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5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539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18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868篇
内科学   502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304篇
外科学   568篇
综合类   185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635篇
眼科学   179篇
药学   1011篇
  16篇
中国医学   965篇
肿瘤学   32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680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5例。平均发病年龄30岁。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头痛头晕(67%)、心悸多汗(44%)、视物不清(33%)及肉眼血尿(28%)为主要临床症状。尿儿茶酚胺(CA)和(或)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阳性者16例,阳性率89%。经B超、CT、MRI及膀胱镜等检查,肿瘤位于膀胱7例、腹主动脉旁5例、肾门4例、脐尿管1例、盆腔1例。结果 18例中行肿瘤切除术15例,探查术3例。病理诊断良性16例,恶性2例。5例术后3个月~10年复发。结论 尿CA和VMA测定是定性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控制血压和扩容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术后应长期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2.
一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由DNA损伤(如突变)引起的人类表型缺陷,为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藏以及人类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得到表型缺陷家系,然后进行系谱分析。结果得到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4代41位成员中有12例患者。结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由DNA损伤引起的人类表型缺陷;该病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外显率和表现度。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肾移植模型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方法使用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采用原位低温灌洗,肾动脉带一小段主动脉,肾静脉带一小段下腔静脉、输尿管末端带一直径约为0.5cm的膀胱瓣的供者手术方式;受者主动脉与供者主动脉、受者下腔静脉与供者下腔静脉进行端侧吻合,在受者膀胱上剪去一膀胱瓣与供者相同大小的圆瓣,然后进行一层膀胱吻合。结果 第一阶段为实验探索阶段,经过半年近150次的实验摸索,克服了移植物灌洗、血管吻合、膀胱吻合等技术难关,终于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第二阶段为模型成熟阶段,冷热缺血时间、血管吻合的速度以及手术时间都比第一阶段有所缩短。手术成功率为85%左右,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吻合口出血、灌洗不良、休克、血栓形成以及膀胱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等。结论 此模型容易掌握,可以在条件比较简单的实验室开展,除常规显微外科器械外不需要特殊的器械或设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能量的四肢骨折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四肢骨折,尤其是四肢粉碎性骨折,若同时伴有大段骨缺损,复位困难,骨缺损难以靠植内完全矫正,同时有肢体短缩、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在治疗上缺乏良好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自行设计单侧外固定支架一次复位,同时行骨迁移术治疗四肢长骨骨缺损9例,取得满意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毕四锐 《心脏杂志》2006,18(2):228-230
目的评价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148例老年DCM心力衰竭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为依那普利,加上基础用药(地高辛、双氢克尿噻);观察组为对照组用药加上螺内酯。治疗6周后复查两组的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有减少,24 h室性早搏(VA)数也均有减少;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显著增加。两组均未发现高血钾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在老年DCM心力衰竭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常规加用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有效、安全,可显著改善左室重构和防治猝死。  相似文献   
16.
慢性多发性肌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多发性肌炎的发病机制、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慢性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表现、肌酶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总结肌肉病理学特征。结果慢性多发性肌炎以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血清酶谱轻-中度增高,肌电图以肌源性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为灶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与再生肌纤维共存。结论临床特点结合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慢性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多数患者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及环磷酰胺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缺血区域炎症反应特点及环磷酰胺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环磷酰胺预处理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生化法观察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P-选择素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并进行TTC染色和HE染色.结果 (1)再灌注3h缺血侧额顶部皮质和基底节区出现P-选择素表达,12h达高峰.环磷酰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2)再灌注12h以后MPO活性明显升高.基底节区的MPO活性在再灌注48h达到高峰后下降.额顶部皮质MPO活性在再灌注24h达到高峰后至96h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对照组相比较,环磷酰胺预处理组MP(活性升高受抑制(P<0.05).(3)环磷酰胺预处理可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P<0.05).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主动性炎症反应,额顶部皮质比基底节区的炎症反应更持久和剧烈.(2)环磷酰胺减少缺血侧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不直接影响P-选择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可视化技术及其在抗击SAR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其中重点阐述了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地学可视化,最后总结了可视化技术在这次抗击非典型肺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脾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脾结核的临床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9岁。6例术后证实,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证实。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消瘦、血沉增快、贫血、脾肿大,B超发现脾脏肿大11例,其中8例脾内多发占位,3例为孤立性占位;7例行CT检查,6例发现脾脏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密度灶,1例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6例患者伴后腹膜、脾门区等淋巴结肿大,5例患者伴其它脏器结核。结论 不明原因发热、消瘦、血沉增快、贫血、脾肿大为脾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腹部B超和腹部CT能对脾结核作出较准确的判断,脾结核患者经正规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