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目的 评估MRI纹理分析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1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盆腔增强MRI图像资料,采用Omni-Kinetics软件,于轴位T1WI、T2WI及增强T1WI上,在包含肿瘤实性成分最大的层面测量,软件自动生成直方图、形态学矩阵等4类纹理特征的纹理参数,比较pT1-2期与pT3-4期直肠癌各参数的差异,并对有差异的参数绘制R0C曲线,评估其效能。结果 统计得到峰度、能量及熵值等37种纹理特征参数,其中在T1WI序列上有峰度、熵等5个纹理特征在2组数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熵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AUC值为0.765,最佳阈值为5.34,敏感度65.9%,特异度80%;在T2WI序列上有最大强度、峰度等19个纹理特征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大强度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AUC值为0.788,最佳阈值为2.185,敏感度58.5%,特异度95%;在T1W...  相似文献   
3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钉和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组40例和关节镜下钢丝固定组50例。结果:钢丝组和空心钉组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组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和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均具有固定效果明显,疗效良好特点。  相似文献   
3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凝血功能对危重症新生儿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68例,另选同期病房中非SIRS新生儿36例为对照,在入院24h内采血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g)及D-二聚体(DD)水平,观察PCT,NSE与凝血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评分级别的增加,PCT、APPT、NSE及DD也增高,而PT、TT、Fg三者指标变化不大。危重症组PCT、APTT、NSE、DD与非危重症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5)。PCT诊断SIRS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85.7%;NSE诊断SIRS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8.7%;APTT诊断SIRS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80.8%;DD诊断SIRS的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80.9%。且SIRS组PCT、NSE与APTT、DD呈正相关。结论 SIRS患儿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其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PCT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早期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血清NSE水平升高,提示手足口病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联合PCT、NSE与凝血功能测定能够更早更灵敏地诊断危重症患儿及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314.
目的 评估生物反馈治疗对PPH 术后不适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III-IV 度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改良PPH 手术,实验组患者术后接 受盆底肌电图介导的生物反馈肛门放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肛周不适或异物感,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较快排便,住院时间较短,而其余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能够减轻PPH 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 时间.  相似文献   
315.
目的 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 70(HSP70)水平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5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187 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分为 DEACMP 组和 ACMP 组,另选 100 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中 HSP70 的水平。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 ACMP 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绘制ROC 曲线评价血清 HSP70 对 ACMP 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在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颅内病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K-MB) 和肌钙蛋白 I (cTnI)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相比较于 ACMP 组,DEACMP 组年龄明显较高,DEACMP 组昏迷时间和接触 CO 时间均显著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 =3.747~10.533,均P<0.05)。DEACMP组和ACMP组血清中HSP70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3.443,P<0.05),且 DEACMP 组血清中 HSP70 的水平显著高于 ACMP 组 (P < 0.05)。血清 HSP70 和接触 CO 时间是 ACMP 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血清 HSP70 预测 ACMP 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 cut-off 值为 32.9ng/ml,其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827 和 0.709。结论  ACMP 患者中毒早期血清 HSP70 水平显著增高,有可能成为预测 ACMP 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16.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胃镜检查发现的14例早期食管癌进行ESD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切除率和术后短期复发率.结果 14例食管癌病变范围超过食管1/2周的3例,小于食管1/2周的11例.病变直径2.0~4.0 cm.10例(71.4%)成功完成ESD治疗,平均手术时间70 min.14例患者中4例发生食管穿孔,穿孔发生率28.6%(4/14);1例术后发现少量皮下气肿.术中出血量平均30 ml,均经电凝、氩气刀(APC)、止血夹成功止血.10例成功ESD切除术后均获1、3、6个月随访,刨面基本愈合,无一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在合适的早期食管癌病例选择性的开展ESD切除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317.
正脐疗历史久远,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具有简、便、验、捷等特点,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蒸脐法又是脐疗中更为重要且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之一。蒸脐法,又称为熏脐法、炼脐法、温脐法,是将药物研细末填满脐部,上置艾炷灸的一种方法,多用于虚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318.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诱导宿主巨噬细胞表达miRNA的变化,进而验证差异miRNA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H37Rv菌株感染人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后,收集12 h、24 h和48 h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miRNA微阵列芯片分析;再将临床分离的120株不同个体来源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与THP-1细胞共培养,使用实时定量PCR (real time-PCR, rt-PCR)验证差异miRNA的表达水平;随后收集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处理后,提取总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痰液中的差异表达的miRNA水平。结果 H37Rv体外刺激THP-1细胞,使用miRNA微阵列芯片分析,结果显示:miR-155、miR-29b-1*、miR-150、miR-146a、miR-212和miR-483-5p 共计6个miRNAs水平在3个时间点升高均较为明显;将来自不同区域的120株结核菌株分别与THP-1细胞的共培养24 h,检测发现miR-155表达水平最高;以miRNA-155为检测靶标,对68例结核患者的痰液进行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3.8%。其灵敏度高于痰涂片的22.1%和结核抗体的8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ELISpot法的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痰涂片阳性结果与miRNA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中,发现miR-155其表达水平与痰涂片阳性等级呈正相关(R2=0.743, P<0.05)。结论 此研究提示miR-155能够作为活动性结核诊断的有效靶标,且对间接评估患者肺部荷菌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9.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动脉造影(CTA)指导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在支气管扩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支气管扩张喀血患者20例进行BAE,记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肺外体循环位置、数量;并记录栓塞血管情况及手术时间、曝光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即刻止血及术后72 h内咯血量,部分患者追踪随访半年以上。结果20例患者经DSA造影发现栓塞异常支气管动脉增粗或肺外体循环责任咯血血管70支(其中59支在CTA影像指导下完成),诊断、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4个肺段,即刻止血率为90%,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 CTA的支气管动脉位置、数量等信息有助于指导BAE治疗,术前CTA检查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320.
目的:评价双介入疗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观察组,均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经过脾肝门静脉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同时,在部分脾脏以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处进行双介入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对照组,该组均择期接受食管静脉套扎术或急诊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年内发生再出血患者27例,占13.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34例发生再出血,占34.0%,其中有1例由出血引起死亡,严重感染引起死亡1例。结论双介入疗法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