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81.
李丹  高萌 《护理学报》2009,16(22):10-10
有效地维护胃管,是保证患者得到药物治疗和获得营养热量的基础。由于胃管留置期间,需要经常反复弯折、包扎胃管末端,或经胃管注入较黏稠流食时阻力增大,常导致胃管末端漏损,影响护理操作。如果因此增加更换胃管的频次,势必会多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本科室在胃管末端发生漏损的地方采取补救和预防措施,使用不同的材料对发生漏损部位进行包扎、缠绕,封堵漏损部位,以达到可以继续鼻饲的目的。经临床应用观察,发现用安普贴补救胃管末端的漏损,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田桦  高萌 《护理学报》2009,16(21):33-33
危重患者往往需要多种药物(如抗心律失常、升压等药物)以维持生命,临床中这些药物应用微量泵小剂量泵入静脉,通常是用多个三通管将多个微量泵前管连接,用输液辅助用管把三通与静脉穿刺管道(如PICC管、大静脉管等)连接。药物进入静脉到达靶器官需要的时间直接影响抢救的成败,而输液辅助用管的容量大小是影响药物快速进入静脉的重要原因,本病房采用微量泵前管来代替输液辅助用管连接于三通管与穿刺管道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3.
背景 衰弱是老年人群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但老年衰弱研究领域尚存在基础数据不足情况。目的 系统评估老年人群发生衰弱的关联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65岁以上男性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功能评估。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多重用药情况、营养情况、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情况、认知能力及衰弱状态评价等。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49例男性老年受试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84.82±9.24)岁,衰弱患病率为45.38%。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服药数量、疾病数量、营养状态、抑郁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情况、认知情况、步态功能(6 m步行测试)、跌倒情况、运动情况等与衰弱的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高(OR=0.91,95%CI:0.83~0.99)和握力高(OR=0.78,95%CI:0.66~0.92)的老年人发生衰弱概率更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和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诱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老年(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148例,青年(40岁以下)AMI组64例,对两组的发病诱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无明确AMI诱因者占51.4%,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且老年组明确的AMI诱因广泛。老年组和青年组AMI危险因素的侧重点不同(P〈0.05),老年组危险因素合并症多且相互影响,以高血压为首;青年组危险因素以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为主,吸烟最为常见。结论 老年和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诱发因素、危险因素特点不同。据此可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估基于正念的心身保健课程对分娩恐惧孕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3年4月至11月期间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立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招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基于正念的心身保健课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产期保健课程。采用分娩预期经历量表(W-DEQ)、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产后3天对孕产妇进行测评,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恐惧、正念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的人口学资料、量表基线测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孕妇在干预后和产后3天分娩恐惧得分分别降低了11.24、13.53分,正念得分分别提高了7.93、4.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对照组分娩恐惧得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念得分降低了2.46、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和产后3天干预组孕妇的分娩恐惧均低于对照组,正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值分别是9.823、6.180,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86.
患者,男,64岁。阴茎、包皮内侧浸润性红斑5个月,组织病理:真皮浅中层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带状炎性浸润。诊断为浆细胞性龟头炎。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皮损减轻。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三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97例患者,分别为单孔组24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多孔组42例,行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31例,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等。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进一步分层,对比分析单发性、多发性、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中分别行单孔腹腔镜、多孔腹腔镜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单发性与多发性、浆膜下与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多孔组及开腹组相比,单孔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00)。与开腹手术组相比,单孔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而手术时间延长及总住院费用较高(p<0.05)。单孔组与多孔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孔组前期的术中出血量较多(p<0.05),后期单孔组与多孔组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四种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患者中,三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情况与上述总体一致。在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单发性子宫肌瘤组较多发性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短(p<0.05);浆膜下子宫肌瘤组较肌壁间子宫肌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与多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相当,但术后恢复更快。单发性及浆膜下子宫肌瘤相比多发性及肌壁间子宫肌瘤而言,更加适合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心房利尿肽信号通路对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气道炎症中GATA 结合蛋白3(GATA-3)的影 响,为毛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毛支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RSV 组、ANP 组,ANP+A71915 组,观察各组小鼠肺 组织病理学、GATA3 及IL-4 的变化。结果:与RSV 组比较,经鼻吸入外源性心房钠尿肽可加剧气道炎性浸润,IL-4 因子及 GATA-3 蛋白表达量均升高;而利用拮抗剂A71915 预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表明心房钠尿肽的上述效应可被逆转。结论:心房 钠尿肽可增强毛细支气管炎的气道炎症,提高GATA-3 水平。  相似文献   
89.
正2012年12月15日至2013年3月5日,我病区某高龄患者先后4次在静脉输入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后,出现以皮疹、发热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病情变化。经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一起因静脉输入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致过敏事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99岁,主因继发性癫痫病、高血压住院治疗。既往有冠心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阵发性房颤、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肺结核、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术后等病史。对潘生丁过敏。2012年12月15日主因黄痰增多,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90.
<正>皮肤瘙痒症状病因复杂,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耳穴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理论依据确凿,疗效可靠,是治疗皮肤瘙痒安全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升高,人们盼望能有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