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11.
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的优化选择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颖  周世文  汤建林  黄永平  陈莎 《中国药房》2006,17(19):1460-1462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因素组合对大鼠实验性糖尿病肾病(DN)模型建立中几种主要指标的影响,确定建立DN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高糖高脂饲料组,C组为高糖高脂饲料+链脲佐菌素(STZ)组,D组为高糖高脂饲料+阿霉素+STZ组,E组为高糖高脂饲料+单肾切除+STZ组。造模12wk后处死大鼠,取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醛糖还原酶(AR)、肾小球滤过率(GF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各项指标。结果E组大鼠血脂明显升高,GFR及氧自由基水平不仅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并且与其它几个模型组比较也都有显著性差异,尤以AR升高显著。结论以大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4wk后单肾切除,2wk后小剂量腹腔注射STZ的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现代影像学检查对眼眶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眼眶皮样囊肿的X线、B超、彩色多普勒、CT、MRI检查结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CT、MRI均可明确病变位置并提示病变的性质,但B超能较好显示病变内结构和动态,CT能较精确确定空间位置,MRI上信号高低与脂质、H 含量有关。结论上述影像学检查对眼眶皮样囊肿均有诊断价值,CT检查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全面掌握某儿童医院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收集2011年至2014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儿童医院四年来共检出多重耐药菌4 777株,检出率18.11%,主要为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送检的标本主要为痰液、分泌物、尿,检出的病例多为社区感染,主要集中在内科区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超过30%。结论:针对上述分布特点,该儿童医院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利用UPLC-QQQ-MS建立复杂中药基质中马兜铃酸Ⅰ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马兜铃科中药材及其易于混淆的中药材为研究对象,色谱分离使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1 mm×50 mm,3.5μm),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1),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吲哚美辛为内标计算浓度。结果:马兜铃酸Ⅰ质量浓度在21.65~1 732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7 2),加样回收率为82.87%~89.22%,平均加样回收率86.07%(n=6),RSD 2.5%,精密度及方法重复性均良好。基于这个方法笔者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中药材进行定向马兜铃酸Ⅰ含量的检测,结果精准可信。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用于含有或者可能含有马兜铃酸Ⅰ成分中药材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差异明显,尤以朱砂莲中马兜铃酸Ⅰ含量最高。同时,该检测结果也可为马兜铃科中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及其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究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β-石竹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02、204、408 mg ? kg-1),Jagged1+BCP对照组,Jagged1(Notch1激动剂)组.模型组、β-石竹烯低、中、高剂量组及Jagged1+BCP对照组、Jagged1组使用线栓法构建SD大鼠CIR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48 h后,进行脑缺血梗死体积测定以及神经行为学评分,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Notch1、NF-κB p65、NF-κB p-p65及Hes1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缺血侧海马中的细胞死亡数量;ELISA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中TNF-a及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进行比较,BCP给药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减少缺血侧脑梗死体积,降低海马中Notch1、NF-KB及Hes1的蛋白表达量(P<0.05),减少TNF-a、IL-1β的释放(P<0.05),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数.与Jagged1干预组比较,BCP给药组Notch1的激动剂Jagged 1可以拮抗BCP的治疗效果.结论 BCP能够减轻大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抑制Notch1/NF-KB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其缺血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6.
钟文  陈莎  章军  王跃生  刘安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6):1027-1032
以葛根芩连汤为示范,研究中药原料和生产工艺对中成药质量一致性的影响,提出保障中成药质量一致性的方法。研究表明生产工艺对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影响一般不超过5%,而原料的影响甚至会超过30%,证明后者的影响远高于生产工艺。采用调配技术,提高了原料的质量一致性,使得调配后原料生产的产品与参照组批间差异5%,进而提高了成品质量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情况下影响中成药质量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应当加强对中药原料质量的控制;通过调配原料可以提高中成药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7.
陈莎  姚辉  艾洪武  游上游 《检验医学》2005,20(3):227-229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钠离子(Na+)、游离钙离子(Ca2+)含量的变化与HIE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脑脊液Na+、游离Ca2+水平.结果 中、重度HIE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Na+、游离Ca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0.01),而轻度HIE组和治疗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脊液Na+、游离Ca2+水平虽有降低,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1、P>0.05).13例中、重度HIE组的急性期患儿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比较,脑脊液及血浆游离Ca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Na+,其中血浆游离Ca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脑脊液游离Ca2+.结论 HIE患儿病情越重脑脊液中Na+、游离Ca2+越低,反之病情好转,脑脊液Na+、游离Ca2+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8.
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因素组合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中大鼠体质量、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高糖高脂饲料),C组[高糖高脂饲料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组],D组(高糖高脂饲料 阿霉素 STZ组),E组(高糖高脂饲料 单肾切除 STZ组).大鼠造模后每2周测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造模12周后,处死大鼠.结果 E组大鼠明显多食、多饮、消瘦、血糖升高,尿微量白蛋白不仅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并且与前几个模型组比较也都有显著性差异.肾/体质量比显著增大.结论 以大鼠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单肾切除,2周后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阐明影响同源药材荷叶和莲子心药效差异的关键活性物质,分析二者“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定性分析荷叶、乳汁(莲叶柄中的汁液)和莲子心中的主要生物碱类成分,选择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0.1%氨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3 min,35%~60%B;13~20 min,60%~80%B;20~20.1 min,80%~95%B;20.1~25 min,95%B;25~25.1 min,95%~35%B;25.1~40 min,35%B),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质谱扫描范围m/z 100~1 000,并对其主要生物碱进行代谢网络的构建。结果 从荷叶中鉴定出了5种生物碱(N-去甲基荷叶碱,O-去甲基荷叶碱,番荔枝碱,荷叶碱和莲碱),从乳汁中鉴定出了6种生物碱(荷叶碱,norisoliensinine,6-hydroxynorisoliensinine,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以及从莲子心中鉴定出了8种生物碱(莲心季铵碱,去甲基乌药碱,N-甲基乌药碱,原荷叶碱,dl-杏黄罂粟碱,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构建了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以及阿朴啡类生物碱(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O-去甲基荷叶碱,莲碱和番荔枝碱)等末端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通路。结论 荷叶中荷叶碱等5种阿朴啡类生物碱和莲子心中莲心碱等3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造成荷叶和莲子心“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荷叶和莲子心中生物碱的代谢来源于同一化合物(S)-N-甲基乌药碱,通过两类不同酶的作用进行两类生物碱的合成。合成的生物碱具有不同的结构,造成了不同组织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药效。  相似文献   
120.
回顾我院2013年1~12月286例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情况,对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通过增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协调好PICC专科与患者所在医院的交接工作,建立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的档案,确定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要求及就诊流程等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可避免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隐患,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