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新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RNIVCF)的稳定性、血栓捕获能力、可回收性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实验评定RNIVCF捕获直径2.5、3和4mm混合血栓的能力。实验犬12只,10只经股静脉注入直径2.5mm自体不透X线混合血栓,评价RNIVCF血栓捕获能力;2只在置入RNIVCF后第7天尝试取出。摄腹部及胸部平片验证滤过效果。结果:体外实验证实RNIVCF捕获了直径3和4mm混合血栓的100%,直径2.5mm混合血栓的95%~100%。成功地在12只犬下腔静脉(IVC)经皮置入13枚RNIVCF,其中1只犬为双IVC,置入2枚滤器。lO只犬体内的11枚RNIVCF成功地捕获了经股静脉注入的直径2.5mm的混合血栓,无一死亡。2枚滤器在置入后第7夫经皮回收没有困难。结论可回收滤器既可以长期留置,又可以临时置入,更为实用。优点:①可经皮经5F输送器置入及回收;②滤器无钩刺,对腔静脉壁无损伤;③置入后稳定;④捕获小血栓有效。  相似文献   
12.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进行介入减黄的技术和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0年6月-2005年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肝癌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1~87岁,中位年龄65岁;低位梗阻者3例,高位梗阻者19例。经右侧穿刺入路7例,经剑突下穿刺入路6例,双侧胆管穿刺入路9例。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8~14天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3.6±10.7)mg/dl,引流后3~7天为(17.9±10.1)mg/dl,8~14天为(14.0±11.4)mg/dl。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胆红素水平、术后8~14天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住院死亡人数5人,住院死亡率为22.7%。结论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具有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症状、体征或经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门静脉狭窄.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明确门静脉狭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球囊扩张后行支架植入.同时行胃冠状静脉造影,如严重曲张或者影响门静脉血流则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门静脉造影,其中1例未能通过狭窄的门静脉主干;其余29例中,25例行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术,共植入26个自膨式支架;4例行球囊扩张治疗.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96.7%(29/30).7例行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为胸膜腔出血2例.随访期为1~72个月(平均21.5个月),所有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门静脉均通畅,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安全、有效,门静脉通畅率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多种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并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患者,胆管病变62例;肝动脉病变8例;下腔静脉病变13例;肝静脉狭窄7例;门静脉病变9例。胆管并发症采用经T管置入引流管、经皮肝穿刺胆管行胆汁引流或球囊扩张术。球囊扩张成形术或(和)金属支架植入术处理血管狭窄的患者;局部溶栓治疗用于术后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病例。结果在胆管并发症患者中,41例经T管置入引流管,34例行经皮穿刺胆汁引流(PTBD),球囊扩张胆道成形术9例。3例肝动脉狭窄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1例肝动脉形成血栓者行插管溶栓,效果良好。9例下腔静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1例接受了球囊扩张成形术。5例肝静脉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治疗。门静脉狭窄患者中6例接受支架治疗,1例门脉血栓形成行局部溶栓,治疗不满意。结论介入治疗是处理肝移植术后胆管和血管并发症不可或缺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方法 12例因肾脏肿瘤导致的出血患者在我科接受了经皮肾动脉栓塞术。肿瘤病变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癌5例。栓塞用材料包括PVA颗粒和碘油混合物(8例9次),其中2例加用博来霉素;弹簧圈3例,其中2例加用明胶海绵条;单用碘油1例。3例考虑为肾癌的患者在栓塞治疗后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止血有效率达到100%。在随访中无出血复发患者;1例患者在第一次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致出血行左肾动脉栓塞术后9个月,因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胀症状明显,又接受了右肾动脉栓塞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4例,经对症治疗缓解。术后随访中12例患者均接受了影像学检查,包括CT 9例,超声2例,MRI 1例。结论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随访显示长期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途径胆管内射频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治疗的患者9例。单次射频消融时间为60~120s,消融功率为5~10 W。消融结束后给予胆道支架植入术。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成功接受了胆管内射频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根据胆管狭窄长度不同,射频消融次数为1~3例次,其中2例患者消融2次,1例患者消融3次。所有患者在消融后均放置胆道支架,支架直径8~10mm,长度4~8cm,共放置支架9枚。平均手术操作时间(45±13)min。术后2例患者引流管内出现一过性血性胆汁,1例患者出现胆道出血,给予止血、对症治疗后患者出血逐渐停止。结论经皮经肝途径行胆管内射频消融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介入放射学进修医师的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2000年-2013年共有44名进修医师接受PBL教学法培训。在进修结束时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评价,分析PBL教学法的效果。结果 44人中理论成绩为优37人,占84.1%;良6人,占13.7;可1人,占2.2%。在临床实践中,44名进修学员中42人(95.5%)能够掌握介入放射学的一般操作过程和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14人能独立承担介入放射专业临床医疗工作,且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高年资主治医师水平。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介入腔内治疗。 方法收集37例LEASO患者,共进行40次手术,处理病变血管56支,其中狭窄病变39处(39/56,69.64%),闭塞病变17处(17/56,30.36%),其中髂动脉病变19处(19/56,33.93%),股动脉病变30处(30/56,53.57%),胫动脉病变7处(7/56,12.50%)。 结果支架植入6处,球囊成形(PTA)9处,PTA+支架植入38处,手术成功率为94.64%(53/56),术后30天内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35±0.05,术后明显升高(0.73±0.14,P<0.01)。 结论介入腔内治疗LEASO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肺动脉栓塞的病死率较高。肺动脉栓塞主要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近年来受到国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血流缓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和局部静脉管腔狭窄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下肢、下腔静脉、上肢、锁骨下静脉、上控静脉、肾静脉等。常用的影像检查技术包括:彩色超声、同位素扫描、多普勒血流仪和静脉造影等。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手段有:抗凝和溶栓治疗、介入溶栓术、负压抽吸术、高压喷射碎栓术、碎栓消融术、球囊扩张成形术、金属内支架植入术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等。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全身或穿刺局部出血,下腔静脉滤器移位、误置,滤器局部血栓形成等,常需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高动物实验中数字减影(DSA)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技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说服力。方法:在85例犬的肺栓塞实验中,调整血管造影机参数为6帧/s,增加捕获最佳图像的几率;利用75%高浓度造影剂,增加DSA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每次X线曝光前,对犬进行腹部加压,同时给与(1~3)mL得普利麻,使犬的呼吸减弱,为血管造影提供准备。实验结束后,利用边缘增强和像素移位调整DSA图像,使其达到最佳效果。结果: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DSA图像伪影,使图像质量大幅提高,所有的动物实验顺利完成。结论:动物实验的血管造影中,选择适当的血管造影机参数,利用药物和物理方法控制动物的移动和呼吸,可以提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使动物实验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