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分析外伤性腰椎横突骨折致腹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外伤性腰椎横突骨折致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腹部B超和CT检查无腹腔脏器损伤,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发现腰椎横突骨折.全部79个腰椎横突骨折中,L2-3横突骨折最多(56个).结论:外伤性腰椎横突骨折致腹部疼痛,用64层螺旋CT可同时发现腹部损伤及腰椎横突骨折,减少和避免了外伤性腹痛的误诊.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对38例老年性慢性硬膜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2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例术后拔引流管前头颅CT复查合并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和积气,于术后6个月内复查CT积液与积气消失;2例术后6个月仍然合并严重偏瘫;1例死亡。结论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和漏诊,及时进行CT检查和早期诊治是减少死亡和残疾并获得良好预后的保证。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急性期血糖、C反应蛋白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对64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24 h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血糖、血常规获得指标。结果对比发现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清中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按格拉斯哥(GCS)评分损伤程度越严重,上述指标升高越明显,并与损伤的预后也有相关性,损伤早期血糖、C反应蛋白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可以反映病情变化,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组织ATP7B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TP7B在9例正常肝组织及41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TP7B在肝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2%,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33.3%)(P<0.05).增高的ATP7B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高中低分化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6.7%及92.3%.但其阳性表达率与TMN临床分期或肿瘤是否有血管浸润无关(P>0.05).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ATP7B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这对临床病理分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样品保存方式及上样量对酶谱法检测食管癌组织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和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谱法(zymography)检测食管癌组织中MMP-9和MMP-2蛋白的活性.结果 酶谱法检测食管癌组织MMP-9和MMP-2活性适宜的蛋白上样量是10μg.统计学分析表明,样品的反复冻融和-20℃长期保存并没有引起MMP-9和MMP-2活性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酶谱法检测食管癌组织MMP-9和MMP-2的活性所需组织标本用量少,并且不受保存方式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活检组织检测和回顾性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9.
目的新合成活性酪氨酸磷酸酶探针,研究酪氨酸磷酸酶的差异表达,探寻利用该探针示踪检测磷酸酶,进行疾病快速诊断的可能。方法更换反应起始物,用对苯二甲醛为起始原料,优化合成路线,链接生物素用作探针标签,通过质谱鉴定,得到文献报道的活性磷酸酶探针。用胶质瘤细胞株U251、胃癌组织T366、碱性磷酸酶ALP和酪氨酸磷酸酶Yo PH验证探针的特异性和广谱性后,用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BGC823、HGC27等摸索试验条件,对照生物素利用乳腺癌细胞株MDA-BA-231、肝癌细胞株huh7、胃癌细胞株BGC823等细胞和胃癌、胶质瘤组织样品,探索疾病检测的新方法。结果缩减实验步骤,成功合成出活性酪氨酸磷酸酶探针。经验证,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以进行相关应用。结论运用本研究新合成的路线,快速合成出了可供临床研究应用的活性酪氨酸磷酸酶探针。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