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目的分析评价昆明市糖尿病社区管理与综合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2008年5月在昆明市石林县选择两个社区的3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科兴社区为干预社区,对患者采取干预管理措施,鹿阜社区为对照,经过1.5年的干预后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社区干预管理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经过1.5年的干预管理后,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提高,达到50.24%,且高于对照组(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87,P=0.000);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1,P=0.000),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没有改善(t=1.316,P=0.189);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理想率提高,达到77.18%,且高于对照组(4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53,P=0.000);而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体重控制情况尚无变化。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与综合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社区基层医生应结合规范化药物治疗和个体化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与管理。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昆明市居民2008年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昆明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昆明市死因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结果]2008年昆明市居民总死亡率为616.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1.00/10万)。COPD死亡率为95.54/10万(标化率为57.92/10万),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77.69%,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居于死因谱的第2位。城市居民COPD死亡率与农村居民COP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COPD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47倍(P0.001)。居民COPD的死亡率从50岁后随年龄增长呈现明显升高趋势,65岁以后上升幅度较大,80岁达高峰,且男性死亡率在各年龄组均高于女性。[结论]慢阻肺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昆明市居民生命与健康的重大疾病,应早期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3.
电离辐射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也给相关人群带来了辐射危害的风险。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重大放射事故,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当辐射事故发生后,确定其受照剂量是进行早期分类诊断最重要的环节,而且对迅速处置放射事故、制定医学救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受照剂量可以通过物理计量和生物剂量计测,两者可作为补充。然而,采用物理方法准确估算剂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估算偶然突发事件中人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昆明市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劳动强度与体质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20岁及以上常住城乡居民5191人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和劳动强度分级。结果调查对象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和向心性肥胖患病率均呈现随着年龄递增,在一定年龄段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趋势(χ^2=63.327,27.672,252.876,22.311,184.063,P均〈0.001)。空腹血糖、2小时葡萄糖耐量、血压、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均随着劳动强度级别的增加而下降(F=24.101,9.535,36.919,16.486,21.008,60.493,20.658,P均〈0.05)。超重肥胖、男性和女性腹型肥胖、男性和女性向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随着劳动强度级别的增加而下降(χ2=32.460,22.837,67.250,7.239,54.470,P均〈0.05)。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威胁昆明市城乡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居民的劳动强度级别与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有关。经常性的适度体力劳动有助于降低居民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患病风险,体力劳动强度对各型肥胖患病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管清  邓肖群  陈浩  马娅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57-15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17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管腔、管壁及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血栓的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及治疗后复通情况.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钼靶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超声显示包块小于2 cm的200例病例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X线钼靶和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0%;钼靶诊断乳腺癌敏感性71%;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90%(P<0.05)。结论高频彩超与钼靶摄片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降低误诊漏诊率,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应用模体测量儿童脉管性疾病介入术患者的剂量,计算有效剂量(E)和剂量面积乘积(DAP)到E的转换系数,为研究儿童受照剂量和辐射防护提供剂量参考水平。方法 将TLD放于模体器官中,按透视时间将3种脉管性疾病均分为低中高剂量组,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模拟不同剂量水平的曝光条件,测量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3组头面部脉管性疾病红骨髓剂量分别为8.15、30.34、43.53 mGy;有效剂量分别为12.88、47.84、73.12 mSv;DAP到E的转换系数平均为2.16。3组躯干脉管性疾病红骨髓剂量分别为2.11、15.62、31.21 mGy;有效剂量分别为12.39、70.56、134.60 mSv;DAP到E的转换系数平均为3.03。3组下肢脉管性疾病红骨髓剂量分别为3.58、6.50、12.28 mGy;有效剂量分别为3.64、7.04、14.85 mSv;DAP到E的转换系数平均为0.73。结论 患者剂量和DAP到E的转换系数由大到小为:躯干脉管性疾病>头面部脉管性疾病>下肢脉管性疾病。所得的剂量数据可估计患儿的辐射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