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CHD)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等水平变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力衰竭、脑卒中事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及脑卒中例数,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收治的44例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精细化护理措施,发放彩色健康宣教卡,参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实施。出院后随访6~18个月,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44例患者伤口均Ⅰ级愈合,按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7例,良14,中3例,优良率为93.18%。结论加强PFNA患者的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重组腺病毒载体编码基因修饰的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DC-CIK)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食道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第307医院收治的20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的PBMC,经实验室的体外培养诱导产生CIK细胞和DC,并将重组腺病毒载体编码的 survivin和muc-1 基因转染DC 。采集PBMC后第7、9、11、13天给患者皮下注射(3~10)×107个 DC(1 ml),第11、13天静脉回输(2~15)×109个CIK细胞(100 ml),每疗程间隔3个月,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于免疫治疗前1周和每疗程完成后的1个月取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20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经DC-CIK治疗后,1例CR、6例PR、6例SD、7例PD;客观反应率为35%,疾病控制率为65%;经细胞免疫治疗后Th1\[(14.5±13.3)% vs (3.6±5.9)%, P <0.05\]、Th2\[(1.0±0.7)% vs (0.6±0.5)%, P <0.05\]细胞比例显著增加。治疗过程中20例患者均未出现发热和寒颤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改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4.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恶性肿瘤,依据病理组织学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以全世界每年8%-10%的速度递增[1],早期快速的诊断可以提高疗效和治愈率,目前NHL确诊需病理和细胞学检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5.
木僵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轻者言语和动作明显减少或缓慢、迟钝,称为亚木僵状态.严重时全身肌肉紧张,随意运动完全抑制,呆坐、呆立或卧床不动,面无表情,不吃不喝,对体内外刺激不起反应.  相似文献   
6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消毒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消毒技术和水平也相应得到提升,其专业价值得到医院的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过程监控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院于2009年起采用所有复  相似文献   
67.
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MM患者骨髓瘤细胞(CD19-CD38+)表面分化抗原CD56、CD117、CD138的表达特点。结果 17例MM患者中有13例(76.47%)CD56表达阳性,15例患者中有5例(33.33%)CD117表达阳性,9例患者中有4例(44.44%)CD138表达阳性;CD56、CD117、CD138的表达率与形态学骨髓瘤细胞比率之间无相关关系;CD117表达与患者贫血程度有关(P<0.01),CD117阴性时,患者贫血程度较重;而CD56表达与贫血程度无关;CD56、CD117的表达与不同的临床分期、疗效和是否有骨破坏无关;在对抗原表达情况与M蛋白分型关系的分析中发现在CD56阴性的4例患者中,有3例为不分泌型。结论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具有一定特点,并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目的:应用组织速度(TV1)结合应变率显像(SR1)技术定量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左室内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方法:对4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应用TVI技术分别测定其左室室间隔、侧壁、前壁及下壁、后壁基底段及中段沿左室长轴运动的收缩期达峰值时间(Ts)以及舒张早期达峰值时间(Te),并计算12节段Ts的标准差(Ts—SD)作为心室内同步性指标,任意两节段Ts最大差值(△Ts—max)作为评价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任意两节段Tc最大差值(△Te—max)作为评价心室内舒张同步性指标。应用SRI技术测量12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并测定其左室射血时间(ET)和左室充盈时间(DFT)。结果:CLBBB组中室间隔及左室下壁基底段及中段SRs、SRe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CLBBB组中左室内不同步、室内收缩及舒张不同步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CLBBB组中LVEF较正常对照组减低,ET及D丌’均较正常对照组缩短。结论:组织速度结合应变率显像技术在评价CLBBB左室内心肌收缩及舒张不同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伴随晨钟暮鼓,迎着朝霞夕阳,人们不知不觉地在时间的跑道上,又匆匆走过一圈。每当我撕下那墨香尚存的旧日历时,心中总不由得增添几分怅惋,几多感想。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