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 研究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MCT基因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采集未经治疗的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各20例,应用免疫荧光组化对MCT的表达进行定位,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进行mRNA基因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MCT主要集中在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柬之间,以瘢痕组织浅层分布较多;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结果显示MCT基因在瘢痕疙瘩中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和皮肤(P<0.01),瘢痕疙瘩中MCT基因表达量约为增生性瘢痕的2.5倍,皮肤的5.4倍.结论 MCT在瘢痕的形成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素应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伤后24h入院的烧伤患者30例,3%-50%烧伤面积,以深Ⅱ度为主,清创后实验区先用肝素钠湿敷,再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对照区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每日1次,3天后改为半暴露。观察创面疼痛缓解、水肿消退、愈合时间等。结果:实验区创面肝素湿敷数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水肿消退快,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区。结论:肝素直接外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能缓解疼痛,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将基于已经建立的三维小鼠体外胚胎着床模型,运用绿色荧光(GFP)小鼠胚胎替代ICR小鼠胚胎,验证三维着床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孕第4天GFP小鼠及ICR小鼠囊胚与ICR小鼠的内膜组织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两组胚胎黏着率的差异。对GFP小鼠囊胚组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共培养后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GFP小鼠囊胚及ICR小鼠囊胚与ICR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共培养28h后的胚胎黏着率分别为46.6%及54.8%;两组黏着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GFP小鼠囊胚与ICR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共培养28h及40h后均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见到胚胎,组织学研究证实GFP小鼠囊胚可以黏着于ICR小鼠子宫内膜。结论 三维着床模型确实能够实现不同来源小鼠胚胎的黏附着床。运用GFP小鼠胚胎还发现了胚胎与子宫内膜组织之间存在着信息及分子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维CT重建在辅助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皮肤软组织血管性疾病的患者26例,均利用双源CT进行三维CT重建的检查.根据三维CT重建的检查结果制订治疗方案.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治疗,术中直视下记录病变情况,验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验证诊断结果.随访半年观察有无复发.结果:术后病理结果与三维CT重建诊断完全符合.其中8例患者为静脉畸形, 8例为动静脉畸形,10例为血管瘤.根据三维CT重建的诊断及病变结构的信息制订治疗方案.26例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且随访半年无复发.根据术中直视结果与三维CT重建的影像表现,三维CT重建显示病变的准确率高,显示血管瘤、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准确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三维CT重建能够准确、直观的显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结构,对它们的诊断及治疗很有意义.这种技术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皮肤软组织血管性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Cobb综合征(Cobbsyndrome,CS),也称为节段性脊柱血管畸形综合征或脊柱节段性血管瘤病,是涉及同一体节的皮肤、软组织、脊柱以及脊髓的血管异常的罕见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肢体麻木无力,常伴有疼痛,在查体时发现皮肤表面的血管畸形。由于其罕见性及其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给诊疗带来了挑战。该文总结归纳了近年来CS的研究进展,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并通过分析该病常见的皮肤症状,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Intravascular papillary endothelial hyperplasia,IPEH)是一种罕见的血管良性病变,又称为马松瘤。IPEH表现为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乳头状增生,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超声和MRI是其主要影像学检查,但是其最终的诊断需要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目前普遍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切除不彻底将导致病变复发。本文对IPEH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为临床IPEH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预扩张的跨越人体中线肩胛皮瓣治疗儿童项背部巨痣7例,将儿童颈部和背部巨痣切除后,用扩张的肩胛皮瓣带蒂转移覆盖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皮瓣均成活良好。此方法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和供区瘢痕,并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8.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髓外由未成熟髓样细胞构成的体表肿瘤。外周血和骨髓均无白血病表现的面部原发性孤立性粒细胞瘤(Isolated granulocytic sarcoma)更是非常罕见,极少有相关的报道。本文报道手术治疗1例发生于面部的病例,并就孤立性GS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1)和人胸肾表达趋化因子(CXCL-14)在不同时期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CEACAM-1和CXCL-14在增生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平均吸光度.结果 CEACAM-1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消退期呈强阳性表达,消退完成期呈阳性表达;各期之间CEA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14在增生早期血管瘤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消退期呈阳性表达,消退完成期呈强阳性表达,各期之间CXCL-1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M-1和CXCL-14可能参与了婴幼儿血管瘤病理变化过程,在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磨痂后大鼠血中LPS、TNF-α及IL-6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通过检测烧伤大鼠血浆中LPS、血清TNF-α和IL-6浓度的变化,观察大面积深Ⅱ度创面早期磨痂术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将120只30%TBSA深Ⅱ度烫伤大鼠,随机均分为磨痂组(A组)和非手术组(B组),于伤后不同时相点检测血浆LPS、血清TNF-α及IL-6浓度。另取6只正常大鼠(C组)作为对照。结果:A、B两组伤后3h血浆LPS水平开始升高,分别于12h、6d同时出现两个高峰,A组第一个峰值持续时间较长,第二个峰值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伤后24h~3d,两组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4~7d,A组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伤后48h~7d,A组血清IL-6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休克期尽早对大面积深Ⅱ度创面进行磨痂手术对机体是安全的,且有利于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