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41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65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21.
本文采用~(60)Co体外垂直照射十腔内镭疗及六野交叉照射治疗宫颈癌1162例。结果表明,临床各期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 Ⅰ期75%、62.5%、54.2%;Ⅱ期73.2%、57.8%、44.5%;Ⅲ期55.6%、49.4%、39.4%。其中六野交叉体外照射各期生存率均高于腔内镭疗十体外垂直照射组。 相似文献
222.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照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在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但对止痛和减少胸腔积液效果明显,而且可以使肿瘤消退,达到姑息或治愈的目的,但需较高的照射剂量。弧立性胸膜间皮瘤因其病变范围局限可达到较高的照射剂量;而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因其病变范围广泛(多数累及全部或大部胸膜),照射受到肺、脊髓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限制,而且各部位的病变参考深度不一致,这给放疗计划的设计及照射剂量的提高带来很多困难。自1992年,作者用设计的照射方法治疗3例,疗效好而且无明显放射并发症,现将照射技术介绍如下。1 野中野全胸膜照射技术对伴多量胸水的病人,先… 相似文献
223.
半束照射是伴随着新一代加速器的问世而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放疗技术,它能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防止照射野相交处出现剂量热点和冷点。自1991年以来,作者将这一技术用于乳腺癌、直肠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肿瘤的放射治疗,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构建适宜北京市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体系,评估北京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关键点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能力与水平提供帮助。方法在肾内科专家、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及医政管理专家共同参与下,根据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确定调查内容与环节并形成现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8个关键维度:机构与人员资质;透析室布局与结构;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及手卫生规范;重点血液传播性疾病的管理;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各功能区感染防控管理;安全复用,共计43个感染控制检查专项,其中包含91个感染控制风险行为(点),采用调阅档案、现场考试与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对北京市辖区内血液透析室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共调查北京市辖区内122家血液透析室,总体医院感染检查得分为94.6分,其中三级医疗机构中的血液透析室得分为95.0分;二级医疗机构中的血液透析室得分为93.4分;一级医疗机构中的血液透析室得分为90.8分。(2)在上述8个维度中得分排名较低的3位分别为:透析室布局与结构(89.3分)、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91.3分)、机构与人员资质(92.8分)。(3)医院感染防控最薄弱环节的检出率前3位为:消毒隔离的风险行为(点)(29.5%)、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风险行为(点)(26.2%)、治疗准备室区域的风险行为(点)(26.2%)。结论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与结构、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各功能区域感染防控管理等3个维度是北京市血液透析室中医院感染风险行为(点)的高发环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在未来质量控制以及各血液透析室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强化这3个维度的督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225.
226.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其建立前的血管选择与评估、建立后的是否成熟评估、成熟障碍的及时处理、开始使用后并发症的及时监测、定位与处理,对于进行MHD治疗均至关重要。超声技术在评估血管解剖结构及血流情况方面,具有便捷、无创、安全、经济等优势,有助于选择造瘘血管、评估AVF成熟度、发现AVF成熟障碍及其原因、检测和定位术后并发症、指引成熟障碍及并发症的治疗、提高AVF的建立成功率、保证MHD的顺利进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技术在MHD患者AVF方面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27.
动静脉内瘘超声引导下穿刺溶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一项安全有效的动静脉内瘘药物溶栓方法。方法将69例动静脉内瘘堵塞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血栓部位和传统溶栓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内瘘堵塞相关因素、溶栓效果、及溶栓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内瘘使用时间、透析时间和血栓形成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溶栓后血管再通的患者是34例(97.2%),对照组经溶栓后血管再通的患者是20例(58.8%),两组内瘘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76,P0.01)。试验组患者在溶栓后局部出血、局部血肿及局部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发热、皮疹和肢体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血栓部位内瘘再通率高,溶栓后并发症少,具有穿刺定位准确、尿激酶用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等优势,此溶栓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8.
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危险因素评估与应对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出血危险因素,设计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方法 采用出血危险因素与应对能力评估表对189例血液透析患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的出血危险分为平均、中度、高度危险3组,设计个体化训练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训练。结果 高龄、生活不能自理及透析时间长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出血危险(P〈0.01),经个体化教育后患者的应对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 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学会监测出血倾向、提高自我救治能力,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29.
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血液透析中感染危险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对降低血液透析中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开放式回血法,观察两组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滤器凝血状况、穿刺针眼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发生率,观察两组病人开始透析、透析6个月、12个月c-反应蛋白(CRP)结果和各种感染发生例次。[结果]病人回血时间、盐水用量、滤器凝血状况两纽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针眼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发生率、两组病人开始透析、透析6个月、12个月CRP结果,各种感染发生例次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各种感染危险性。关键词: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感染 相似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