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01.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使用拉米夫定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与YMDD变异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拉米夫定治疗组,30例CHB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HBV-YMDD变异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治疗组在用药前后的HBV-DNA水平。结果治疗组在48周时的变异率为22.7%,明显高于对照组3.3%及24周时的变异率3.6%(P均〈0.05);治疗前HBV-DNA水平较高组(47例)患者用药48周时的变异率(31.9%)明显高于HBV—DNA水平较低组(29例)患者的变异率(10.3%)(P〈0.05);治疗组中未变异的85例患者在48周时的HBV—DNA阴转率(74.1%)明显高于变异的25例患者HBV—DNA阴转率(16.0%)(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导致HBV-YMDD变异的产生,且变异的发生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HBV-YMDD变异的发生同HBV—DNA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2.
一、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岁。2003年4月所在幼儿园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当时所有中毒者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等,重者呼吸困难,其中2名儿童抢救无效死亡,当地医疗机构诊断为“毒鼠强”中毒。该患儿当时检查肝功异常,谷丙转氨酶(ALT)201U/L,总胆红素(TBIL)12.8μmol/L,结合红素胆(DBIL)2.7μmol/L,总蛋白(TP)65.3g/L,白蛋白(ALB)44.2g/L,谷草转氨酶(AST)129U/L,乳酸脱氢酶(LDH-L)388U/L,  相似文献   
103.
氧化苦参碱及苦参碱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对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肝细胞的异常凋亡与各种急、慢性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病毒性肝炎 ,虽然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但是由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肝细胞凋亡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多种细胞凋亡相关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我们将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病的氧化苦参碱 (Oxy matrine)及苦参碱 (Matrine)应用于体外肝细胞培养体系 ,观察其对TNF α及放线菌素D(ActD)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以期从肝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其保肝的作用机制是否与抑制肝细胞凋亡有…  相似文献   
104.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存在停药后易反跳、需长期服用等缺点。此外,研究表明,部分患者用药超  相似文献   
105.
韩聚强  胡大荣  叶棋浓 《肝脏》2008,13(3):263-265
HBV DNA复制起始于蛋白启动的逆转录机制,聚合酶(polymerase,P)蛋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一、HBVP基因结构及蛋白特征 HBVP开放阅读框(0RF)与C、S及X等ORF重叠,长度占整个HBV基因组的80%左右,全长2493bp,共编码830aa。P蛋白半衰期较短,约87±8min,主要定位于细胞浆。  相似文献   
106.
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来源及素质的变化,给中职卫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德育教育应不断创新.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们进行了生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的初探,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制备FHL1及其剪接体FHL1B、FHL1C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融合表达GST-FHL1蛋白,常规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分别构建带有FLAG标签的FHL1-5、FHL1B、FHL1C以及FHL1N端和C端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获得了FHL1-5、FHL1B、FHL1C及FHL1(1-169aa)和FHL1(168-280aa)的真核表达载体;得到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识别FHL1、FHL1B和FHL1C,而不识别FHL2-5;抗体与FHL1N端反应,而不与其C端反应。结论:成功得到可特异识别FHL1、FHL1B和FHL1C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FHL1及其剪接突变体的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索HBV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能性及检验HBV点突变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抗HBV的作用。方法 在表达完整HBV颗粒的质粒上 ,经基因修饰后分别表达核心 P蛋白及核心 表面抗原的融合蛋白 ,整合于具有HBV复制的 2 2 15细胞 ,形成细胞克隆 ,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 ,斑点杂交法检测细胞内HBV核壳中HBVDNA ,PCR检测上清液中重组HBV颗粒。结果  2 2 15 pMEP4组、2 2 15 CP组、2 2 15 CS组 ,对HBsAg平均抑制率分别为 2 74 %±3 83%、4 0 0 8%± 2 0 5 % (P <0 0 1)和 5 2 94 %± 1 93% (P <0 0 1) ;对HBeAg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 4 6 %± 4 2 5 %、5 2 86 %± 1 32 % (P <0 0 1)和 4 1 6 0 %± 1 6 5 % (P <0 0 1) ;对HBV复制的抑制率分别为 15 3%、82 0 %和 6 7 2 %。仅在 2 2 15 CP组培养上清液中能检测出突变型HBV颗粒。结论 在细胞内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具有干扰HBV复制及抑制HBV抗原表达的作用 ;经修饰后的HBV基因组在野生型HBV辅助下 ,仍能包装并分泌完整的HBV样颗粒。  相似文献   
109.
张源波  周荣斌  韩聚强 《人民军医》2008,51(12):757-757
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食用雪莲果后出现全身瘙痒1 h,伴头晕、乏力、呼吸困难30 min就诊。患者空腹食用雪莲果约50 g,食后1 h自感双眼肿涩,面及颈部轻度瘙痒、灼热感,随后全身皮肤出现充血性大块斑丘疹,约30 min后症状加重,伴头晕、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既往体健,无过敏史。查体:体温36·6℃,脉搏46/min,呼吸22次/min,血压77/52 mmHg,血氧饱和度0·92,神志淡漠、四肢湿冷、呼吸急促、全身皮肤潮红,可见大块融合斑丘疹,呈圆形及不规则形,以面、颈、躯干为主,结膜充血,心率46/min,律齐,心音低钝,双下肺可闻及细小湿啰音,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血白细胞9·3×109/L,中性粒细胞0·49,血小板572×109/L,谷丙转氨酶47 U/L,肌酐117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4·1 s。初步诊断:雪莲果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盐酸异丙嗪等抗休克、抗过敏、扩容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30 min后症状明显改善,呼吸正常,头晕消失,瘙痒缓解,四2讨论雪莲果(英文名“YACON”)属菊科葵花植物,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是当地...  相似文献   
110.
灾难性事件可以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中坚力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此次汶川大地震震级空前,损伤惨重,部队官兵长时间执勤,心理困扰非常明显.为了了解地震对执勤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对执行任务的某集团军官兵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