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关联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Balb/c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柯萨奇B3病毒感染组(感染组)及病毒感染早期治疗组(0~6d)和急性期治疗组(7~13d),后2组腹腔注射外源性IGF-130μg/(kg.d),连用7d。d14处死动物,留取心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心肌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感染组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Pa<0.01);感染早期治疗组较急性期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增多、BAX表达明显减少(Pa<0.01)。结论病毒感染早期应用IGF-1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优于急性期。  相似文献   
32.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婴儿期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既往本病的病死率极高。近些年来由于治疗的进展,病死率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他疾病所并发的心力衰竭者。1976~1987年我院收治本病伴急性心力衰竭17例,经治疗11例心力衰竭得以控制,病情稳定后出院并进行长期随  相似文献   
33.
肺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血管畸形,多为先天性,通常是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一部分。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紫绀、红细胞增多和呼吸困难。呈慢性进行性加重。也有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紫绀的。  相似文献   
3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治疗儿科副教授黄星原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多发病,因临床表现多像感冒或轻微肠炎,易致家长疏忽大意,延误诊断和治疗。有的甚至留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造成不良的后果,使小儿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给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导入外源FasL cDNA ,诱导异基因骨髓移植物中针对受者MHC的淋巴细胞凋亡 ,从而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方法 :pBillneo mFasL质粒经酶切鉴定后 ,采用脂质体转移法导入Balb c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BMNC) ,体外与BAC鼠骨髓移植物混合培养后 ,输注给经致死量照射的Balb c小鼠 ,通过观察受者存活率、GVHD的表现、肠、肝、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 ,以观察受者鼠GVHD的发生情况 ,同时观察受者鼠的脾结节以了解其造血功能重建。受者鼠骨髓细胞Y染色体分析 ,以查明供者来源的造血干细胞是否植入。结果 :pBillneo mFasL内mFasL cDNA酶切鉴定提示可以按顺序合成出功能蛋白质 ,采用脂质体法传导入BMNC后 ,Westen Blot显示出抗FasL抗体识别的条带。转基因BMNC与BAC鼠脾单个核细胞 (SMNC)混合培养后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SMN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4 .76 %± 0 .36 ) %vs(1.8± 0 .4 2 ) % ,t=3.0 1,P <0 .0 0 1]。骨髓移植 (BMT)后 ,受者GVHD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4 0 %vs10 0 % ,χ2 =6 .0 0P <0 .0 5 )。Y染色体分析 ,提示有供者来源的造血干细胞植入并增殖活化。移植 10d后受者即有脾结节形成 ,2 0d达正常水平。结论 :采用脂质体转移法 ,能将mFasL cDNA转入鼠BMNC并能有效地表达 ,转基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索表达载体含有B结构域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cDNA的重组质粒能够成功转染脂肪干细胞作为血友病A基因治疗靶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4—01/06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完成。先将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含有B结构域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cDNA的重组质粒扩增、纯化和鉴定。取大鼠的腹腔和肾后脂肪组织。分离出脂肪干细胞。当培养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将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和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转染试剂以0.5:1,1:1,1.5:13种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后转染大鼠的脂肪干细胞。培养36h后分别采用比色法和半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人凝血因子Ⅷ的凝血活性和脂肪干细胞的外源基因转化效率。结果:①转化效率结果:质量比为1.5:1时转染效率比质量比为0.5:1时约高5%,质量比为1:1时转染效率最高,约比质量比为0.5:1时高50%。②转化36h后检测脂肪干细胞上清中的人凝血因子Ⅷ活性的结果显示:表达载体与阳离子脂质体质量比为0.5:1时,人凝血因子Ⅷ活性为0.2%;表达载体与阳离子脂质体质量比为1:1时。人凝血因子Ⅷ活性为1.6%;表达载体与阳离子脂质体质量比为1,5:1时,人凝血因子Ⅷ活性为0.4%。没有表达载体转染的脂肪干细胞上清中人凝血因子Ⅷ活性为0;正常人凝血因子Ⅷ活性为50%,180%。结论:外源基因含有B结构域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cDNA的重组质粒能成功转染鼠脂肪干细胞,而且转化后的细胞能够表达人凝血因子Ⅷ,但表达的人凝血因子Ⅷ活性不高,这可能与本次实验中质粒的纯度不高、转染效率不高和其他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37.
对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岁零4月龄。因睡眠减少2d于2011-01-24入院,患儿每天平素睡眠10~14h,近2d出现睡眠减少,约2h/d,偶有烦吵,喜抓头,偶咳,无发热,无呕吐,无腹泻,精神食欲一般,以睡眠减少原因待查收入。既往多次支气管炎史,上周曾因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查体:BP 80/60mm Hg,R 25次/min,P 96  相似文献   
38.
目的:干扰素-λ(IFN-λ)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目前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但其是否能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尚缺乏相关报道。探讨IFN-λ2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早期的作用,为IFN-λ2 是否能应用于临床治疗或预防VMC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柯萨奇B3(CVB3)病毒的方法制造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病毒组、IFN-λ2 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PBS培养液,记为第0天;IFN-λ2治疗组从第1天开始,连续5 d每天经背部皮肤不同点给予小鼠IFN-λ2 400 ng (0.1 mL),空白对照组和病毒组则每天以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死亡小鼠从组中剔除。9 d后处死所有存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 及Bax的表达。结果:①病毒组心肌病理评分要高于空白对照组及IFN-λ2治疗组。 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心肌组织有少量Bcl-2及Bax的表达,病毒组较空白对照组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IFN-λ2治疗组较病毒组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P<0.01) 。结论:INF-λ2 能减轻柯萨奇病毒所致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病理改变,能抑制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对VMC小鼠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4):296-300]  相似文献   
39.
付杰  黄星原  顾坚 《广东医学》2005,26(11):1475-147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心肌胶原重构中的作用。方法50只7周龄雄性Balb/c小鼠腹腔接种0.2 ml的CVB3建立VM模型,应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VM组心肌炎发病过程中MMP-3,TIMP-1的表达,心脏石蜡切片HE染色计算病理积分,masson三色法胶原特异染色及氯氨T法测定心肌的胶原含量。结果VM小鼠心肌MMP-3和TIMP-1均呈现一过性表达。MMP-3表达于第10天达高峰。TIMP-1于第7天可见表达,第21天达高峰;心肌胶原含量在21,30 d显著增高(P<0.05);MMP-3与心肌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852,P<0.05),TIMP-1与胶原含量有正相关性(r=0.819,P<0.05)。结论VM小鼠心肌MMPs过度激活并伴有继发的胶原含量增高,且MMPs表达与心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TIMP-1表达与胶原含量密切相关。MMPs/TIMP参与了心肌炎的病理改变,可能是导致心肌间质改变、胶原增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0.
背景:Notch信号系统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中起关键作用,但尚无涉及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及其分化机制的报道。 目的:分析Notch信号系统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方法:将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心肌细胞共培养,Jagged1组加入Notch激活剂Jagged1,DAPT组加入Notch激活剂Jagged1和抑制剂DAPT,对照组加入PBS缓冲液。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情况及Notch信号系统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心肌细胞,与DAPT组及对照组相比,Jagged1组的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比率提高,心肌标志物表达增多,并且Notch1和Jagged1表达增强。证实Notch信号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起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