Public Use File data for a 5 % random national sample of all Medicare beneficiaries aged 65 and older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for the years 2004–2008. Women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were identified using ICD-9 diagnosis codes. CPT-4 procedure cod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women who underwent open (code 57280) or laparoscopic (code 57425) sacrocolpopexy. Individual subjects were followed for 1 year post-operatively. Outcomes measured, using ICD-9 and CPT-4 codes, included medical and surgical complications and re-operation rates.

Results

Seven hundred and ninety-four women underwent open and 176 underwent laparoscopic (including robotic) sacrocolpopexy.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ate of re-operation for anterior vaginal wall prolapse (3.4 % vs 1.0 %, p?=?0.018). However, more medical (primarily cardiopulmonary) complications occurred post-operatively in the open group (31.5 % vs 22.7 %, p?=?0.023). When sacrocolpopexy was performed with concomitant hysterectomy, mesh-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5.4 % vs 0 %, p?=?0.026).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rate of reoperation for prolapse in the anterior compartment. When hysterectomy was performed at the time of sacrocolpopexy, the laparoscopic approach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mesh-related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5.
王健  米未  罗西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7):1353-1357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天津市胸科医院调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对2012—2016年天津市胸科医院调血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调血脂药物的销售金额、占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销售占比在2016年有所下降;各类调脂药物的销售情况分析显示,除烟酸类调血脂药物外,其余均呈上升趋势;阿托伐他汀的DDDs最高,瑞舒伐他汀的DDDs增幅最大;他汀类等一线的调血脂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比例始终居于首位,同时其DDC呈下降趋势.结论 2012—2016年天津市胸科医院调血脂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经过价格的调整,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考察自制伊潘立酮片(1 mg规格)与参比制剂的溶出度一致性。方法 用HPLC法测定伊潘立酮在不同pH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绘制伊潘立酮“pH-溶解度”曲线,测定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不同pH溶出介质(0.1 mol/L HCl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中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用相似因子法进行拟合。结果 在所选4种溶出介质下,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值均大于50。结论 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能够达到体外溶出一致。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50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对性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态知晓比例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借助同性社交软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及对性伴HIV感染状态知晓等信息。对最近一个男性性伴感染状态知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37例≥50岁MSM中,知晓其最近一个男性性伴感染状态的比例仅为38.4%(398/1037),对最近一个男性性伴感染状态知晓情况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0.660倍(95%CI=0.473~0.922,P=0.015);失业和在职者分别是退休者的0.537倍(95% CI=0.322~0.896,P=0.017)和0.663倍(95%CI=0.466~0.944,P=0.022);过去一年有≥2个男性性伴者是没有或仅有1个男性性伴者的0.433倍(95%CI=0.320~0.586,P<0.001);未进行过HIV检测者是进行过HIV检测者的0.544倍(95%CI=0.403~0.734, P<0.001);对HIV或艾滋病相关知识不知晓者是知晓者的0.636倍(95%CI=0.466~0.868, P=0.004);有性病感染史者是无性病感染史者的0.472倍(95%CI=0.349~0.637, P<0.001),同时,艾滋病污名化水平越高者其知晓性伴感染状态的可能性越低(OR=0.742,95%CI=0.604~0.912, P=0.005)。结论 ≥50岁MSM对性伴感染状态知晓比例较低。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过去一年性伴数量、HIV检测、HIV或艾滋病相关知识、性病感染史及艾滋病污名化水平等均为性伴感染状态知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我院4年来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区属机构及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我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资料,动态比较分析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和分布特征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全院这4年共接收21 344个标本,共培养出致病菌4619株,其中G+菌1 338株,G-菌2 974株,真菌菌株307株。G-菌构成比高于G+菌。常见G-病原菌是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常见G+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及肠球菌属。来源于不同标本的同种病原菌,其药敏结果趋势也不尽相同。这4年来,ESBLs阳性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有先抑后扬的趋势,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的抗菌活性最差,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对肠杆菌科的抗菌效果一般,但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最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等最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及氨基苷类药物耐药率最高。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日趋严重,通过对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趋势进行分析,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药物敏感性,降低耐药性,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建立伊潘立酮片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与参比制剂进行有关物质一致性评价研究。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伊潘立酮片有关物质,并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准确性及耐用性等。采用Agela Venusil MP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02 mol/L磷酸氢二铵缓冲液(磷酸调pH至7.0±0.1)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9 nm,柱温40℃。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伊潘立酮与杂质分离良好,辅料无干扰。自研伊潘立酮片与参比制剂杂质谱相似。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耐用性好,自研伊潘立酮片与参比制剂具有有关物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0.
维利西呱是一种口服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用于治疗恶性慢性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患者。其通过一氧化氮–环鸟苷酸–蛋白激酶(NO-c GMP-PK)信号通路新机制,改善心肌收缩性,从而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表明,维利西呱对慢性心力衰竭和LVEF降低的患者虽不能显著改善12周后NT-proBNP水平,但有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LVEF和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趋势,同时该药物耐受性较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