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首诊于眼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提高眼科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病例回顾性研究。回顾11例首诊于眼科的CCF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结果:其中9例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眼部临床表现以搏动性突眼为特征,易误诊为眼眶炎性假瘤、眶内动脉瘤以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经DSA确诊后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结论:眼科医师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认真询问病史,结合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血管内栓塞治疗是CCF的首选,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觀察检验兒童组(<12岁)和老年组(51-80岁)晶體上皮细胞密度及形態学差异,探讨晶體上皮细胞舆白内障術后后囊混濁的關系和小兒白内障術后后囊混濁高發的可能原因。方法 HE染色后應用计算機圖像分析儀觀察小兒组及老年组中央區晶體上皮细胞鋪片的细胞密度。用光学顯微镜分别以不同的放大倍数(20×,40×)对两组每张上皮细胞鋪片其细胞形態、大小、胞漿及细胞核染色情况進行详细觀察并照像。结果 晶體上皮细胞密度在小兒组为5020.25±246.01個/mm2。老年组为4340.00±240.95個/mm2。统计学分析t=3.405,P<0.05有顯著性差异。老年组觀察到晶體上皮细胞分布不均匀,形態不规则。明顯可見细胞核大小不等,淡染擴大的上皮细胞多見。染色質呈深染的粗颗粒状,在胞漿内有大量的空泡,呈泡沫状,小兒组细胞分布比较均匀,核染色较深,部分细胞核大,有细胞重叠區。结论 本研究觀察到小兒组晶體上皮细胞密度明顯高于老年组,提示可能为小兒组后發性白内障高發的一個因素。從组織学角度觀察,两组晶體上皮细胞形態,老年组上皮细胞形態不规则,特别可见淡染擴大的细胞。胞漿有空泡,小兒组上皮细胞分布较均匀,核染色深,前囊中央细胞重叠區较老年组多見,重叠细胞區是细胞增殖力强的表现,在白内障術后这些细胞脱落,移行到后囊表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观察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手术治疗低、中度近视的效果。方法:自愿接受手术的低、中度近视患者100例179眼,将其分为两组,50例90眼接受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引导的Epi-LASIK术(波前组);50例89眼接受常规Epi-LASIK术(常规组);术后随访期间进行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像差及高阶像差、视觉质量满意度调查做以研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6mo时,波前组和常规组术后裸眼视力,波前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术后裸眼视力,常规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像差较术前均有增加;波前组术后像差、高阶像差较常规组术后像差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前组的总体视觉质量满意度比常规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引导的Epi-LASIK矫正低、中度近视在有些方面优于常规的Epi-LASIK。  相似文献   
65.
溴化N-甲基阿托品(简称AMB),家兔扩瞳试验和离体猫睫状肌麻痹试验证明:AMB有较强的扩瞳作用;对由乙酰胆碱引起的睫状肌收缩,松弛效果快,强于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后马托品和妥品酰胺。AMB对睫状肌的结合力远小于阿托品和后马托品,稍大于妥品酰胺。说明AMB属一种速效、短效的扩瞳与睫状肌麻痹剂。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ABCD2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ABCD2评分,依据评分的高低分为低危组17例和中高危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生化、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不同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中高危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85 mm,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68.6%;低危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73 mm,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5.2%。中高危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低危组(P〈0.05),中高危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ABCD2评分系统能够反映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68.
眼球穿通伤是我国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8~1991年共收治16岁以下儿童眼球穿通伤80例,占同期住院病人22.3%,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988~1991年4年间共收治眼外伤361例,16岁以下儿童眼球穿通伤80例,占22.3%,为同期儿童眼外伤住院总数109例的73.4%。80例中男65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4.3:1。1岁内2例2.5%,1~6岁38例47.5%,7~16岁40例50%。农村城市之比为3:1,右眼42例,左眼32例,双眼8例,左右眼之比为1.3:1。其发病时期如表1。  相似文献   
69.
外伤性近视是继发于眼球震荡伤后最常见的屈光变化,通常引起1—6D的近视。多数人在一月内恢复正常。仅极少数可持续1—2年,甚至经久不变。临床上往往只注意外伤所致的其它眼部变化,而忽略屈光改变,现将我们所发现的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不同年龄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高危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高危因素的差别,以利于采取不同的预防方式,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6例)、中年组(57例)及老年组(89例).研究变量包括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以及实验室检测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结果 青年组三酰甘油升高率及长期吸烟率显著高于老年组[60.9%(28/46)比22.5%( 20/89)、65.2%( 30/46)比29.2%( 26/89),P<0.05].中年组男性比例及长期吸烟、长期饮酒率显著高于老年组[ 80.7% (46/57)比59.6% (53/89)、57.9%(33/57)比29.2%(26/89)、47.4%(27/57)比15.7%(14/89),P<0.05].中年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长期饮酒率显著高于青年组[ 84.2% (48/57)比60.9% (28/46)、54.4% (31/57)比26.1%(12/46)、47.4%( 27/57)比23.9%(11/46),P< 0.05].青年组三酰甘油升高率高于中年组[60.9%(28/46)比29.8%(17/57),P<0.05].老年组高血压率显著高于青年组[83.1%(74/89)比60.9%(28/46),P< 0.05].各组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预防侧重点不同,青年患者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年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变基础上更强调血压、血糖的控制,老年患者则主要对血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