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5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在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 liver perfusion,ECLP)中影响供肝功能的因素.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随机分为4组.A组(n=4)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5℃~36℃的保存液中;B组(n=4)在ECLP循环中不加入胰岛素和50%高糖;C组(n=4)供肝在进行ECLP循环时仅灌注门静脉;D组(n=7)同时灌注门静脉和肝动脉,ECLP循环中每小时加入胰岛素和50%葡萄糖,而且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8℃~39℃的保存液中.A、B和C组在分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均与D组相同.观察供肝一般情况、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病理变化等指标.结果:各组胆汁生成量和耗氧率均逐渐下降而灌注压力逐渐升高.A组、D组耗氧率和C组、D组胆汁生成量及耗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D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肝脏功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保存温度和灌注方式可能是较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肾移植后糖尿病(PTDM)患者使用瑞格列奈或罗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查本中心PTDM患者共31例,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16例(男9例,女7例)和罗格列酮组15例(男9例,女6例)。瑞格列奈组三餐前服用瑞格列奈1~2mg,罗格列酮组早餐前服用罗格列酮4~8mg,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指标变化。持续高血糖需要加用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为治疗无效。结果:瑞格列奈组2例无效者改为瑞格列奈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或改为胰岛素治疗后效果满意;罗格列酮组4例治疗无效,改用胰岛素治疗,其中1例在治疗第2周时因水肿终止治疗(分析时予以排除)。瑞格列奈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5%(14/16)和71.4%(10/1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2组FBG、2hPG、HbA1c和BMI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BUN和C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清除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中、大分子溶质的疗效.方法 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24例(观察组),采用德国Fresenius 4008S容量控制型透析机和超纯碳酸氢盐透析液行高通量透析,每周3次,每周透析时间>12 h,共观察1年;选择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3例(对照组),行Fenekhoff卷曲管及手术置管法,采用Baxter公司生产的双联双袋透析装置及透析液每日交换6~8 L,每次2 L,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和机体日总出入量做相应调整.检测血液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年前、后2种溶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通过1年规律治疗,2种透析方式均可显著降低血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素水平(P<0.05),腹膜透析对于β2微球蛋白的清除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P<0.01),而对于甲状旁腺素的清除两者效果相当(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中、大分子毒素清除能力接近腹膜透析.在我国国情下,两者均适合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85.
8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然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率明显升高,这种情况下,糖尿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合并多种疾病,尤其是后期,会引发糖尿病肾病(DN),该病具有较大的危害,不仅威胁生命健康安全,还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当前,无论是国内医学界,还是国外医学界,都对该病提高了重视,加强了治疗方法的研究。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界尝试以中医药对该病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不同的实践方式,在该病的治疗中使用的方法各有不同。本次研究收集了多种资料和文献,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致力于将糖尿病肾病理论与实践上的治疗思路及方法理清,为中医药治疗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中期临床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逆行性牙髓炎患者277例(277颗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39,139颗牙)和对照组(n=138,138颗牙)。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实验组给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治疗,并于牙周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1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1个月后,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牙周情况[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和牙周附着丧失(AL)]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生活质量(SF-36)。结果(1)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VAS评分较低(P<0.05);(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PLI、PD、BI、GI和AL水平较低(P<0.05);(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血清IL-4、IL-17、TNF-α和IL-8水平较低(P<0.05);(5)治疗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牙周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治疗逆行性牙髓炎,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牙周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能与IL-4、IL-17、TNF-α和IL-8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9.
马良;胡立影;石羽;龙刚 《天津医药》2024,(8):882-887
慢性肾脏病(CK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视网膜和肾脏具有同源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血管损伤均揭示了视网膜和肾脏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可用接近组织学的分辨率检测脉络膜视网膜微循环。由于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促进高血压、糖尿病、CKD及相关心血管疾病(CVD)的发展。OCTA对CKD患者眼底神经微血管的检查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评估CKD病情的进展,为CVD风险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与深度学习的结合,将会进一步拓展该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