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评价巩膜敷贴放射疗法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Rb)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用巩膜敷贴放射治疗的Rb患儿16例(18眼)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6例(18眼)Rb患儿经巩膜敷贴放射治疗后,在3~24个月的随访中,肿瘤成功得到控制15眼(83%);发生并发症及转移而摘除眼球3眼.未发现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并发症有放射性白内障4眼(22%),继发性青光眼4眼(22%),玻璃体出血3眼(16.7%).所有患眼均未发生巩膜坏死.1例患儿肿瘤复发并眼外转移.结论 巩膜敷贴放射疗法是治疗Rb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眶内复发性多发性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 ,9岁。因左眼球间断性突出 ,视力渐进性下降 3年 ,于 1999年 10月 16日来我院就诊。 1997年 4月在外院CT检查示左眼眶内肿瘤 ,行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 :左眼眶内神经鞘瘤 ;1998年 5月 ,头颅CT检查示鼻腔内肿瘤 ,行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 :神经纤维瘤。入院体检 :全身皮肤未见咖啡斑等神经纤维瘤病体征。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1 5 ,左眼0 7。眼球突出度 :右眼 10mm ,左眼 17mm ,眶距 95mm。左眼垂直下移 2mm ,眼球内转运动轻度受限。余未见异常。眼眶CT检查 :球内直肌上方及球后肌锥内可见 3个类圆形高密度肿物影 ,拟诊 :左眼…  相似文献   
43.
病例 男性 ,73岁。因左下睑包块破溃后不愈 ,流脓血9年余 ,于 2 0 0 0年 6月入院。缘于 1990年 2月左下睑近内眦部出现一黑芝麻大小的包块 ,1个月后增大如黄豆大小 ,表面破溃脓血、恶臭 ,长期不愈。曾于 1993年在外院行左下睑包块切除耳后皮片移植修补术 ,病理诊断为左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 1年余复发 ,并向上睑和眶内蔓延。查体 :左眼视力无光感 ,眼球已被肿瘤覆盖 ,未能查见。瘤体范围上至眶缘上 1cm ,下至眶缘外 2cm ,内侧至鼻梁中线 ,外至眶缘外2cm ,包块约 6 0cm× 5 5cm× 5 0cm(图 1) ,表面呈黑色 ,周边隆起、质脆、…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8岁。2000年4月摔倒后右眼上睑被木片扎伤,伤后视力丧失,当地清创缝合。2001年4月伤口化脓,形成窦道,曾2次手术,均取出木质异物,但伤口反复化脓不愈,于2002年5月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检查:右跟无光感,上睑瘢痕,触之较硬,睑裂闭合不全。结膜充血,角膜暴露(图1)。眼球突出度:右眼14mm,左眼12mm,眶距95mm。  相似文献   
45.
46.
患儿男性,出生后5 d,因"左眼红肿突出5 d"入院.患儿为剖腹产,生后即发现左眼红肿突出,增长迅速伴出血.眼部检查:左眼周明显隆起,大小约5 cm×5 cm×4 c m,上下眼睑皮下淤血,结膜水肿突出睑裂,结膜下出血,眶压(T++),压痛(+),眼球向上移位,无法转动(图1).  相似文献   
47.
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到200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21例,其中13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采取经结膜入路手术。结果:经结膜入路摘除的13例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顺利,时间仅需15-20min,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结膜入路是摘除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关键在于术前对肿瘤性质,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48.
患者,女,35岁,因右眼下睑红肿1年,下睑瘘管半年,外翻4个月来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下睑红痛,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右眼睑蜂窝织炎,给予对症治疗。半年前距下睑缘2cn处出现一瘘口,并流出脓性分泌物,经抗炎治疗症状减轻。但瘘口未闭合并间歇性流出脓性分泌物,4个月前下睑逐渐外翻。  相似文献   
49.
杨新吉  王毅  鲁小中  朱慧  李天成  肖利华 《眼科》2005,14(Z1):53-55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儿童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共15例.方法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注射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儿进行疗效评价.主要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注射前后瘤体内血流信号变化.结果 15例患儿经1~4次注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肿瘤异常血流信号消失10例(66.7%),肿瘤异常血流信号减少5例(33.3%).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对眼睑眶内毛细血管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0.
60例眶颅沟通肿瘤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种类及诊断方法。方法选择60例手术后经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的眶颅沟通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54例行MR I扫描,其中增强扫描42例。20例摄视神经管X光像。结果最常见的阳性体征是眼球突出(58/60)、眶压升高(39/60)和视力下降(36/60),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22/60)。较多见的眶颅沟通肿瘤是脑膜瘤(20/60)、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60)和转移癌(5/60)。眶颅沟通肿瘤的CT、MR I扫描及视神经孔X光像有一定影像学特征。眶颅沟通途径包括: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颅交界骨壁。结论掌握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种分类,综合运用CT、MR I和X光等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