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5~6月在我院常规年度体检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465例,年龄60~93岁。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化维生素D3(25(OH)D3);骨转换生化指标(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并计算游离睾酮(FT)、生物可利用睾酮(BT)、睾酮分泌指数(TSI)和游离睾酮指数(FTI);分析各指标与老年男性骨转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男性血清FSH、LH、SHB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而FT、BT、TSI、FTI、PTH及CTX、OC和PINP随增龄呈下降趋势,80岁以后下降较为显著(P0.05)。PTH与CTX、OC和PINP均呈正相关(r=0.227,0.269,0.162;P0.01),校正年龄因素后,相关性仍然存在;SHBG与OC负相关(r=-0.100,P0.05)。各骨转换指标随PTH四分位水平升高而增加,第一分位与第四分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与CTX、OC和PINP负相关(β=-0.126,-0.141,-0.122;P0.05),PTH与CTX、OC和PINP正相关(β=0.196,0.279,0.189;P0.001),SHBG与OC负相关(β=-0.100,P0.05)。结论:增龄是老年男性骨转换减低的根本原因,血清PTH和SHBG水平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素(ET)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4年1-12月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入组干预6个月后,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后各组患者的ET和胱抑素C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P<0.05),治疗1、6个月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ET、CysC水平,延缓、减轻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国产格列美脲治疗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华北地区15家三甲医院对门诊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按推荐方式应用格列美脲,治疗12周时复测以上指标,分析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S、PBS和HbAlc均明显改善,HbAlc达标率显著...  相似文献   
35.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A、B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经典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AIDP)和其亚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易患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等位基因分型的关系,从免疫遗传学角度探讨自身内在因素在GBS不同亚型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改良快速盐析法自静脉血中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顺序特异性引物法(PCR-SS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对31例AIDP患者、33例AMAN患者和132名健康对照进行HLA-A、B位点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AIDP组HLA-A33频率(22.6%)较对照组(3.5%)升高,相对危险度(RR)为6.1,校正概率值Pc=0.011;AMAN组HLA-B35、B15频率(34.5%,51.7%)较对照组(6.9%,20.8%)高,RR分别为7.1、4.1、Pc分别为0.0008、015。结论 AIDP和AMAN与健康对照比较,有着不同的HLA等位基因分布。HLA-A33与AIDP易患性相关联,HLA-B15、B35与AMAN易患性相关联。推测AIDP和AMAN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的差异与在免疫应答、调控等各环节有关键作用的HLA的型别有关。  相似文献   
36.
本文章报告了一例长血管蒂游离脾,因部分脾梗塞所致的急腹症。患者为46岁的病人,表现为腹部刺痛、发热、恶心、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和可触及的中腹部肿块。超声和CT扫描揭示中下腹存在回声均匀的游离脾,并有坏死区域,长血管蒂以长轴扭转,脾区空白。因脾血管的严重损伤,我们进行了急诊腹腔镜脾切除。到目前为止,传统手术只适用于血管未受损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其方法为在脾区建立一个网膜或合成的脾套固定脾脏。  相似文献   
37.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脂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岁)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脂谱的变化。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并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2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血脂谱和体重变化等。结果:二甲双胍可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体重(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肥胖组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TC、LDL-C的降低幅度与非肥胖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TG的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全面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38.
二甲双胍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安全性.方法 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并使用二甲双胍的24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血乳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本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时间3个月~21年[(6.6±3.9)年],单用二甲舣胍治疗43例(17.7%),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者124例(51.0%),联合胰岛素治疗者76例(31.3%),均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和HbA1c水平.肌酐清除率正常者(>80 ml/min)仅占18.1%,≤50 ml/min者占25.8%,存在明显的随年龄增长肌酐清除率下降的趋势.整组人群或按肌酐清除率分组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和血乳酸水平无显著变化,无乳酸酸中毒发生.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即可达到良好的降血糖效果也较为安全,年龄并非二甲双胍治疗的禁忌证.治疗中应注意掌握适应证和治疗剂量,在一些风险人群应监测血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80岁及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病历调查方式,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且入院前半年无明确低血糖发作的6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本次入院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降糖治疗方案的选择等病历资料,按年龄是否≥80岁分为老年组及高龄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531人(77.9±9.6岁)。相比于老年组,高龄组代谢紊乱更严重,肾功能进一步下降(P<0.05)。高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老年组(P<0.01)。研究人群中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物为α-糖苷酶抑制剂,其次为二甲双胍及胰岛素。与老年组相比,高龄组磺脲类、双胍类及格列酮类降糖药使用比例较低,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及胰岛素使用比例增高(P<0.01)。治疗方式上以口服降糖药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单独使用胰岛素及采用生活干预方式的所占比例均较小。与老年组相比,高龄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比例较低,而胰岛素治疗比例明显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8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在选择降糖治疗方案和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应充分考虑高龄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做到降糖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肝细胞脂联素受体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孵育48h的HepG2细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吡格列酮组、3组不同浓度(100、200、400μmol/L)饱和脂肪酸(PA)培养组和3组相应浓度PA+吡格列酮(PGT)处理组。继续培养24h后,提取总RNA,使用RT-PCR半定量分析脂联素受体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组脂联素受体2(R2)mRNA的表达下降,当PA的浓度加至200μmol/L以上时,R2 mRNA表达的下降呈现明显差异(P〈0.01)。在PA+PGT的各组中,R2 mRNA的表达均较同PA浓度组增高,尤其是在PA浓度大于200μmol/L时(P〈0.05或P〈0.01)。结论R2很可能是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改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