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应用葛根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作用效果。方法: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除常规抗青光眼治疗外,同时加静脉滴注葛根素400mg;对照组仅作常规抗青光眼治疗。结果:治疗组20例20只眼同对照组相比,眼压下降幅度、术后视力提高效果等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不仅有助于病人的视力提高,而又有协助降低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对患者眼表结构的影响。方法58例青光眼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单项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黏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7.36±1.42)s、结膜杯状细胞密度(32.08±2.64)个/mm^2以及黏蛋白水平(14.32±2.10)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74±1.65)s、(62.31±5.37)个/mm^2、(32.57±4.38)ng/ml,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79±0.78)分高于对照组的(0.52±0.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的过程中,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药物,会对患者泪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减少泪液分泌,损伤眼表结构,并且联合用药具有更大的损伤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三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接诊的三联手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1眼)与同期小梁术后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1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者作为研究组,后者为对照组,均随访半年以上,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周与3个月眼压、术前与术后前房变化、术后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前房深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性高,可更好地改善视力与眼压,是临床上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Sirius、Lenstar及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对52例(104眼)近视眼患者,依次采用Sirius、Lenstar及A超测量CCT.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CCT测量值两两间的差异及相关关系,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一致性.结果 Sirius与A超、Lenstar与A超的CCT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Sirius与Lenstar的CCT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仪器测量CC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CCT测量值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Sirius与A超(-16.7,8.0)μm、Lenstar与A超(-19.7,8.5)μm、Sirius与Lenstar(-12.8,15.3)μm.结论 Sirius、Lenstar与A超测量CCT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角膜中央厚度测量的常规工具.Sirius和Lenstar测量值与A超相比,存在差异,前二者低估了中央角膜厚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注射0.5%利多卡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麻醉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1例。试验组术中采取表面麻醉,行前房穿刺后前房内注射浓度为0.5%利多卡因。对照组术中采取表面麻醉联合球后麻醉的方式。2组均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中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眼压、角膜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可配合完成手术,2组各有3例患者悬吊上直肌时诉疼痛,对照组中有8例行虹膜周切时诉疼痛。对照组有2例术中出现术眼瞳孔散大,2例眶压增高导致手术操作难度加大。术后对照组有1例出现下睑淤血,1例术后出现轻度上睑下垂,持续2周后消退。2组术后1、3、6d和3、6个月时角膜内皮无异常改变,术后3及6个月眼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注射0.5%利多卡因的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好,患者疼痛耐受佳,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少,且术后眼压控制效果良好,对角膜内皮细胞无影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眼前段手术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720例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40例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5.6%,全部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4以上者31例(77.5%).结论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为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后囊破裂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d 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阻塞患者128例(143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74眼采用Nd 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以0.2 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5 min;对照组62例69眼仅用激光照射阻塞部位.2组患者阻塞解除后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术后泪道内注入科恒滴眼液.结果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治愈率治疗组分别是100%(8/8)、100%(9/9)、91.7%(11/12)及66.7%(30/45),总治愈率为78.38%(58/74);对照组分别是85.7%(6/7)、75.5%(6/8)、60%(6/10)及54.5%(24/44),总治愈率为60.86%(42/69).2组总治愈率存在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Nd 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兔眼模型视网膜组 织中游离谷氨 酸浓度的影响。 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各10只兔。各组动物在行双眼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后,右眼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升高至120 mm Hg(1 mm Hg=0.133 kPa),维持60 min后再灌注,建立RIR模型;左眼为空白对照眼。实验组在前房 灌注前 2 h皮下注射β-雌二醇(0.1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再灌注即 时及4、 8、24 h后分别记录各组右眼FERG,与缺血前FERG比较,观察a、b波振幅变化。最后一次ERG检 测后,立即摘除所有兔双眼眼球,采集视网膜组织,研磨及蛋白沉淀后,使用日立L-8800氨 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游离氨基酸浓度。 结果:两组兔右眼在结束造模后 即时FERG图形均呈直线;对照组与实验组再灌注各时段FERG a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t=1.357,0.798,0.835;P>0.05);实验组各时段b波振幅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7,2.188,3.106;P<0.05)。兔视网膜组织中 游离谷氨酸浓度分别为: 对照 组右眼(0.265±0.014) g/L,左眼(0.207±0.013) g/L;实验组右眼(0.231±0 .007) g/L,左眼(0.203±0.014) 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807,P= 0.000);对照组双眼间、实验组双眼间以及右眼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两组左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 结论:雌激素可 以阻止RIR眼视网膜组织中游离谷氨酸浓度升高, 从而保护视网膜组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部烧伤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46例(50眼)眼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后实施有效的对症护理,3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效果、视力恢复情况等。结果 46例(50眼)患者中,一次羊膜移植成功38例(42眼),缝线固定不牢8例(8眼)。3个月随访中,脱盲34眼,视力在0.2及其以上16眼。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不良症状。46例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41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2例,满意程度达95.65%。结论给予眼部烧伤患者采取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