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目的报告4例异体原位肝移植后发生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和复习相关文献。方法临床病例报告与文献综述。结果肝移植后合并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是临床罕见的血液系统严重并发症,与肝移植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治疗原则为祛除病因,环境保护,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造血,预防出血等。结论肝移植后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如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2.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对近2年来收治的109例胃食管反流病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难以控制的脾上极胃短血管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用时30-245(平均68.1)min,术中出血5~450(平均30.0)mL;术后住院天数2~8(平均4.2)天.术后102例获3~27个月的随访,7例失访.随访患者中99例(97.1%)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基本消失,2例(2.0%)明显缓解,1例(0.9%)无效.术后2例出现较严重的吞咽困难,1例严重上腹胀气,2例腹泻,1例出现术后食管裂孔疝.结论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6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补血生骨汤加牵引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66例分型内服自拟活血通脉汤及补血生骨汤配合中药外敷腹股沟,治疗6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28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结论: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4.
力竭运动时循环系统发生改变,尤以男性表现突出.其收缩压超过220mmHg者可占1/3以上。柏建清等报道,力竭运动引起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显著升高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显著降低,导致ET/NO的值明显升高。并认为这可能是力竭运动引起血压升高的生理或病理机制之一。Maeda研究发现,击剑运动员力竭后血浆ET升高的程度与运动引起的脱水程度相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5.
目的正确运用中药炮制,提高医疗质量。方法用十种方法进行中药炮制。结果中药加工炮制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方法得当就能发挥出药物应有的作用。结论运用此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6.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发作性胸痛5天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回旋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最严重处80%;右冠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最严重处90%。术中在病变处放置EN-DEAUOR支架和CYPHER药物涂层支架各2个。术后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片等药物维持治疗。出院17天后,出现全身风团样荨麻疹,  相似文献   
57.
皮肤鳞癌及尖锐湿疣中乳头瘤病毒抗原和银染核仁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洪涛  王宪运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26(2):104-105,T002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总结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85例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小骨窗组),77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大骨瓣组)。结果 ①脑出血量≥60 ml的69例中,小骨窗组21例,大骨瓣组48例;小骨窗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二次手术率均明显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脑出血量30~60 ml的93例中,小骨窗组64例,大骨瓣组29例;小骨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及二次手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如果血肿量≥60 ml或脑疝中晚期,以大骨瓣开颅手术为妥;脑出血量在30~60 ml、无脑疝形成或脑疝形成早期,宜选择小骨窗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改善预后。不同手术方式,各有适应证,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9.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表现、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10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GERD临床资料。18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反食、胸痛等食管内症状为主,92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6例无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结果中转开腹1例,余均成功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手术时间30~245min,平均67.8min;术中出血量5~450ml,平均28.8ml;术后住院时间2~8d,平均4.1d。术后102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8例失访。其中66例仅接受电话随访。102例按照症状频次、程度问卷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参考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标准症状评分,术后6个月反酸、烧心、胸痛、咳嗽、喘息、憋气、咽异物感、喉部发紧、声音嘶哑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87例手术有效,15例手术无效。术后62例(60.8%)出现进食困难,经饮食训练2~6周后60例消失,2例症状严重,经胃镜扩张后缓解。1例术后2个月食管裂孔疝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36例术后3个月选择性地进行了胃镜、24h食管pH监测和食管压力监测复查。28例食管炎患者复查胃镜,25例恢复正常,1例从Ⅲ级转为Ⅰ级,1例从Ⅱ级转为Ⅰ级,1例无变化;31例复查24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评分恢复正常30例,1例从中度降至轻度;18例复查食管测压,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从术前的1.2~34.1(中位数14.3)mmHg升至14.3~33.0(中位数20.0)mmHg(Z=3.72,P=0.000)。结论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损伤小、病人恢复快和操作安全的优点,对诊断明确的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特别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多功能阑尾悬吊器辅助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为49例患者行多功能阑尾悬吊器辅助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9~120min,平均27min,术后顺利康复,仅在脐缘及耻骨上方阴毛区留下2个小且隐蔽的切口瘢痕,随访24~60个月,平均33个月,无切口感染、肠粘连、大网膜粘连、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对手术及美容效果感到满意,满意率达100%。结论:多功能阑尾悬吊器辅助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戳孔少、术后瘢痕小且隐蔽、戳孔感染率低、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