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1篇
  2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柳维林  路云晶  宗欣 《山东医药》2010,50(38):111-112
先天性巨结肠成人发病者罕见。2003—2005年,我们收治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的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儿童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首次来访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分布,为探索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2010-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门诊病例资料完整的首诊病例共8 916例,对人口学特征、诊断归类进行统计,分析疾病分布特征。结果儿童心理门诊首诊人次逐年增加,平均幅度18.17%,就诊人群0~18岁,平均年龄为(6.64±3.47)岁,以0~6岁年龄段人数最多,男童多于女童,男女比例为2.79∶1。因各类精神障碍就诊比例为70.1%,按比例前五位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广泛性发育障碍、言语及语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五大类。6岁组主要精神障碍依次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6~12岁组儿童精神障碍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以及情绪障碍。青春期常见精神障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情绪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结论综合性儿童医院心理门诊来访者呈快速上升趋势,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中呈现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肌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r-CEST)成像评估大鼠胶质瘤Cr浓度的价值。方法 对浓度10 mmol/L的单一Cr试管模型及浓度20、40、60、80、100 mmol/L的混合Cr试管模型(pH均为7.0)行CEST扫描,以优化Cr-CEST成像参数,并计算Cr试管的Cr-CESTR值,观察Cr-CEST效应。将C6胶质瘤细胞接种至8只SD大鼠右侧基底节区,制备脑胶质大鼠模型。于造模后2~3周以优化参数采集Cr-CEST图像,比较肿瘤区域与对侧正常脑组织Cr-CESTR值差异。结果 于单一Cr试管模型Z谱频率2.0 ppm处见明显波谷,提示存在Cr-CEST效应,且B1值为0.5~3.0 μT时,Cr-CEST效应随B1值升高而升高,而B1值增高至5.0 μT后Cr-CEST效应减弱。混合Cr试管模型Z谱显示Cr-CEST效应随Cr浓度升高而增强。大鼠胶质瘤病灶区域Cr-CESTR值[0.098(0.012,0.393)%]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3.499(3.072,3.656)%,Z=-3.361,P<0.001]。结论 Cr-CEST成像有助于评估大鼠脑胶质瘤模型Cr浓度变化,有望为活体检测脑内Cr代谢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皮质神经细胞PI3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参考Koizumi线栓法构建MCAO大鼠模型,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干预后,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标志蛋白Atg4、LC3B,以及自噬相关信号分子PI3K、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TTC染色显示电针减少了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电针抑制了LC3BⅠ向LC3BⅡ的转化;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Atg4表达下降,而PI3K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治疗3天抑制细胞自噬相关分子,其可能机制电针激活了PI3K-mTOR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医临床路径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并诊断为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资料,根据是否实施临床路径分为临床路径组(23例,年龄1~18岁)与对照组(20例,年龄1~18岁),分别评价2组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3030.16±412.35)元,明显低于非路径组的(3543.24±502.25)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路径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10.45±2.38)d,非路径组为(12.11±2.8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6%,非路径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路径组总有效率高于非路径组。结论: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临床路径可减少平均住院总费用,减少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雌二醇氮芥/多西他赛/泼尼松(Estramustine/Prednisone/Docetaxel,E/D/P)联合治疗多西他赛/泼尼松(Prednisone/Docetaxel,D/P)失败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40例D/P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接受了E/D/P联合治疗方案。将血清PSA水平降低50%作为主要终点。并对其化疗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了185个周期的E/D/P治疗。40例均符合安全性评价,35例符合疗效评价。总中位无生化进展生存期为17.1周,中位总生存期为85.7周,62.8%(22/35)的患者有治疗应答,E/D/P应答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E/D/P无应答者(104.6周vs.65.1周)。尽管在15%的患者中有3~4级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总体上是可以耐受的。结论:回顾性资料表明,雌二醇氮芥能有效逆转多西他赛的耐药性,延长生存期。E/D/P联合治疗D/P失败后的mCRPC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且毒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复杂病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手术的安全措施。方法收集13例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合并症处理方案对术后愈合的影响;评价气管插管全麻术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评估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 HGB)、红细胞压积( HCT)、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血糖改变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合并症和糖尿病,积极处理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维持窦性心律、维持血糖平稳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控制肺部炎症。麻醉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情,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多,术前Ⅱ型呼吸衰竭可能预示不良后果。结论高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术中加强监测和管理,维持循环平稳,术后防止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尽早咳嗽咯痰,尽早加强营养支持,是减少手术危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调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其健康老龄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4月—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调适量表、知觉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福州市10所养老机构符合纳入标准的248名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理调适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调适量表总分为(87.83±15.33)分,条目均分为(3.82±0.6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养老机构生活满意度、知觉压力、是否交友是影响其心理调适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调适水平较低,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压力应对、促进交友等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调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新生儿氨基酸代谢障碍(amino acid disorders,AAD)的总体筛查概况。方法 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泉州地区2014 年1 月~2018 年11 月期间364 545 例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可疑阳性患儿进行相关致病基因检测,统计分析确诊AAD 的种类、疾病构成和发病率。结果 共确诊AAD 患儿42 例,AAD 总发病率为1∶8 680。确诊10 种不同的AAD,其中最常见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14 例(33.3%),其次为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0 例(23.8%),其余的分别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4 例(9.5%)、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3 例(7.1%)、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I/III 缺乏症3 例(7.1%)、瓜氨酸血症I 型2 例(4.8%)、精氨酰代琥珀酸尿症2 例(4.8%)和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2 例(4.8%);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和高脯氨酸血症较罕见,各确诊1 例。结论 福建省泉州地区新生儿AAD 的疾病构成和发病率等特征的阐明可为该地区的出生缺陷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有效筛选维生素C前体物质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 2-KLG)生产菌株,鉴定其代谢产物中含有2-酮基-L-古龙酸。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薄层层析分析和pH值测定等方法对新型菌株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2-酮基-L-古龙酸进行鉴定。结果 新型菌株发酵液代谢产物中含有2-酮基-L-古龙酸,其高效液相色谱图保留时间、pH值和薄层层析图谱明显不同于2-酮基-D-葡萄糖酸和5酮基-D-葡萄糖酸,且生化实验初步分析显示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结论 N30-1菌株可利用D-葡糖糖一步发酵产生2-酮基-L-古龙酸,今后通过优化育种可为维生素C的生产提供新的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