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40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2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26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224篇 |
口腔科学 | 45篇 |
临床医学 | 693篇 |
内科学 | 506篇 |
皮肤病学 | 73篇 |
神经病学 | 224篇 |
特种医学 | 2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515篇 |
综合类 | 1924篇 |
预防医学 | 598篇 |
眼科学 | 58篇 |
药学 | 669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780篇 |
肿瘤学 | 2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261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205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43篇 |
2007年 | 376篇 |
2006年 | 336篇 |
2005年 | 318篇 |
2004年 | 280篇 |
2003年 | 256篇 |
2002年 | 195篇 |
2001年 | 208篇 |
2000年 | 237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232篇 |
1997年 | 264篇 |
1996年 | 232篇 |
1995年 | 234篇 |
1994年 | 212篇 |
1993年 | 209篇 |
1992年 | 170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9篇 |
1966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类器官是一种在体外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构建的三维生物组织工程,能够高度的模拟体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传统的二维细胞和动物模型。人类心脏类器官是复杂的多细胞聚集物,包括心脏组织的转录、功能和形态特征,在疾病机制研究、药物实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心脏类器官模型的生成方法,类器官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进展,及心脏类器官的前景和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72.
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后路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比较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后路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9年以来治疗的 5 6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其中前路手术组 37例 ,采用摘除病变椎间盘、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及前路钢板固定 ;后路手术组 19例 ,采用全椎板减压、侧块钢板固定。 结果 前路手术者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5个月 ,平均 2年 10个月 ;后路手术者随访 1年 5个月~ 5年 1个月 ,平均 3年 8个月。两组 JOA评分及硬脊膜囊矢状径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 ;术后改善率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并发症例数前路手术组略多于后路手术组。 结论 前路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来观察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对肩袖的影响。方法肱骨干骨折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应用顺行与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随访2年后,两组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可损伤肩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肩袖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75.
76.
99 Tcm-DTPA与131I-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对96例受检者行99Tcm-DTPA与131I-邻碘马尿酸(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与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结果正常对照组GFR为(130.35±18.71) mL/min,ERPF为(600.86±123.44) mL/min,GFR/ERPF为0.225 7±0.055;双肾病变组GFR为(49.71±32.79) mL/min,ERPF为(214.34±145.25) mL/min,GFR/ERPF为0.248 1±0.095;左肾病变组GFR为(98.76±21.19) mL/min,ERPF为(433.45±168.10) mL/min,GFR/ERPF为0.257 7±0.109 3;右肾病变组GFR为(107.55±23.61) mL/min,ERPF为(418.45±121.79) mL/min,GFR/ERPF为0.266 8±0.050;肾移植组GFR为(46.45±28.01) mL/min,ERPF为(156.77±67.27) mL/min,GFR/ERPF为0.282 3±0.115 4.结论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可同时测定GFR与ERPF,评价肾脏功能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胆汁泡相糖蛋白的特征并评估其ELISA药盒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凝集素探针介导的点印迹法分析泡蛋白糖链的组成与结构,利用酶解方法测定泡蛋白各组分的构成,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利用Westernblot法分析胆汁与血清泡蛋白的同源性,根据ELISAkit测定泡蛋白的含量分布,并以ROC曲线判别ELISAkit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化学分析泡蛋白由多肽和寡糖组成,其中多肽分子量约为21u,糖链约占总蛋白含量的37.3%,为核心岩藻糖丰富的多天线复杂型聚糖。泡蛋白具胆汁与血清分布两相性,胆固醇性结石组胆囊胆汁和血清33.5u泡蛋白含量分别为(213.4±70.1)μg/ml、(179.8±97.9)μg/ml,明显高于胆色素性结石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LISAkit判断胆固醇性结石的胆汁相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和90%,而血清相为61.7%和93.3%。结论:胆汁泡蛋白是一种新认识的胆结石促成核因子,其在不同人群中具有表达谱的异质性,ELISAkit辅助诊断胆石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尚需更多病例的积累和验证。 相似文献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