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1)本单位外科病儿,女,31个月。因面色苍白半月,发热5天入院,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1型,给予COLP方案,左旋门冬酞胺酶(L-ASP)为美国默沙东药厂生产,10000μ/瓶,剂量按10000μ.μ-1.d-1,皮试阴性后以1000μ隔日静脉滴注共5次。于第11日出现腹痛,呕吐,无发热,病前有不洁食物食入史,否认有高脂食物食入史,发病第四天B超示有腹腔积液,腹腔穿刺查腹水淀粉酶6.5μ(温升)。查血淀粉酶6.5μ(温升),诊断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立即手术治疗,抢救成…  相似文献   
22.
<正>人体免疫系统是一组复杂的生物学结构和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和抵御入侵我们身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这个系统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蛋白质和分子组成,它们共同协作以保护我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23.
阿克拉霉素(ACR)是一种新一代蒽环族抗肿瘤抗生素,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抗瘤谱广,毒副反应较小。多年来国外用于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1993年以来我们先后应用ACR治疗白血病3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注射用薏苡仁提取物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s,VEGF)的变化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6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薏苡仁提取物+TACE术。对照组:单纯用TACE术。两组均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1.3%(19/31),对照组45.2%(14/31),(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0.6%(25/31),对照组为54.8%(17/31),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67.7%(21/31),对照组38.7%(12/31),(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0月,对照组为5.1月,(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4.2%(23/31),对照组48.4%(15/3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治疗组乏力、食欲下降及右上腹疼痛症状较对照组偏低。结论:注射用薏苡仁提取物联合TACE术治疗转移性期肝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薏苡仁提取物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转移性肝癌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变化。方法 转移性肝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 例。研究组:采用薏苡仁提取物+TACE术。对照组:单纯TACE术。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200 ml,1次/d,连用21 d,1个月为1个周期,至少连用2个周期。每位患者至少行TACE术2 次,并检测TACE术前1 周及术后3 周血清VEGF水平。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61.3 %(19/31),对照组为45.2 %(14/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0.6 %(25/31),对照组为54.8 %(17/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 年生存率为67.7 %(21/31),对照组为38.7 %(12/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0 个月,对照组为5.1 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研究组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研究组乏力、食欲下降及右上腹疼痛症状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薏苡仁提取物联合TACE术治疗转移性肝癌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宣肺平喘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性和对FeNO影响。方法采用开放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病例选自2011年0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入选时咳嗽症状积分至少≥2分。治疗用药为宣肺平喘方饭后口服,总疗程4周。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咳嗽严重程度评价和FeNO的变化。结果:共入组8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2.6岁。入选患者咳嗽时间2月70岁平均年龄52.6岁。入选患者咳嗽时间2月10年。纳入疗效分析的共82例,治疗后痊愈48例,占58.54%,显效29例,占35.36%,进步4例,占4.88%,无效1例,占1.22%,总有效率占93.90%。治疗后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以、咳嗽总评分值及FeNO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纳入安全性分析共82例2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4%,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反应,本研究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宣肺平喘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该药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顾峰  杨磊  严琳  马琴  伏彩红 《甘肃医药》2022,41(1):1-3,1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的治疗模式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但目前任何一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均不理想.虽然近年对靶向药物精准治疗的认识逐渐加深,各大指南将靶向药物纳入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靶向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始终在一年左右,耐药和寻找新的靶向药物改善患者预后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联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MRI在直肠癌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术前MRI和手术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术前MRI对直肠癌T分期、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3.3%(50/60),其中T1期为78.6%(11/14),T2期为85.0%(17/20),T 3期为7 7.8%(1 4/1 8),T 4期为100.0%(8/8);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3.3%(44/60),其中N1期为79.2%(19/24),N2期为68.4%(13/19),T3期为70.6%(12/17)。结论 MRI在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术前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将其作为术前诊断及术后降期评估的有效依据用于诊疗工作中。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术前、术中、术后的安全性措施,以期达到诊断价值高、安全性高的目的.方法 对240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患者进行术前呼吸指导、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措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结果 24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病灶确诊率92.5%(222/240例)、气胸发生率0%、咯血发生率6.25%(15/240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于肺部周围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如注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细节,采取一些安全性措施,就可使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减低,尤其是气胸的发生率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30.
氧化锆/磷酸镧可切削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申  张保卫  顾峰 《口腔医学》2010,30(1):1-4,7
目的 利用氧化锆粉体和磷酸镧粉体复合,制备可用于制作牙科修复体并适合牙科加工的氧化锆陶瓷。通过调整原料的成分、配比、添加稳定剂并对材料进行机械性能研究,以期获得一种满足牙科修复体要求的可切削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方法 通过对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X线衍射显微结构分析等方面的检测分析,来确定氧化锆/磷酸镧复相陶瓷的成分配比以及工艺参数。结果 10%磷酸镧含量组1%稳定剂(Y2O3)加入量时机械性能最佳,抗弯强度(590.36±45.67)MPa,断裂韧性(6.62±0.51)MPa.m1/2;20%磷酸镧含量组3%Y2O3加入量时机械性能最佳,抗弯强度(568.91±28.72)MPa,断裂韧性(3.79±0.13)MPa.m1/2;30%磷酸镧含量组5%Y2O3加入量时机械性能最佳,抗弯强度(405.90±18.06)MPa,断裂韧性(2.46±0.08)MPa.m1/2;40%磷酸镧含量组7%Y2O3加入量时机械性能最佳,抗弯强度(200.90±14.46)MPa,断裂韧性(2.1±0.12)MPa.m1/2。结论 新型牙科氧化锆/磷酸镧复相可切削陶瓷材料烧结制备性能良好,机械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