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黄曲酶毒素高暴露地区健康人群黄曲酶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暴露的影响因素,为预防AFB1暴露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市居民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相关资料,采用竞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黄曲酶毒素B1 白蛋白加合物(AFB1 albumin adducts,AAA)水平,采用Bekman LX20 Chemistry Analyzer配套英国Randox公司诊断试剂检测肝功能。结果经济收入低、吸烟、饮酒、食用散装大米、大米保存超过30d、经常在外就餐的人群,AAA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人们经济收入水平及生活方式与AFB1暴露有关,食用散装大米、经常在外就餐、饮酒是AFB1暴露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饮酒因素交互作用在广西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00例肝癌患者和292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用PCR-RFLP方法检测ALDH2基因型。结果 肝癌组和对照组中ALDH2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50.33%和47.95%(P=0.561)。肝癌人群ALDH2基因型不存在区域和民族差异(P〉0.05)。饮酒频度每周≥3次的ALDH22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饮酒频度每周〈3次的ALDH2*1携带者的3、34倍(95%CI1.75~6.41)。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P〈0.001)。结论 ALDH2基因型不构成壮汉族间肝癌发病差异的基础,频繁饮酒可能是ALDH2基因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黄曲霉毒素B1代谢及致肝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菌(aparasiticus)等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对人类)Ⅰ类致癌物,是一种强毒性物质,广泛存在于  相似文献   
24.
将我院418例手术吻合切除肝癌病例分为近10年组(175例)和前25年组(243例),并进行了对照分析。近10年组的主要特点是:(1)体检发现的亚临床肝癌较前25年组多(分别为26.3%,5.3%,P<0.01);(2)临床Ⅰ期病例较前25年组多(26.3%,1.6%,P<0.01);(3)手术切除病例较前25年组高(56.1%,40.4%,P<0.01);(4)手术死亡率较前25年组低(1.7%,8.6%,P<0.01);(5)局部切除较前25年组多(36.0%,0.2%,P<0.01);(6)复发癌再治疗是近10年组独有的;(7)术后1,3,5年生存率较前25年组高(80.6%,47.3%,34.9%,57.2%,30.6%,25.2%,P<0.01)。本文资料说明原发性肝癌诊治方法的变迁表现了肝癌早期治疗水平的提高,反映了肝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25.
手术方式对小肝癌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4例小肝癌的手术方式与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率较姑息性切除者明显增高,且术后累计复发率和原切缘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后者。提示姑息性切除术后切缘断面癌残留引起的切缘局部复发可能是导致复发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对复发癌灶采用再次 肝切除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6.
报告血清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检测方法,并检测了45例正常人及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POD同工酶.结果正常人血清POD同工酶出现1~3条区带,HCC病人血清POD同工酶出现2~6条区带.提示,HCC病人血清POD同工酶区带比正常人明显增多(P<0.001),活性也明显增高(P<0.01).  相似文献   
27.
主编献词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杂志更名为<中国癌证防冶杂志>,该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学会和广西肿瘤防冶研究所联合主办,为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28.
肿瘤的发生涉及多因素多环节过程,研究认为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不仅取决于核内遗传物质,而且还与核外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关系密切。线粒体与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但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和能量代谢等方面,80年代后,由于mtDNA的发现,人们迅速把目光转向mtDNA突变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上。目前已在多种实体肿瘤细胞中发现mtDNA突变和不稳定性等变化,但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体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9.
甲状腺癌(以下简称甲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区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98%。其预后,根据其组织学类型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分化型的甲癌,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好。而未分化型的甲癌,则是人体最恶性的肿瘤之一,治疗效果差,很快导致病人的死亡。目前,甲状腺癌分型为:①分化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乳头滤泡混合癌、Huerthle细胞癌。②髓样癌。③未分化癌即间变型的巨大梭形细胞癌。甲癌外科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手术前、后及不能手术的病人,化疗也是  相似文献   
30.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CHL)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过去文献报道对CHL多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我科对CHL采用经皮肝动脉插管碘化油栓塞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990年2月至1993年1月对15例由B超、CT或ECT检查诊为CHL或肝内占位病变病人,再经肝动脉造影诊为CHL后,进行了经皮肝动脉碘化油栓塞治疗。其中男性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