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相关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53例Hunt—HessIV、V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时以修订Rankin残疾量表分级为终点指标,评估既往高血压病史、责任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Claassen分级、治疗方式、手术时机、后续手术处理颅高压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有高血压病史21例、Claassen分级I~Ⅲ级31例,Ⅳ级22例,后续手术处理颅高压17例。②预后良好25例(25/53),预后不良28例(28/53)。③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手术时机、治疗方式等因素对出院Rankin残疾量表分级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病史者Rankin分级的相对危险度(OR)是无高血压病史者的5.333倍(95%CI:1.554~18.304),ClaassenIV级是I~Ⅲ级的4.191倍(95%CI:1.368—12.838),需后续手术处理颅高压者是无需手术处理的13.269倍(95%CI:2.614~67.360)。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可受高血压病史、Claassen分级、动脉瘤术后后续手术处理颅内高压等多项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2.
颅内肿瘤术后并发颅内远隔部位血肿13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阐明颅内再发血肿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13例再发远隔部位血肿的病变、肿瘤类型、临床表现、血肿类型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对再发血肿患者均再次开颅清除血肿,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 发生远期部位血肿的主要原因是颅内压急剧下降,脑皮质下塌,血管被撕裂。建议:行侧脑室穿刺,术前、中防止脑脊液流失过多过快,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行头颅CT检查,早期发现及处理。  相似文献   
73.
颞下经岩骨前部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Kawase入路)的解剖特点。方法:10例20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和测量。结果:岩骨前部切除后可暴露位于前外例的颈内动脉管水平段,以及颈内动脉管和内听道之间的耳蜗基底转。岩骨前部切除可分别在岩尖上面和内侧面开出面积为2.6cm^2和1.9cm^2的骨窗。与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相比,暴露范围在斜坡面向下扩大至斜坡上部、在脑干面扩大至椎基底动脉连接部和桥延沟水平。此入路暴露的岩斜坡区硬脑膜主要由脑膜垂体干和咽升动脉供血。结论:Kawase入路可同时暴露中后颅窝,其对后颅窝的暴露范围局限于岩斜坡区上半部。  相似文献   
74.
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24例发病在8h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行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根据血管造影按血管再通程度分为完全再通、部分再通和未再通.临床结果评价在溶栓后30d进行,根据Modified Rank Score(MRS)分为治疗效果好(MRS 0~Ⅲ)、治疗效果差(MRS Ⅳ~Ⅵ)两类.结果 完全再通率54.2%(13/24),部分再通率25.0%(6/24).溶栓后30 d,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有15例(62.5%),出血率为16.7%(4/24),病死率为16.7%(4/24).结论 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安全性和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5.
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对照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方法 对 9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纳络酮 (NLX)治疗组 (n =48)和对照组 (n =47) ,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征变化和远期疗效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络酮治疗组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 ,呼吸异常 ( 2 9 2 % )和心律异常 ( 3 1 3 % )明显减少 (P <0 0 1)。伤后 1周内NLX组病人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NLX组治疗 1周后意识转清醒率( 5 4 2 % )高于对照组的 40 4% (P <0 0 5 ) ,伤后 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重残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早期大剂量运用纳络酮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 ,缩短昏迷时间 ,降低伤残率 ,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6.
经翼点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18例前循环动脉瘤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术,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临床分级均在Ⅲ级以内。结果 均获得成功夹闭,术后无面神经损伤表现,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2h。1例左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术后出现一过性感觉和运动性失语。结论 经过慎重的选择病例以及术前周密的手术设计,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7.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目的:探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颅脑外伤中的运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146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金洋伦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1),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脑脊液中β-内肽变化情况,结果,金尔伦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异常(29.3%),心律异常(30.7%),及伤后1周颅内压显著升高(20%)和重度脑水肿者(20%)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金尔伦组1周后意识;转清醒率(54.7%)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4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及死亡率(37.3%)明显减少(P<0.05),金尔伦组病人β-内啡肽下降程度及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P<0.01),结论:金尔伦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是拮工抑制伤后β-内啡肽的释放。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治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16例,术前行MRI及血管造影确诊,全组均行半椎板入路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处理。结果16例均为单发,其中颈段2例,胸段8例,腰段6例。瘘口除2例多支动脉供血,余均为单支动脉供血。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其中1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症状稳定。结论MRI是硬脊膜动静脉瘘可靠的诊断方法。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精确定位瘘口位置,同时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是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金标准。微创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切除是硬脊膜动静瘘的优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常熟市地处太湖流域的阳澄湖畔,是京剧<沙家浜>的发源地.面积1 264km2,现有人口103万.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258亿元,财政收入24.3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 531元.多年来,我们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实行政府组织,多元化投入,努力兴办农民健康保障事业,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积极推进"民心工程",巩固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0年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9.52%,80.00%的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 923万元,为防止和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76.90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80.
作者从1983年1月到1996年1月共收治硬脊膜动静脉瘘24例,全部病人均表现为进行性脊髓损害.除1例(术中证实)外,均经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证实.9例病人治疗前后行MRI检查.24例中,单纯栓塞5例,单纯手术14例,栓塞 手术4例,未治1例.经治疗的23例病人中痊愈7例,改善12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文中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影像学特点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